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0-12-23 09:40葛丹
知识文库 2020年22期
关键词:学情主体探究

葛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带来革新,还使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历史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理性的历史认知、强化学生的内在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历史课堂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引导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教育意义、开展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出发,对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进行探究。

1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主体发挥不明确。众所周知,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但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受传统本位思想的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主体发展。第二,教学方法呈现单一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质量,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缺乏对教法的创新,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三,课堂环节组织不利。活动环节的有效设计和实施,不仅能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还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其共同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未能从学生的主体学情出发设计环节,导致学生在环节的参与效果和课堂体验上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效果。

2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教育意义

有效教学,主要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合理、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得到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以学生的有效进步与实效发展为标准,创造和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活动。将有效教学渗透于历史课堂活动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体验得到加强,满足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心理需求。同时,将有效教学作用于历史课堂活动之中,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其学生的主体发展。此外,将有效教学应用于历史课堂活动之中,还能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情需求,打牢学生个体的发展基础,从而实现其协作、高效的共同发展。

3 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

3.1 做好备课工作,明确学生课堂目标

备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步”。有效的备课工作,不仅能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梳理方向和流程,把握其实施的细节,还能使学生对课堂的目标和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实现其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切实做好备课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认知基础出发,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学备课中,教师还应坚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需求,从而实现其有效备课的目标。如在“原始农耕生活”的教学中,本课主要是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产生等相关内容,其本课的板块结构分为“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三个部分,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虽抱有极大的探究兴趣,但对于原始农耕时代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对此,我将了解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将农业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以此着重为学生进行讲授。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原始农业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我采取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展开本课的教授活动。通过对备课工作细致、精准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得以明确,还使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得到保障。

3.2 引用情境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俗话说: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个老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课堂,引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并借助于直观的画面优势,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达到有效课堂的发展目标。如在“远古的传说”的教学中,这是关于华夏族的形成以及远古传说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兴趣,对此,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传说中炎帝、黄帝、阪泉之战、逐鹿之战等方面的传说故事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创设相应的情境课堂,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观看后,纷纷体会到祖先的强大,并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知识。这时,我将本课的新知导入其中,有助于满足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求知心理。通过情境课堂的构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

3.3 开展导学互动,加强学生自主能力

导学互动是一种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互动新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导学互动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的培养,突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性,使学生能够实现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方向转变。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和主体特点,灵活开展导学互动,组织学生对课堂知识展开自主探究的活动,构建和谐、积极的师生互动环境,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使学生对的主体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如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教学中,这是关于夏朝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商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等内容,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主观理解,我采取导学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导学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师生问答的活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课堂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夏朝的建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了历法。”“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襲制则是指一个家庭世世代代世袭王位或兄弟继承的,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通过导学互动的开展,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还能加深学生的课堂理解。

3.4 把握问题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课堂问题是有效教学活动开展得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课堂问题的作答情况,灵活调整问题内容,将其延伸与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思维意识,从而保证学生有效探究的效果。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合理设置问题环节,把握问题内容,避免出现超纲、低效等现象,从而达到有效设問的目的。如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体、青铜器工艺,了解汉字的演变等知识点,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对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以下问题: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有哪些特点?②商代青铜器采用怎样的铸造方法?③甲骨文记载哪些内容?它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④甲骨文与汉字具有什么关系?通过对问题内容的灵活把握,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又能巩固学生的课堂基础。

3.5 注重主体培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难免存在差异化现象,这种差异化学情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质量和主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其整体水平的发展。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培养,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应对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需求,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有效发展。如在“动荡的春秋时期”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学情现象,对此,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同时,我还根据各组的实际学情,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铁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春秋争霸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等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其共同发展的目标。

4 有效教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4.1 主体性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有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并积极承担“引导者”“协助者”的责任,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发展效果,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

4.2 多元化

在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多元的教法、多元的选择、多元的环节、多元的环境等方面是需要教师着重把握和运用的重点,其多元化的有效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效能,还能培养灵活、机敏的思维意识,有助于打牢学生未来成长的发展基础。

4.3 层次性

面对不同学情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注重其层次化的指导原则,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受教质量,帮助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支持。同时,在日常教学评价和组织活动中,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学情变化,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堂目标的明确、情境课堂的引用、导学互动的开展、问题内容的把握、主体基础的培养,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还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科素养得到加强,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课堂基础,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学情,时刻关注学生的基础培养,采取多元化的引导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德惠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学情主体探究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论碳审计主体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设问引导探究
何谓“主体间性”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