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2020-12-23 09:42关伟嘉陈建平刘志军单玲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

关伟嘉 陈建平 刘志军 单玲玲

【摘要】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背景,本着粤、港、澳三地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的目的,根据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出现的不足,研究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此推动三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创业教育 保障机制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的实践经验来看,鼓励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升

经济活力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随着粤港澳湾区经济、交通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保障机制,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激励,以此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自主性,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符合湾区建设和发展要求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

尽管在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以及被划入了教育课程体系中,但是由于力量体系建设不成熟,师资力量不完备,实践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业过程的进行,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不少高校过多地注重教育本身,忽视了与社会企业的对接,与香港、澳门等地的协同联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不成熟。

2.服务湾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不足

服务湾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无法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有效支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由于创业活动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则是降低这种风险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缺少创业平台,无法为之提供有效的模拟实践空间,不利于创业过程的顺利推进。

3.缺乏粤、港、澳三地多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于鼓励机制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来说,大学生之所以会在创业实践中失败,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鼓励保障,高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对接与融合,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不足,这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极为不利。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政策无法与时俱进,弱化了对于大学生的激励和鼓励作用,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创新创业的实效性。

二、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模式构建

1.建立粤港澳三地多组织协同联动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建立多组织协同联动创业政策保障机制,结合湾区经济发展、高校大学生创业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为之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从而形成以大学生创业团队为核心,以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为依托的政策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保证。其中尤其根据“粤、港、澳”三地创业政策的不同,因地制宜,兼容并收的在湾区经济的背景下,不断地落实大学生创业保障政策,从各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的鼓励和督导,促进高校和社会协同发展。如,高校需要与政府形成联动机制,政府需要成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支持政策以及相关福利政策,包括对港、澳地区的创业引导,高校配合其政策的内容积极相应,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相关方面的组织加以辅助,共同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2.构建“1334”保障体系

构建“一个导向、三个动力、三位一体、四个平台”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简称“1334”保障体系。

以湾区战略为导向,结合粤、港、澳三地政府-高校-企业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构建开放性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虚拟平台、实践平台、培训平台,从根本上来保证创新创业过程的顺利推动与实践。首先,积极地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交流平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并组建与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就业指导小组,为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服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顺利进行,其中尤其对港、澳二地大学生引导其到湾区中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其次,可建立一个网络时间虚拟运用平台,一部分害怕承担创业风险却具有创业想法大学生,可以借助此虚拟平台模拟操作创业过程,最后在虚拟网络平台具有一定创业成果的大学生可考虑进行实际创业。以此方式不仅可以增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自信心,更可以减少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实验成本,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同时,政府与高校合作建设孵化园、产学研一体化等实践平台,从而将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成果与市场紧密结合,成果转化为社会提供应用价值;最后,积极推进政府与高校协同创新创业培训,对于高校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培训教育,强化教育资源整合,健全高校培训平台,从而构建“1334”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3.根据湾区发展需求,架构多维度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及激励机制

针对于湾区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已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湾区经济的发展急需新型人才的加砖添瓦,架构起有效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及激励机制,为湾区战略发展输送养料,其中包括考核方式、竞赛评比、师资评价、鼓励机制。

三、结论

面对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分析湾区经济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发展的助力,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现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构建一个系统、合理的融入了湾区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体系,从而推进高校深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成果,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质量和实施效果。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发展,项目以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基点,无疑有效牵引和带动包括广东在内的香港、澳门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发展,从而达到辐射和推广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建,李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政策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7,(06).

[2]赵建玲等.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7,(6).

[3]王俊飞,姜颖,宋作忠.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J].价值工程,2017,(12).

[4]冼颖研.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系统调查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及其学生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

项目名称:

1.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船舶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7GXJK131)。

2.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广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9KC215)。

3.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扬帆海洋,促进我国南海权益维护和资源开发——广航院涉海专业“学教用”创新特色活動(项目编号:201709T08)。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