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民的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各种不同文化的融合程度也在逐渐的加深。在这个包容的世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主动的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辨别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多元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没有国界,在不同的文化的交融中,才形成了我们当前众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多元文化指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和转型也越来越快,各种文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在层出不穷。在这个背景下,各种不同的文化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就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有效地渗透不同的文化,能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衍生出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文化,帮助学生很好的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等,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文化内容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得不同的文化在音乐课堂中融合。
诗歌与音乐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古代,很多文人骚客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写成诗歌,然后编成乐曲演奏,之后唱出自己内心的感情,比如宋词、元曲等等,这是诗歌与音乐相結合的比较早的形式。在现代,也有很多将现代诗歌与乐曲有效结合,形成新的音乐作品。因此,将传统诗歌与音乐课程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很好的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效果。诗歌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起到提升与促进效果,优秀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精致的现代诗,因此,现代诗歌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去选择诗歌的体裁,以唱诗、配乐诗朗诵等形式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教材与课堂内接收更多的信息,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渔舟唱晚》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这个古筝曲的同时,让学生去朗诵《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优秀的诗歌与优秀的古筝曲的结合,形成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这首古筝曲的意境和含义,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因此,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诗歌文化,让学生借助于美妙的乐曲体会诗歌的含义,同时又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将诗歌与音乐有效的融合,进而丰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在现行的初中音乐教材当中,能够体现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音乐作品诸多,同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诸多优秀教师的亲身实践结果也证明了将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历史文化,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方式,寻找能够体现历史文化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猎奇心理非常强烈,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得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谁说女子享清闲》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花木兰》的相关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巾帼英雄的传奇,之后学生更能够深入的理解这个音乐作品、词的深刻含义。然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豫剧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进而让学生体会豫剧的魅力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因此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的渗透历史文化的内容,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历史与音乐结合的意识,进而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欣赏音乐。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各地的民风民俗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乡土文化渗透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音乐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音乐作品本身也会因为乡土文化的渗入而显得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除此之外,在音乐课堂当中渗透乡土文化,也会唤起学生对生养自己的故乡产生更加浓烈的情感。除此之外,在音乐课堂中渗透乡土文化,也能激发学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我国地域特征明显的乡土文化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手拉风箱呼呼响》这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湖南花鼓戏演奏这首作品的片段,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视频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湖南当地的特色文化以及特色音乐作品,同时让学生去细细品味湖南当地人们的生活,感受湖南地区人民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于自己生活的歌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了解的兴趣。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渗透乡土文化,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到我国地大物博、地域特色明显的基本特征。
音乐作品能够非常有效的表达一个民族的精神;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在音乐课堂当中渗透民族文化,不仅能够使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风骨,更能从音乐作品中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中,将音乐作品本身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相关的音乐知识,更能从音乐作品本身中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例如,在教学《都达尔和玛丽亚》这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介绍这首歌的背景:哈萨克族青年都达尔在草原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玛丽亚,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互诉衷肠。然后,都达尔将玛丽亚比作是一朵可爱的玫瑰花。在这首歌中,学生们通过了解和学习充分的认识哈萨克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哈萨克族的民族服饰、民族舞蹈等内容,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哈萨克族的民族特点,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教师出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与音乐作品本身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哈萨克族这一少数民族。
世界文化多种多样,诞生了种类多样的音乐作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世界文化与音乐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格局,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提高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A大调波兰舞曲》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欣赏多种世界不同国家的钢琴曲,去比较这些音乐作品的不同和练习,总结出波兰舞曲的独特风格。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波兰著名作曲家肖邦的音乐作品并欣赏,去体会和感受世界著名音乐曲的魅力和不同,进而充分的了解波兰的历史文化。这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够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够充分的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下,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多元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实现各种不同的文化的融合。比如诗歌、历史、乡土、民族和世界文化等,进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了解不同种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内涵,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进而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许海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