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海兰
因为一个人,而向往一座城,循着他的踪迹,看到文字里描述的风景,读懂文字背后的故事。宣城,就是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篇《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走进了我的视線。
记得那是初三临近升学考试的日子,命运将在这里分出两条路,何去何从,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县级中学,教学楼附近还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正是初夏的光景,站在教室走廊的尽头望去,绿莹莹的秧苗已半尺来高,天空淡蓝而悠远,闲闲地浮着几片薄云,远处黛青色的小山迤逦着伸向天际。蓦然间李白的诗篇《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涌上心头:“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翠生生的秧田里有明镜似的水塘,夕阳正施展着光线的魔法,凌空架起了一座彩虹,也许是我的幻境,可在那个初夏的傍晚,少年对即将到来的抉择,产生的紧张、犹豫、彷徨和憧憬,与这首诗里飘散出的淡淡愁绪弥散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苍凉惆怅感。那时想,有一天,我一定要去宣城,看一回李白笔下的风景。
世事沧桑,少年的这点心思沉至心底,当它再次浮出水面已是三十年后。在一次与同事的闲聊中,得知宣城离溧水很近,不过两小时车程,且敬亭山也在宣城,顿时惊喜不已,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我极其倾慕的一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一份寂寞离世的情怀读来令人惆怅,低回不已。这一幕幕的风景和情思都在宣城,它已静立了千年,而我终究要去赴这一场约。
远远地看见敬亭山的牌楼,稀疏的车辆更显得停车场的阔大无比,正值旅游旺季,三五游人,与“独坐敬亭山”千古绝唱的誉满天下,形成极大的反差。
拾级而上,朴实无华的山道,路边的植被自然生长,没有人工雕琢的精致,却天然成趣。一座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石坊,以巨型石料砌成,两根方体石柱,上方连接石横梁,横额上书“古昭亭”三个行书大字,据说为明代崇祯九年宣城知县陈泰来兴建并亲书。石坊虽形制简朴,却透着厚重大气,古意悠悠,令人顿生好感,这是真正光阴刻过的痕迹。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因避晋皇帝司马昭名讳而改称昭亭。诗人谢朓在任宣城太守时,也于此处写下许多寄情山水的佳句名篇,“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等。李白是谢朓的超级粉丝,离开长安后的十年间,曾七次到宣城访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道出其中缘由:“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诗仙一句,天下风动,以后历代有多少诗词大家寻迹而来,留下无数华章,因此敬亭山又有“江南第一诗山”的美誉。
除“古昭亭”外,沿途并未再见其他古迹。至半山腰处,见一平地,立着一个丰姿俊逸的女子石像,基座上书“玉真公主”字样,碑文介绍玉真公主乃唐睿宗之女,玄宗胞妹,还讲述了一段李白和玉真公主的爱情传说。据说安史之乱后玉真公主曾流落宣城一带,李白多次寻找未果,经常坐在敬亭山中思念公主,也因此才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慨。看罢碑文,顿觉索然无趣,甚而气愤,好端端的一首抒发身世之感的杰作,偏要套上这等子虚乌有的爱情故事,硬生生降低了诗歌的格调。关于玉真公主,也有人将她与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王维联系起来,这些鱼羊野史,未经考证,便树碑立传,言之凿凿,美其名曰“传说”,迎合了急功近利、媚俗而近于八卦的趣味,简直毁了“诗山”的形象。
坐在石凳上歇息,恰遇一位背着竹筐挖笋的山民,攀谈起来,得知他是这里的护林员,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六十多岁,黝黑精瘦,一看便是山间风雨的赐予。他给我们念了一首陈毅元帅的诗:“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他自称不识字,竟将诗句背得一字不落,大概军人对将军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意与崇拜吧!闲坐山中,身边有清风穿林而过,胸中块垒顿消,所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人只有与自然相处,才最怡然自得,可思接千载,可物我两忘。
辞别护林人,下山后已是午时,正是餐点。驾车离去,路上看到景点中介绍的宋代双塔,两座四方形的砖塔小巧纤瘦,并排而立,总算不那么寂寞,这双塔和古昭亭石坊是敬亭山硕果仅存的古迹,匆匆一瞥,也未驻足流连。
辩证唯物论说物质决定精神,此刻我们的肚子急需食物的填充,然后才能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下山后在街角觅得一个小馆,一碟雪菜小笋炒肉丝,一碟青椒炒豆干,一碗西红柿蛋汤,量足味美,吃得我们酣畅淋漓,一下子觉得精神得到升华。
因为那次美味的记忆,两年后的皖南之行,中午我们仍选择在宣城就餐。再入宣城,城市的变化让我们惊叹不已,敬亭山大门外已开发成一座美丽的公园,小桥流水,花木葳蕤,山下的昭亭路俨然成为宣城的主干道,异常宽阔,中间的绿岛和隔离带内花草缤纷,最令人赞叹的是道路两边的合欢树,粗可抱人,亭亭如盖,翠叶间张开着无数胭红粉白的小伞,微风轻拂,似柳絮飞扬,点点落红,轻啄地面,说不出的风流妩媚,为宣城平添一种风情。
两次进入宣城,走马观花,那唐诗宋词里的宣城早已远去,但那神韵依稀可辨,并以另一种方式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