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霞 赵芝英
【摘要】本文在梳理课程思政概念基础上,分析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结合教学案例来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可行性;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蔡海霞,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翻译等;赵芝英,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翻译等。
【基金项目】2019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适合的教育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JSJG654)。
一、概念梳理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教育部党组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再次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高职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度高。高职英语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其教学对象覆盖面广、教学时间长,教学内容贯穿中西方文化,因此高职英语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其次,高职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效应强。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2019年4月提出,高校要建设大外语,大外语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高职英语课堂是隐形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话题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思辨,让学生在探讨、研究与思辨中提高认识,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教学改革实是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最根本途径。在高职英语课程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维度开展研究。
1.提升教学团队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教育能力。高校教师要把“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作为教学理念。教师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境界,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思政意识和能力。外语教师由于专业知识限制,在思政理论上存在知识缺失的短板。外语教师可以通过结对子帮扶,寻求思政教师帮助,与思政教师一起探究课程共同点和切入点,来快速提升思政理论水平和思政教学能力,确保高职英语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2.重新调整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精确定位教学大纲才能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把文化教育和德育的育人目标、育人教学内容、育人教学结果等指导性纲要融入语言教学,从制度上确保高职英语课程制定了“教学”和“育人”的双大纲。除高职英语的必修课之外,英语选修课或第二课堂等综合素养课的开设也需围绕育人目标,引入思政元素,引领学生学习中国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的英语表述,来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立体教学资源。教材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依托。有些学者认为高职英语教材的“原汁原味”,教材内容中西方文化比例严重失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不利。原汁原味的教材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但是要想实现育人目标,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确保奉献精神、创新意识、文化自信、爱国情懷等思政元素囊括在立体教学资源库中;同时要有效地融合主题教材、网络资源和专业教材等教学资源,搭建优质立体资源平台,将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4.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模式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实现。课前,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和学情,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来优化教学设计,布置具有思辨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话题,深度思考。课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微辩论赛、微演讲、对比鉴赏中英古诗等来学习和比较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课后,借助课后练习和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梳理总结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和建立系统的价值观体系。
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本文以《新视野读写教程2》中的Unit 1“Symbols of culture”中的 SectionA“TheFirst Macdonald' s Restaurant”为例,在共性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的视角进行单元设计,从课程教学环节展示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比较中西方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与激发爱国热情。
1.教学目标。根据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学问分类法”,本单元教学目标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等4个维度来设定个教学目标:(1)理解文化标志(通过联系社会知识);(2)应用所学自信地讨论文化标志;(3)分析文章结构并评估观点表述的可信度;(4)创造一篇原创写作初稿。(5)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认同与尊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建立文化自信。
2.教学实施过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1)词汇部分:整理出该单元与党政文件或时事热点相关的课文词汇如destroy, claim, register, abandon, deny, register, cultural relics等,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将最新党政文件或时事新闻报道中的相关语句作为词条例句,供学生学习,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合到语言学习中。例句如下:
1)关于自然灾害: Zhenhai Bridge, a state-leve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ite located in Tunxi district in the city of Huangshan, is destroyed by the roaring Xinan River.此句来自于新华社英文版,将自然灾害洪水与destroy,cultural relics(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紧扣时事热点和党政中的文化内容。
2)关于边境冲突: India should abandon its colonial mentality and stop trying to make China' s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 buffer zone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security. 此句来自于China Daily,这是关于中印边境冲突的时事热点,既有外交政策的了解,又有爱国教育的主旋律。
3)关于疫情:It is wrong to claim that Chinas lock down was delayed, which led to the spread of the virus.此句来自China Daily,这是外交部关于中国疫情发言中的例句,紧扣时事,在分析国际故意抹黑中国言论的同时,加强有关COVID-19病毒的科学认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篇章部分: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教师在篇章讲解中有意识地嵌入与文化自信相关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和谐文化的构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在育人中进行语言学习,只有对自身文化有了透彻了解,才能充满自信地接触其他文化。篇章解读时可以分析不同立场、原因和真相,比较claim与truth的差异、对比pros and cons。课文蕴含着西方文化理念、思维习俗,教师讲解时可以添加中国文化标志如汉服、书法等,融入中国价值引导,用文化对比方式进行思辨式解读,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进行思考、思辨,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3)练习作业部分:课后练习作业中可以结合思政元素,进行思政主题写作、思政口语思考和思政翻译,形成课内课外连动的思政教育格局。例如本单元可以设计思辨话题如“汉服是否是最典型的中国文化标志?”电影功夫熊猫展示了中国的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文化标志,您对中国文化全球化持什么观点?可以选择一些中西方文化比较、中西方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內容。作业的形式可以多元的、可选择的,可以通过qq群、教学平台发布、上传、展示、交流和反馈。
3.教学反思与评价。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保障。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创造力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状况、个人文化素养、学习动力等动态情况。而教师应结合学生评教、同行互评、学生学习情况、自我反思等,来判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等是否高效,以此来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语
教学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和实践,在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植入中国文化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价值引领一定要自然合理,要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职英语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4-85.
[2]杜刚跃.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9(8):123.
[3]孔标.“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2语“课程思政”的落实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182.
[4]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