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伶俐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生活的富足,很多家庭對孩子有求必应,致使他们的勤俭意识逐渐淡薄。古语云:成由节俭败由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让他们从小厉行节约,以俭为美,以勤为乐。
营造氛围,树立勤俭观念
1. 讲好经典故事
小学生爱听故事,我们抓住这个特点,利用班队会开展了系列讲经典故事的活动。一是讲好历史故事,启迪孩子学习古人勤俭节约的品德。李商隐提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名言,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春秋时期鲁国季文子到明代“四菜一汤”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都让我们认识到勤俭是老祖宗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二是讲好红色经典故事,让勤俭美德代代相传,如《周总理的睡衣》《雷锋的童年》《朱德的板凳》《半床棉被》等。三是讲好身边的榜样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树立勤俭观念。
2. 开展多彩的活动
一是通过召开“养成勤俭节约美德”的主题班队会,结合教学内容、生活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勤俭,养成节约习惯。二是举办“勤俭节约名言警句”书法比赛,“节约金点子”手抄报比赛,开展“节约环保回收站”“班级节约信箱”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争当节约宣传员、节约监督员、节约小先锋,引导学生崇尚勤俭,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少年。三是把“勤俭节约”和少先队的相关活动有机结合。如,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把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捐给学校的贫困学生;开展“手拉手”捐书活动,把自己看过的优秀书刊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开展小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书画展等活动。四是开展一系列“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活动。如开展“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活动,倡导“文明就餐、杜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用餐活动,开展让“舌尖”节俭成为“心间”美德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勤俭的行动者,让勤俭节约美德在学校蔚然成风。
劳动体验,培养勤俭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进行勤俭节约美德的培养,要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才会有所收获。
1. 学校劳动人人参与
我劳动,我光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我们采取校内、校外两手抓的形式。校内从班级卫生管理抓起:要求学生管好自己的教室卫生和清洁区卫生;每天傍晚给课桌椅“洗洗脸”,清理桌内的垃圾;每周给墙壁、窗户“洗一次澡”;每月开展一次搬家式大扫除。我们还将学校附近的农田改造成“开心农场”,组织学生到“开心农场”锄地、播种、填土、浇水等,将田间见到的耕作情景“搬”进校园。秋收时,我们和家委会一起带孩子送秧苗、拾稻穗,给孩子提供一个亲近田园,探索自然的实践平台。
孩子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应尽可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课堂中去体验劳动。我们还定期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鼓励他们到自己或同学的父母的工厂参观,到地里干活,到街道上去打扫卫生等,从中感受劳动的光荣、工作的艰辛。
2. 家务劳动量力而行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几代同堂,孩子们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庇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家庭劳动活动,如“今天我是当家人”“我帮父母做家务”“我是勤劳曹小娃”等。让他们通过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体验家长的辛苦。我们还倡议农村家长带孩子到田地里参加农活,亲身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受劳动的艰辛,更深刻地体会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从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真正明白“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的道理。
孩子们体验过劳动的艰苦以后,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勤俭节约。
扩宽空间,强化勤俭意识
1. 言传身教立榜样
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用汽车、住房,以及穿戴,都会让孩子耳濡目染。我们利用班主任培训会、家长会等,建议老师和家长在日常衣食住行方面起表率作用。小到碗中的一粒米饭,随手关电灯和自来水,大到不随便购置衣物等,努力做一个勤俭的人,为孩子们做好榜样,让一代人影响一代人,一代人成就一代人。
2. 合理消费促成长
我们还通过家校携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迁就。
此外,我们还建议家长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如,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一起去超市、菜场、商场,将要买的东西列在一张单子上,让孩子做好预算,自主挑选,并承诺将节余的钱奖励给孩子。这样,孩子在购物时必然货比三家,以最合理的价格买到最实惠的东西。让孩子学会合理花钱,短期看能让他们懂得节制,长远看是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和习惯,而良好的理财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多元评价, 勤俭扎根心灵
小学生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我们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勤俭美德扎根他们的心灵。
1. 学校评价
学校在开展一系列勤俭节约教育宣传活动后,先评出班级“劳动小能手”“勤劳之星”“环保卫士”“自理小能手”,然后再评选出校级奖项。我们还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表扬、嘉奖勤俭节约的学生。这赞赏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被夸奖的喜悦,进而强化自己的行为,不断上进。
2. 同学互评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人赏识。我们鼓励班主任将勤俭节约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请班级小小监督员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同学,寻找同学的优点,如谁节约用纸,谁爱惜学习用品等,对同学的勤俭行为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欣赏,共同进步。
3. 家长评价
仅有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是不够的,家长的评价同样不可或缺。我们制作出“曹禺小学生一月零花钱使用明细表”,请家长认真填写孩子一个月使用零花钱的情况,让孩子明白自己一个月花多少钱,哪些是可以节省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勤俭美德,扎根学生心灵,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曹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