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业
前些日子,新华社“瞭望智库”微信号报道说,有很多城市不惜花费重金购买排名或雇佣团队炮制排名,以便跻身诸如十大最休闲城市、十大最具魅力城市、十大最佳旅游目的地等行列中。当然,这与那些城市给所谓的“评估团队”资助额有关。由某个城市出资资助的排行,一般都是这个城市拔得头筹。作者问道:“中国有多少用钱买出的最××城市?”
前几年曾有句出现频度很高的词语,叫做“求真务实”。其反义词,就是弄虚造假。造假的背后则是形式主义的作祟。造假离不开形式主义的支撑,而搞形式主义必然就要造假,甚至为了造假,花费大把大把的公帑都在所不惜。
这样看来,仅仅一个“中国有多少用钱买出的最××城市”的质疑还远远不够。进一步还可以追问:“中国还有多少用钱买出来的虚假政绩?”“还有多少用钱买出来的××立项论证报告?”“还有多少用钱买出来的××统计报表?”……甚至连一向理应十分严谨求实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都不得不这样追问:“还有多少用钱买出的××学科专业认证(或评估)报告”“还有多少用钱买出来的××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等等。一言以蔽之,在中国,还有多少形式主义的东西充斥在我们周边?
形式主义的特征通常是,表面轰轰烈烈、热气腾腾,一副大干快上的架势,实则严重脱离实际、空转虚耗,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结果浪费掉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收获的只是一地鸡毛,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严重败坏了党风,丧失了民心,实在是祸害匪浅。某高校搞评估,为了迎接专家进校,要求所有教师前几十天就必须天天到校,或在实验室,或在教研室,将所有能打开的仪器和电脑都尽量打开,摆出一副人人都在忙忙碌碌勤于做事的样子,营造整个高校争创“双一流”的热烈气氛。实际上,按照高校教学科研的活动规律,教师平时不坐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偏偏前来考察的领导或专家對这套表演还很受用,真可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下面搞形式主义固然不对,但根子还在上面。如果来者是真正懂得高校教育科研规律的专家,难道不知道高校教师不坐班才是常态?如若是天天有大批教师有事无事地都来办公室,做出一副又是探讨教学,又是研究学术的高深状,反倒是很不对劲。所以,形式主义表演的背后,实则是官僚主义作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可谓一对难兄难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谁也离不开谁。不要以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有某些领导才有,一些行政化了的学者专家,甚至一些普通专家也有。在科技界,也有良莠不齐现象。不但有个别院士靠花钱包装造假上位的,有时一些科研报告,也是水分很大的,不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是为了迎合项目甲方或者是权势者的需要,说些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虚话、假话,犹如在坟茔里说鬼话,完全丧失了一个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本真。
过去,我们总以为腐败是执政党心头大患,奢靡之风很难反,腐败很难反。现在看来,最难反的还不是奢靡之风和腐败,而是形式主义以及官僚主义。或者说,当腐败和奢靡之风被有力地遏制住后,形式主义造假和官僚主义作风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危险。因为其危害性一点也不亚于奢靡之风和腐败。且相比于腐败和奢靡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虽然人人都能感同身受,却常常比较难界定,更难以入刑、以法律震慑之。因此要比腐败和奢靡之风有更顽强的生存能力。当然,难界定并非无法界定。上文已经说过,形式主义和造假是分不开的。只要有人造假,倘不是为着贪贿的话,那就一定和形式主义有着扯不清理还乱的瓜葛。最近,就有报道说,斥资千亿的武汉半导体项目成了烂尾!(2020.9.11《报刊文摘》)1280亿啊,倘这钱用于民生不比什么都好,却由于地方政府的作风不实,被一些企业忽悠住了,企业空手套白狼,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当初地方政府、专家是怎么论证这个项目的?一些企业是怎么套取这笔款项的?千亿烂尾是否有利益输送?这些是不是都该依法追责?
反形式主义,教育界、科技界应该一马当先。道理很简单,在一切谎言中,科学是最真实的,教育是去伪存真的,如果连最讲理性精神和科学思维的科技界都形式主义猖獗了,连最讲究教书育人,谆谆教诲下一代要诚实做人的教育界都被形式主义造假攻陷了,又何以令中国成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去实现中国梦呢?
当然,各行各业都应认真反思。想想看,在我们时评界杂文界里,难道近些年就没有那种文字八卦不敢直面人生的“假时评”“伪杂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