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沙拉木·吐尔地
摘 要:在现代社会电视广播作为一个传播媒介的一种,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电视新闻的翻译工作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新闻电视的特点,结合“跨文化”概念分析电视新闻的翻译应该注意有声语言等方面,才能真正地电视新闻中的深层含义解答出来。
关键词:跨文化 电视新闻 翻译
随着科技发展,电视广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传媒方式的一种。在电视广播中,最重要的传播消息途径就是电视新闻。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已经成为我国同国外交流,国民获取国际消息的重要途径。所以,电视新闻的翻译工作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更是跨文化交流学和翻译学的关注焦点。
一、跨文化交流与新闻传播
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目前来说还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学科。对于跨文化的研究有着“是为了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保持文化的高度活跃”的一系列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跨文化化”主义是在21世纪最新的研究领域。这一主义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文化借用、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两种文化不会停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跨文化沟通中包含了三观的变化,通过文化交流和融合为社会带来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还有可能将原本边缘化的社会文化重新带回大众视野当中并成为主流文化。
在跨文化活动中,电视新闻起到了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所以,新闻传播学和跨文化交流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两种相关学科。两个学科都需要对于信息交流的主体和其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相信分析。在近年来,新闻传播同跨文化交流的逐渐同化。在以往国际上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四大国际通讯社,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仅仅是通过这四家新闻通讯社了,开始出现一些本国的、国外的通讯社或是特派员的新聞来源。这些新闻来源的出现打破了一直以西方新闻模式为主导的现象,让部分国家也在国际新闻交流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符合跨文化主义中“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国家文化”的主旨。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代社会,中外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去解决电视新闻翻译中的问题。
二、文化差异对于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以及电视新闻中的翻译
(一)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
在英语新闻的翻译中,由于文化不同会对翻译者的翻译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工作人员要不停的注意两国间文化的差异,并克服文化的差异,在本国语言中找到最佳贴切的翻译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几点分别是:第一,在翻译英语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语言习惯相差甚远,所以要注意语句疑似是否发生改变。比如说,“春运”一词在中国是非常好理解的,但是在新闻翻译当中,就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来翻译它。第二,宗教文化的不同会对翻译造成影响。我们在涉及宗教内容的翻译时,要注意宗教禁忌不可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表达。同时,像是和尚这类词语是我国独有的,在报道有关这类词语时要准确描述,使观众明白新闻所表达的具体含义。第三,由于对时间观念理解不同,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翻译内容是否正确。比如:“the latest news”我们就要翻译成最新消息。第四,在日常口语中,中西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我国具有较多的民族分类,但是在外国的口语中就缺少划分民族的词汇,很难在新闻翻译过程中准确描述我国的少数民族。
(二)电视新闻中的翻译
综上,就是翻译人员在翻译电视新闻时要注重语言表达清晰,通俗易懂。同时要尽可能得用简介语言概括整件事情。下面将用电视新闻现场采访翻译举例分析,意在引起大众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电视新闻翻译的关注。
例:(原文)记者:“你看到了奥运圣火吗?感觉怎么样?”
群众:“我看到了!我们成功了!中国成功了!”
(翻译)“Did you witness the olympie flame?What is your feeling? ”
“Yes!We succeed!China succeeds!”
这则新闻是报道在广州传递奥运圣火的新闻。在报道中,通过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交流可以看出现场观众非常激动的内心情感。现场语言使用的恰当,可以提升观众的共情心理。同时通过现场环境为语言提供的情景,可以让我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新闻的完整性。但是,译文中完全没有表达出现场采访的感情。翻译中的succeed等词汇虽然可以传达记者原本的意思,但是却无法变现出观众的感情,令人感觉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所以,在这则新闻的翻译中建议使用更加口语化的翻译,如“Did you see the olympie flame”“Yes!We made it!China made it!”
三、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层面:归化和异化
在英语新闻翻译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归化”。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在翻译时,翻译人员要尽可能地将文章内容表达明白。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在观看新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意思,引导观众融入新闻的语境当中,用特殊的翻译方式传递信息内容。比如说在“Every dog has its day”翻译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时候”,这句话中的“dog”就不再是狗的含义。而归化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将文章语句形象化,让观众在理解信息传达意思的同时还能够较好的保障文章原有的风格。在新闻翻译中还有一个词叫作“异化”,它的含义是指翻译工作人员要向消息的原本语境含义靠近,在完成翻译的文章后,能让文章体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在异化翻译给过程中,要将原文语境尽量保留,满足观众们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好奇心理。在异化翻译中,观众可以体验到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跨民族交流。
(二)非文化层面:直译和意译
在英语新闻的翻译中,直译就是将原文意思全面完整的表达出来,将原文含义尽可能地保留下来,使用流畅语言表达文章意思。直译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由于翻译失误造成与原文内容不符,甚至毫无关联。能够通过大量的词句解释,将原文含义最大化的呈现到观众面前。但是直译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用一种直译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扭曲文章的原本含义。同时,由于中外语言文化间有着巨大的不同,有时直接翻译出来的语言,不符合我们中国的说话方式,让观众感到不适。对待这样的句子翻译工作人员就要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其符合我们的说话习惯。对于一些较长的语句,就可以按照句子结构进行拆分翻译,从而使其翻译过来更加直接。
而另一种翻译方式意译是指翻译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翻译习惯将消息翻译出来。这种翻译形式更注重的是文章的深层含义,而不是对于表面上的文字翻译。虽然这种翻译方式便捷,但是一定要遵守翻译原则,不能够歪曲和编造新闻内容,要将文章内容真实呈现在观众眼前。在电视新闻的翻译过程中,无论翻译工作人员选择哪一种翻译形式,都要牢记将自己所翻内容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原则,同时还要便于观众了解新闻内容。
四、结语
由于电视媒体承担着向外宣传我国正面形象的责任,导致我们对外电视新闻媒体相关策略和方案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电视新闻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融入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强化各个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根据各个不同受众的文化和习惯进行翻译。言而总之,就是要充分地将翻译环节中的各个要素统筹安排好,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将新闻含义展现在观众面前。才能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5.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3]蒋晓萍.跨文化化: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生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任金州.电视外宣策略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5]高宇苗.文化因素在漢英新闻翻译中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3(3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