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子
她3岁时父母离异,24岁那年疼爱她的奶奶去世。无依无靠的她来到广州闯荡,在公园门口摆摊时,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叔。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孤苦女孩南下广州寻梦,街头摆摊两个月,好心大叔让她第一次开张
2008年8月18日早上,来自福建莆田的24岁女孩李双娴出现在广州越秀公园门口,她把自己的木雕作品摆在一张塑料布上,然后拿出雕刻刀开始雕刻。游客经过李双娴的摊位前,都不由自主地看几眼,有的还会称赞几句。不过,却鲜有人掏钱购买她的木雕作品。李双娴习惯了这样的情形,继续埋头自己的创作。
上午9点左右,一位50岁左右的大叔路过李双娴的摊位,被她面前的木雕作品吸引,蹲下来细细欣赏,问她:“这些都是你的作品吗?”李双娴点了点头。大叔伸出大拇指称赞道:“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功力,不简单!”他掏出600块钱买下李双娴的一件作品,并和她交换了联系方式,就离开了。
看着大叔远去的背影,李双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要知道,这是她来到广州一个多月来首次开张,终于有了交房租的钱,她打心眼儿里感激这位大叔。
李双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一个普通家庭,3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受了刺激,离婚后不知所踪。父亲把她交给奶奶抚养,对她不闻不问。李双娴24岁之前所有的温暖记忆都是奶奶给她的。
李双娴有两个大伯,大伯们给奶奶的零花钱,奶奶都用来给她买吃的穿的玩的。看着别的孩子在父母怀里尽情撒娇,李双娴很是羡慕。然而,爸爸见到她总是冷冰冰的,一脸不耐烦。让李双娴疑惑的是,爸爸只准她叫叔叔,不许她喊爸爸。9岁那年,爸爸来奶奶家,李双娴怯生生地喊了一声爸爸,没想到却挨了爸爸一耳光。爸爸凶巴巴地警告她,只准叫叔叔,再喊爸爸还会打她。
过后,李双娴向奶奶和大伯求证,她到底是不是爸爸的亲生女儿。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得不到爸爸的认可,李双娴发疯地想妈妈,可家人都不告诉她妈妈在哪里。17岁那年,有人告诉李双娴,她妈妈在附近一个村里。李双娴走了两个小时的路,经别人指点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没想到,她眼前的妈妈目光呆滞,见到她只是傻乎乎地笑。李双娴从别人那里得知,妈妈离异后精神失常,也没有再婚。她想和妈妈说说话,妈妈总是答非所问。那天,她一路哭着回到家。
21岁那年春节,李双娴给爸爸发了个红包,看到他情绪不错,就叫了声爸爸。没想到爸爸脸色陡变,抬手就是一巴掌,严厉地警告她不许再叫爸爸。那一刻,李双娴心在滴血,她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爸爸的亲生女儿,为什么连喊声爸爸的权利都没有。
所幸有奶奶的疼爱,李双娴的生活还算有些亮色。奶奶怕自己离世后孙女无法养活自己,听说李双娴的舅舅会木雕手艺,就把孙女送过去学木雕。李双娴性格文静,能坐得住,非常适合学木雕,加上她有灵气和悟性,很快就能雕出像模像样的作品了。
此后,李双娴的木雕技艺越来越娴熟,舅舅经常向圈内人推荐她的作品。李双娴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2008年春节刚过,李双娴经受了来到世间最大的打击:疼爱她的奶奶撒手人寰。奶奶走后,李双娴把自己关在屋里,半个多月没有出门。大伯劝她来日方长,她还年轻,要好好活着。在大伯的劝说下,李双娴决定到广州闯荡,给自己换个环境。
2008年6月初,李双娴带着2000元钱来到广州,她花300元钱与人合租了一间地下室,然后在街头摆起了摊。没想到,来广州近两个月,她没有卖出一件作品,身上的钱快花完了,平时她就靠吃泡面填饱肚子。
好心大叔多方对她资助:出资为她开了一家工作室,為她预付3万元生活费,还为她拉来一笔35万元的订单
李双娴发现,那个买她作品的大叔,每天早上都会在她的摊前逗留几分钟,给她提出专业的意见。看到中意的作品,大叔也会买下来。
时间一长,李双娴与大叔有了交流。从聊天中她得知,大叔叫余建国,浙江人,在广州开了一家红木家具厂,厂里也有专门做木雕的工人。余大叔慈祥和蔼,话虽不多,却总能说到李双娴的心坎里,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温暖。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一天下午,下着雨,游客稀少。余大叔下班路过越秀公园门口,看到李双娴仍守着摊位,笑着对她说:“小李,天气不好,守了一天的摊,不妨休息一下,大叔请你到茶楼坐坐,方便不?”李双娴麻利地收了摊,随余大叔来到附近一座茶楼。余大叔给李双娴点了女孩爱吃的茶点,两人边吃边聊。聊天中,余大叔带着欣赏的口吻说:“小李,叔叔觉得你性格沉稳,聪明有灵气,将来在木雕方面会有所成就,一定要努力哟!”面对余大叔的夸赞,李双娴谦逊地说:“我还年轻,木雕方面还得余叔叔多关照。”
听着李双娴的话,余建国点了点头。随后,他话锋一转,慈爱地问:“小李,不知道该不该问,我总觉得你闷闷不乐,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家里都有什么人?”
余大叔这个问题,让李双娴瞬间红了眼圈,她把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余建国听得眼圈红红的,温和地对李双娴说:“想不到你竟有这样的经历,以后在广州有什么事,一定给叔说,我能帮到的都会帮你。”听着余叔叔郑重的承诺,李双娴眼中噙泪,拼命地点头。
与余叔叔茶楼叙谈后,李双娴依然每天在越秀公园门口摆摊。每隔几天,余叔叔总会买一件她的作品,并提出中肯意见。
2008年12月的一天,李双娴出摊时淋了雨,晚上发了高烧,连话都说不出来。她想到了余叔叔,便给他发去了求助信息。
接到李双娴的求助信息后,余建国很快便出现在李双娴的出租屋。他把李双娴扶上车,把她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诊断李双娴患了伤寒性感冒,需要输液。护士给李双娴打上点滴后,余建国出去了。10多分钟后,他拎着一个盆子和毛巾回来了。接着,他打来热水,把毛巾在热水里浸湿拧干后,敷在李双娴的额头上。余叔叔的这一举动,让内心对父爱极度渴望的李双娴双眼湿润了。
输了3天液,李双娴身体渐渐康复。第四天,她就出现在越秀公园门口。2009年元旦那天,余建国再次请李双娴喝茶,并说出了自己的一个计划:出资为李双娴开一家工作室,今后把自己的订单交给她做。听了余叔叔的计划,李双娴欣喜不已,当即答应。其实,她内心清楚余叔叔的用意,是看她摆摊收入朝不保夕,生活艰难,投资开一家工作室让她有更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她提高技艺。
一周后,李双娴搬进了余叔叔为她准备的工作室。紧接着,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余叔叔预付3万元作为她的生活费用,为她提供了一笔高达35万元的产品订单。完成这笔订单需耗时半年,除去购买材料的花费,她可以拿到15万元的酬金。李双娴对余叔叔充满了感激。
为帮她提高技艺,大叔多次带她参加雕刻展览和业界交流会;生活中对她关怀备至……生日宴上她含泪叫“爸爸”
为了回报余叔叔的厚爱与知遇之恩,李双娴全身心投入到木雕创作中。为了保质保量完成雕刻作品,她吃住都在工作室。
一天下午,余建国来到李双娴的工作室,在看了她的工作进度及作品后,表示满意。当得知李双娴平时都是吃泡面时,余建国皱着眉头说:“这样下去可不行,工作要做,营养也要跟得上。先放下手中的活儿,我带你去吃顿可口的饭。”
此后,每隔几天余建国都要来看望李双娴一次,每次来都会带着他煲的汤。余建国平时忙于生意,很少做饭,更不会煲汤。他笑着问:“我都是从网上学的,不知中不中喝?”余叔叔煲的汤,让李双娴喝出一种别样的东西,那种东西是她从小就渴望的。余叔叔和她萍水相逢,但危难之际不但给了她生存下去的希望,也让她看到了事业的曙光。余叔叔给予她的是爸爸没做到的。想到这里,李双娴眼里涌出了泪花。
2009年7月,李双娴终于完成了余叔叔交给她的第一批订单,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与余叔叔的合作中,她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亟须提高技艺。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余叔叔赞赏地说:“学无止境,你有这个想法很难得,我会想办法帮你提高技艺的。”此后,只要广州有雕刻方面的展览或业界的交流会,余建国都会带着李双娴参加。
2015年9月的一天,余建国给李双娴打来电话,说有位木雕大师正在广州,他已经约好时间去拜访,让李双娴带几件满意的作品向大师请教。当晚,李双娴在余叔叔的带领下见到了那位木雕大师。在看了李双娴的作品后,大师夸赞李双娴的作品有靈气,人物雕刻很见功底,但风物雕刻尚欠火候。大师指出不足的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在余建国的帮助下,李双娴技艺精进。2019年底,李双娴用红木刻出马云和钟南山的肖像,传神而生动。余建国看后把这两件作品都买下了。让李双娴没想到的是,此后,余叔叔和同行或雕刻界朋友相聚时,总会拿出那两件作品向大家推荐,夸赞这两件作品的作者有实力。在余叔叔的宣传和推介下,李双娴成了广州雕刻圈小有名气的年轻雕刻家。
转眼南下广州将近12年,在雕刻上李双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收入也水涨船高。然而,不幸的成长经历始终让她有种难解的心结,那就是对父爱的渴望。逢年过节与余叔叔家人一起聚会,余叔叔三儿一女,整个大家庭融洽快乐的氛围,让她既羡慕又伤感。
2020年10月16日,是余建国63岁生日,李双娴精心为他雕刻了人物肖像,生日当天送给了他。余建国非常开心。在给余叔叔敬酒时,看着他慈爱的面容,李双娴含着泪说:“余叔叔,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想在这里喊您一声爸,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李双娴的这声“爸”喊得情真意切,余建国激动得直抹眼泪,动情地说:“孩子,这些年其实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你的这一声爸,是我生日的最好礼物。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叫出爸爸后,李双娴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缺憾。余叔叔带给她的温暖父爱,对她来说弥足珍贵,是支撑她在人生路上不断向前的动力。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