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勇 谢铭
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分析西部12个省(区、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并与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与科技事业总体取得了快速发展,部分指标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部分省(区、市)的经济水平与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但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综合实力依然存在差距。
自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等文件和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西部地区视察调研,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政策性文件,对于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我国目前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转换经济增长结构、提高制造业技术含量成为今后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选择。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分析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有助于评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也可以为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追溯
关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他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指出技术革新的重要性。马克思(Marx)和熊彼特(Schumpeter)进一步发展了技术创新理论,通过对生产过程和经济运行的分析揭示了创新的本质。20世纪中后期,以索洛(Solow)、罗默(Romer)和卢卡斯(Lucas)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创立了新古典增长理论,阐述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将技术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引起了许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张桂芳和任保平(2015)从理论上研究了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和路径;陈乘风和许培源(2017)在DSGE 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技术投入转化、研发部门劳动投入和社会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张清正(2015)针对2005-2013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检验;冯云廷(2020)以2000-2017年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数据构建了变截距模型和控制地区因素的变系数模型,均认为技术创新是增长的关键因素。
上述研究在理论和经验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将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背景和西部地区12省(区、市)①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希望能够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情况
一、西部地区发展概况
实施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西部12个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1.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20.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21%,提高了3.8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區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铁路营业里程5.6万公里,高铁已连接西部大部分省会城市和70%以上的大城市;建成了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37亿亩,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9年西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1.3万元,是1999年的6.5倍和7.8倍。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生产总值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二十年来年均增长12.78%,其中,西部12个省(区、市)生产总值20.8万亿元,占全国的21%,比1999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约1.1个百分点;东部10个省(市)②生产总值51.1万亿元,占全国的51.6%,比1999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约0.2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年均生产总值增速高约1个百分点。
从经济总量来看,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西部12个省(区、市)生产总值及位次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四川保持了经济总量第一的位次,GDP迈上了4万亿元的台阶。陕西、重庆、贵州3个省(市)位次各自前进了两位,陕西GDP从1999年的第4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2位,重庆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云南、广西、新疆和甘肃4个省(区)的经济位次则出现了后退,其中广西的经济位次后退最多,从1999年的第2位后退到2019年的第5位。从经济总量增长情况看,1999到2019年,贵州、陕西GDP年均增长超过15%,西藏、重庆、宁夏年均增长超过14%(见表1)。
三、西部地区人口增长
人口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截至2018年末,西部12个省(区、市)人口共3.8亿人,比1999年增加2110万人,年均增长0.3%,低于全国0.5%的年均增长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28.5%下降到了27.2%。同一时期,东部10个省(市)人口比1999年增加11527万人,年均增长率1.3%,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33.5%提升到了38.5%,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
2018年与1999年相比,西部12个省(区、市)中人口总量位次排名变化不大,陕西人口增加了246万人,位次从第5位上升到第4位。从人口增长量看,新疆、云南人口增量最高,分别增加了713万人和638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贵州2018年末的人口比1999年末分别减少了209万和110万人(见表2)。
同一时期,东部10个省(市)除海南增加172万人外,其他各省(市)增加量均超过了600万人,尤其是广东增加了4076万人,是国内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区,浙江和山东人口增量也超过了1000万人。
四、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1、R&D经费投入增长
R&D经费投入可以反映科技创新水平,是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首要支撑。2018年,全国R&D经费投入19678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20.2%。西部12个省(区、市)R&D经费投入2491亿元,年均增长18.6%,R&D经费投入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16.3%下降到12.7%。东部10个省(市)R&D经费投入13190亿元,年均增长20.7%,占全国比重由61.4%提升到了67%。
2018年与1999年相比,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和陕西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5%左右,并保持前两位不变;重庆年均增速超过了24%,R&D经费投入居第3位;其他各省(区、市)R&D经费投入均在200亿元以下(见表3)。
2、R&D人员增长
R&D人员投入与经费投入均对科技创新和經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全国R&D人员投入438万人,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10%。西部12个省(区、市)R&D人员投入55万人,年均增长6.5%,R&D人员投入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23.4%下降到12.5%。东部10个省(市)R&D人员投入292万人,年均增长12%,占全国比重由47.2%提升到了66.6%。
2018年与1999年相比,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R&D人员投入年均增长6.3%,位次从第2位提升至榜首;陕西年均增速3.5%,位次由首位降至第2位;重庆年均增速超过了11%,提升一个位次居第3位;贵州从第9位上升到了第6位,位次提升最快(见表4)。
3、发明专利授权增长
发明专利授权量最能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水平。2018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共34.6万件,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28.2%。西部12个省(区、市)发明专利授权4万件,年均增长25.8%,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16.4%下降到11.6%。东部10个省(市)发明专利授权23.8万件,年均增长30.3%,占全国比重由50.1%提升到了68.7%。截至2018年末,全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6.2万件,其中西部地区18.4万件,占11.1%;东部地区113.6万件,占68.4%。
2018年与1999年相比,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和陕西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超过26%,并保持前两位不变;重庆年均增速近35%,发明专利授权量从第7位跃居第3位(见表5)。
4、技术市场交易额增长
技术市场交易额反映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情况,与科技投入、科技成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19年,国内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22398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20.7%。西部12个省(区、市)技术市场交易额3479亿元,年均增长20.5%,技术市场交易额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16%下降到15.5%。东部10个省(市)技术市场交易额14753亿元,年均增长21.4%,占全国比重由58.3%提升到了65.9%。
2019年与1999年相比,西部12个省(区、市)中,陕西技术市场交易额从第4位提升到第1位;贵州从第11位提升到了第3位,年均增长49.2%,是西部地区位次提升最快的省份(见表6)。
5、国家高新区建设
高新区作为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雁”。2018年,全国的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169个,与1999年相比增加116个,其中西部12个省(区、市)国家高新区数量增加26个,总数39家,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24.5%下降到23.1%。东部10个省(市)国家高新区数量增加46个,总数70个,占全国比重由45.3%下降到了41.4%。
2018年,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5.4万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24.6%,高于全国23%的平均水平,高新区营业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12.2%提升到了15.6%。东部10个省(市)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21.35万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22.7%,占全国的比重从64.5%下降到了61.7%。
1999-2018年期间,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国家高新区数量增长6个,是增长最快的省份,总数达到8个,居西部首位;宁夏和青海在此期间实现了国家高新区零的突破。2018年与1999年相比,陕西和四川高新区营业收入保持前两个位次不变,且营业收入均超过万亿元;新疆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增加了2个,高新区营业收入实现了36.3%的年均增长率,营业收入从第9位提升到了第5位,是西北地区位次提升最快的省份(见表7)。
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上分析显示,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弱,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差,但人才不足依然是制约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并超过了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人口增长依然缓慢,部分省份人口外流严重,与东部地区人口的大量增加形成强烈反差。在科技投入方面,西部地区R&D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与全国乃至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R&D人员投入的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说明西部地区经费投入不少,但科技人才显得不足;在科技产出方面,西部地区专利授权总量平均增速与东部地区接近,发明专利授权量平均增速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技术市场交易额平均增速与东部地区基本持平,说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依然强劲;西部地区高新区建设与全国及东部地区发展较为同步,且高新区营业收入平均增速高于东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很大。从各省情况看,四川、陕西、重庆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提升很快,贵州、广西、云南也实现了较快发展。
对策建议
《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在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意见》提出: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科技成果收益、科研经费管理、科技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相关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向西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需紧抓历史机遇,在《意见》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到2035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目标。
注释
①本文所说的西部地区包括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區、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②本文所说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
参考文献
[1]张桂芳,任保平.产业创新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创新的方向及激励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15(11):75-81.
[2]陈乘风,许培源.社会资本内生化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7(9):100-108.
[3]张清正.技术创新、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4):122-124.
[4]冯云廷,计利群.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波动——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1):41-49.
[5]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OL].https://www.ndrc.gov.cn/xxgk/jd/jd/202005/t20200521_1228547.html,2020-05-21.
作者简介
杨忠勇 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统计分析与管理
谢 铭 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信息分析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