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建兴
一
揭西下砂湖洋塘,是处在揭西与陆河的交界地带的一个客家小山村。因距离位于五华的温氏祠堂约50公里,故而湖洋塘村民每年的祭祖仪式,会在本村的慎德楼进行,每至重大的节日如春节、清明等,村民们陆续集中在慎德楼,准备三牲、水果、香火置于供桌上,并由村中有威望的长者请神,或请求祖宗的庇佑。仪式最后,燃烧金纸银钱,点燃爆竹,为神明和祖先来往的道路上驱逐瘟神恶鬼。这一请神祭祖仪式,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太多的改变。
改革开放后,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开始增速,城乡间的经济差距、人口流动,改变了这一切。首先是第一批前往惠州、深圳外出务工的青年,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返乡后吸引了更多青年走出山村。之后的几年,富裕起来的人们纷纷在县城购置了房子。这些对传统的客家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留在村中的人口越来越少,根据数字统计,截至2017年仍居住在湖洋塘村的户数已降至个位数。在这种情况下,慎德楼年久失修,在2014年的台风中更是饱经摧残,只剩下断壁残垣,祭祖仪式也暂停了若干年。
在客家人的心中,祠堂不是一栋简单的建筑,它是宗族观念和血脉传承的物质载体,是凝聚人心和展示家族的神圣之地。祠堂作为一面镜子,折射着家族的兴衰。
慎德楼残毁了,老一辈觉得“不知如何面对祖宗”。村民普遍认为温氏家族的根在祠堂,没有祠堂就没有家族。重建祠堂是件急迫的事情,村中长者呼吁集全村之力建造一个祠堂,于是成立了筹建祠堂委员会,专门负责资金筹集工作和日后祠堂的维护工作。
祠堂委员会经过商讨认为:第一,基于湖洋塘的人口和规模,筹集的钱重建一座祠堂不现实,而将另一座祠堂——瑛德楼修缮后投入使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二,村路太过狭窄,许多路段在雨天满是泥泞,车辆无法通行。如果只修建祠堂,而不把通往祠堂的村道修建好,宗亲们归乡的路途依然会很艰辛,祠堂的祭祖意义将大大减弱,故而与邻村上屋村商量,优先通路。拓宽村路,加固路面,有利于加强和外面的交流。
筹建祠堂委员会将情况与决定告知了村民,并获得一致认可,于是委员会发布了筹款书,着手开展瑛德楼的修缮和修路工作。
在委员会的不懈努力和村民的齐心协力下,所有工作在2017年清明节前完成。重新修缮过的瑛德楼焕然一新,屋顶经过加固能够经受更为恶劣的台风,前庭铺上了水泥,墙壁也经过粉刷,祖先的灵牌和画像重新被摆放在厅堂之上。新的祠堂成为一个公共场所,常年在家乡的亲族承担起祠堂的日常管理工作。
村道的修建工作也很圆满。道路拓宽至3.5米,全程约1500米,改变了过去尘土飞扬、蜿蜒曲折的局面,保证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二
祠堂的重修和通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位于台湾台北市的温氏宗亲那里,二十五世温云冉、温云诚,决定清明节返回广东揭西寻根谒祖。
2017年4月1日,台湾宗亲到达揭西下砂麻塘同族人相见。第二天到达湖洋塘瑛德楼拜祖宗。回到了湖洋塘村,冉伯紧紧抱住提叔说:“我记得当年和你大伯回来的时候,你很瘦的,怎么现在这么胖了?”接着他拿出20世纪80年代末拍的照片,照片中的提叔当时还是一个20出头的青年。
诚伯没有回过大陆,对家乡的民居和生活产生莫大的兴趣,他用不太熟练的客家话询问家人擂茶是如何做成的,以及关于瑛德楼的历史。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也跟随回到了湖洋塘,并非常好奇,问族人自己属于温世家族第几代子孙。通过查询《温氏族谱》,他们是温氏家族一世祖贵和公门下的第二十六世,他们惊奇地感叹:“我从小到大就好奇自己到底是哪里人,阿爸说我是湖洋塘人,我也不知道湖洋塘在哪里,直到今日才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
清明节当天,大家在瑛德楼厅堂举行了祭祖仪式。仪式的请神人杰叔公特意将台湾亲人返乡的消息告知了祖宗,并祈求祖宗保佑两岸宗亲平平安安,希望两岸早日统一。下午,众人前往伯公伯婆的坟前扫墓,除去坟前的杂草和落叶,扫墓祭祀、缅怀祖先。
整个返乡活动历时五天,冉伯一行人在回台湾前,捐献了一部分钱给祠堂委员会,并邀请大家来年前往台北和青竹游玩。他们组建了微信群,并且拍下照片以作留念。最后将族谱的扫描本交予冉伯,希望他可以传递给台湾的亲人。
三
修祠修路近年来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而且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频繁,该案例会越来越多出现在其他氏族之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能回避若干问题,族谱、客语及祭祖,台湾的年轻一代因教育、环境、文化和政治因素,与大陆本土的传承形成断裂。笔者就以上三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客家族谱不仅记录家族世系脉络,还记载着祖辈的迁徙路线、祖地的风水地理,是塑造客家历史记忆和保持客家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修谱的必要性在于建构对自身血缘向上追溯的认识和家族的认可。台湾部分宗族后代,自小生长在台湾的“去中国化”的教育之中,对自身的来历一无所知,甚至连最基本的“我是谁”“我来自哪里”都无法解答。因此,修谱是极其必要的。经过这次祠堂重修,大家也希望通过续写族谱,完善并传承族谱,重构族人的精神家园。新的家族成员能够被写进族谱,亲族之间的纽带重新连接。
在传谱方面,我们也吸收了目前较为新颖的展示方式。一方面,两岸宗亲各保留一份原始纸本族谱;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将历代祖宗的居住地或安葬地标记出来,形成迁徙路线图,制成了“电子族谱”,方便在手机上随时查看和标记,这明确地解答了“我是谁”和“我来自哪里”的问题。
跟传统的族谱不同,温氏族谱没有把女性家族成员排除出族谱,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中国社会,女性家族成员在经济和文化上并不比男性家族成员逊色,女性入谱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温氏族谱放开了限制,女儿及其所生子女也可入谱。
客语即客家话,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客语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征。研究显示,客语是世界上衰落的语言之一,客语流失是许多客家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台湾学者认为,早期推行国语政策、不同族群间的通婚以及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与客语衰落有直接关系。
两岸宗亲在客语的传承上有过探讨。在台湾的宗亲里,客语的保育不容乐观。2001年台湾客家委员会成立,复兴客语成为委员会的宗旨之一。台湾亲友也开始重视客语的重要性。
揭西的温氏家庭里,都极为重视客语的日常使用,尤其在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上。常言道:寧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长辈建议台湾的亲族,一定要尽可能与孩子说客家语,教授客家话,家庭是客语使用最多的场合之一。
祠堂的重新修建,拓展了客语的使用和学习途径。通过这次祠堂聚会,台湾的宗亲们切身学习了部分客语,得到了一次沉浸式学习客语的机会。在瑛德楼的院墙上,祠堂委员会播放了经典客家山歌《三斤狗》,“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经典地反映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的民间故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台湾宗亲表示:“以前没有见过客家话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大家都聚在一起,可以现学现用。”
祭祖是自古以来凝聚人心、巩固宗族的主要手段之一。祭祖构建了客家人的共同信仰,使得人心向一,是族人对于客家历史的“根”的延续。百姓祭祖在现代的意义,更多在于“祭”,而不在“祖”。祭祀的行为能够让大多数亲族返乡,是一年里除去春节外难得相逢的契机。祠堂退去了封建愚昧和伪善道德的外衣,成为寻根问祖、联络宗亲的场所之一。
台湾宗亲表示祭祖仪式很有必要,此次清明祭祖仪式,大陆保留了一整套祭祖的程序,包括持香肃立、宣读祭文、插香叩拜、鸣炮迎神。杰叔公将“请神书”赠予了台湾宗亲,拍摄了全套祭祖仪式视频。
共同的祭祖仪式和活动在凝聚两岸亲族的认同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祠堂将族人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起到连接更远地区的族人的纽带作用,而祭祖意味着延续,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还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这是客家文化里最重要的一个信念。
温氏祠堂重修之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连锁反应,推动着两岸温氏宗亲更紧密地联系。无论是客语、族谱还是祭祀仪式,客家文化在现今社会的传承问题,确实值得关注。温氏祠堂只是众多客家祠堂中的一个缩影,但是在本案例中,族人通过有意识的修祠修路行为,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衰落的宗族观念,并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本土文化,重构原乡观念,利用自身资源去拓宽客家的传承之路。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