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典型代表,是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增强综合国力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壮大发展国有经济力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党建经营融合
一、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要发展壮大,最根本的是要强“根”固“魂”。
(一)是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党组织对企业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政策路线、决策安排在国有企业顺利执行。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毫不动摇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对于增强国有经济原动力、凝聚力,壯大国有经济实力,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决策的根本要求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和完善党的执政领导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整体上进步很大,管党治党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党建工作统筹谋划、指导落实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工作松、软、散、浅等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作风涣散、碌碌无为,重生产经营、轻党建的思想和风气依然存在,一些党的会议、学习、培训、活动经常被推迟、合并或取消。党建工作处于被动和消极状态,缺乏创新和激情。
(二)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融合不够紧密
一些企业党建工作脱离本单位生产运营实际,为了党建而开展党建工作。例如有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记录本里只有学习党的十九大等理论学习内容,没有研究讨论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容;有的支部书记讲党课时,照搬硬抄网上课件。
(三)党务干部队伍参差不齐,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一是有些企业领导干部党建理论知识不足,政治领导能力欠缺。二是有些企业专兼职政工干部理论水平、业务素养参差不齐,学历、专业、工作经历、业务水平以及人员配备等差异很大。三是基层党支部兼职党务干部党建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四)基层党建责任不明、执行不力,层层衰减
一些企业党建考核制度缺失、制度陈旧、考核松软,导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清、执行不力,庸、懒、散、拖情况普遍,“三会一课”活动不能扎实开展,检查时存在补会议记录、补学习笔记的情况。
三、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抓好完善制度、健全组织、建好队伍、改进作风、文化建设、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等几项主要工作。
(一)完善制度,夯实党建管理基础
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制定修订、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治理企业。一是完善企业议事决策制度,让企业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修订完善企业党委会、中心组学习、总经理办公会制度和议事规则,进一步理顺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职责分工。二是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包括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党建联系点制度、党建考核评价制度等。通过健全完善党建制度,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增强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
(二)健全组织,规范完善党的组织体系
国有企业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党的各项决策部署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企业的政治目标和经营目标才能实现。一是建强党委领导班子。要把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创新进取、敢当责任、团结协作、廉洁奉公的坚强领导集体。二是建设标准化党支部。要认真选拔培养好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党务干部,着力建设一支能打硬仗、善于经营、乐于奉献、深得拥护的支部领导班子。要扎实推进“三基”建设,量化并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将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等内容固定在“三会一课”活动中,推进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建设,争创特色党支部和示范党支部。三是积极建设党员先锋突击队。要把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市场开拓等任务作为突击队攻关课题目标,充分发挥突击队战斗堡垒作用。2019年,彩虹集团党委共成立25支党员先锋突击队,聚焦项目建设、技术攻关等难点问题,完成攻关课题37项,完成创新项目126项,创新创效6268万元。四是狠下功夫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要消除“空挂党员”“口袋党员”,解决个别党员长期不参加党内活动问题,确保党建工作在企业全覆盖。
(三)建强党建队伍,提高干部队伍党建工作水平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国有企业的执政骨干。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把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一是建设政治过硬、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队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爱党爱国、清正廉洁、敢想敢干、有所作为。要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要求,让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既要懂生产经营管理,又要有党建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切实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好,把国有企业带领好。二是建设作风优良、理论扎实、业务熟练的政工干部队伍。要严把政工干部队伍选人用人品德、能力和作风,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建立敬业勤奋、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的考核激励体系。三是建设吃苦耐劳、能打硬仗、乐于奉献的党员队伍。利用“三会一课”、红色教育、企业内刊、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做好党员培训教育,激励党员心系祖国,胸怀理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教育内容上,既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也要开展职业道德、道德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四)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改善企业政治生态
一是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国有企业要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建设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推动有责必问、执纪必严成为常态。二是开展全面监督。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审计财务监督、职工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使腐败问题无处可藏。三是创新党风廉政教育形式。要利用观看警示教育片、家属座谈会、到监狱听取腐败分子忏悔录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四是推行厂务公开、党务公开。要将企业重大投资、股权变更、干部任免、党费使用管理等情况及时向职工公开,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民主管理。五是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合同招标、公款消费、公务用车、食堂管理等领域,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防止“四风”反弹,构建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企业政治氛围。
(五)文化铸魂,发挥企业文化凝心聚力作用
国有企业要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职工,鼓舞士气,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教育企业职工群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昂扬斗志,抒写崭新篇章。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体表现为仁爱、忠孝、民本、誠信、奉献、节俭等思想,这些理念都为构建提炼优秀企业文化提供了重要元素和精神力量。三是弘扬正能量,宣传真善美。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积极宣传企业发展历程、企业优秀领导人的奋斗足迹、宣传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表彰先进,树立典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铸魂聚力。四是勇担社会责任,展示国企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国有企业要不辱使命,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积极作为,展示“钢铁脊梁”形象。
(六)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使党的各级组织与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相匹配、相融合,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职责和权限。一是把党建工作要求写进公司章程。在公司章程和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理顺党组织和企业其他职能单位的关系。二是把党建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项目,与其他经营管理工作一同安排、一同落实、一同考核。三是企业党委会、党支部会议应该有研究经营管理、人事任免和重大决策的内容事项,党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应该包含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任务,比如产量目标、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使党建工作切切实实与经营管理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四是抓好巡视巡察等整改工作。针对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实行销号管理,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落实。
总而言之,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国有企业要敢当责任,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持续壮大发展国有经济,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聂中波,高天仕,高福军,等.推进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探索与研究[C].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文集,2017:79–81.
[2]康洪伟.让群众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无缝结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3(12):76–78.
[3]李庆奎.核心在班子 关键在干部[J].现代国企研究,2012(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