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燕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它是企业生产在运营过程、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形态以及精神财富的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我党领导下的宣贯行为,是保障经济工作稳健发展的一种的独特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工作方法。新形势、新常态下,企业竞争压力剧增,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发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紧密地在一起。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形势下以上两者的现状与关系,并提出了融合对策,以便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创建和完善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稳健长久地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融合
一、新形势下的新常态
当下,世界依旧呈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力量的较量也出现新态势。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的5月提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人要增强自信心,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适应这样的新的变化和常态,在战略上要保持平常心态。这样的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国内的环境及经济状态,体现的是一种“新常态思维”。
新常态存在不稳定性,它展示的是一种趋势性,一种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有别于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状态,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要准确地认识它,判断它,也要主动地适应它!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面对新常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着力加强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宣贯工作,还要着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要正确识别风险,把握住机遇,应对挑战。在这样的环境和状态下,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意义不言而喻,既能高效地指导企业经营工作的进行,也能帮助企业实现稳健发展。
二、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有些企业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其自身发展危机,这样的窘况需要企业加强认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新的方法。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的开展是不乐观的,甚至效果很差,这是因为有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方法或者管理制度,全链条的工作都有待完善;在很多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数量不多,且更糟的是这些人员在团队里的地位并不高,导致他们的工作无法落到实处,甚至实施艰难。普遍的局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团队像是“兼职”,没有专门设置岗位,导致这块工作的“专职”“高技能”“专家”占比很小,也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
企业文化关乎于它的公众印象、公众认识、公众态度、相关舆论和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对企业职员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更能通过媒介的舆论引导,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向对公众、向社会辐射。好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能为企业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助力。在江铃股份,企业文化建设是受到重点关注的,专门建立“江铃汽车”“@JMC”微信平台及内平台网分别对外、对内传播企业信息,并在公司食堂、接待大厅等设置电视,开创视频栏目,进行有目的的企业文化建设,从这点来看,江铃股份是走到企業前面的。而大多数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文化建设工作较为独立,或者停留在表面形式,并未渗透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中。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及融合原则
从定义、内涵角度来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有所差别,两者都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共同点和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象相同。员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都需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员工自觉成为企业的一部分,把自身的成长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并能主动地克服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不统一、不一致的困难。
目的相同。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企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两者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致力于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和睦的氛围,并且能够相互信任,互相帮助,有团队的意识和概念,从而让企业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并且能为了这个理想齐心协力,有效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互相作用,彼此影响。对企业而言,两者的工作内容相似,都是面对内部,都必须基于企业发展来进行调整和适应,研究适合的发展模式,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互相交错。
两者融合,能够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能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进而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两者融合同时有利于宣扬正能量,使得社会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以明显的时代特性为指引,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协调发展,引导企业的短期发展、长期规划。
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策
以上提到的两者融合,在这个进程中,以下便从功能、精神、平台单个切入点入手,实现两者有效地融合,使企业经营发展、综合管理等方面更加稳定,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力量,最大限度释放员工的激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能量和力量。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功能的融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涉及诸多方向的内容,包含了企业经营、精神文化、人力资源等的管理。二者的功能要融合,必须朝着同样的方向使力,都是着重于员工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养成,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员工进行约束,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江铃股份机关党委由多个部门组成,工作地点分散,工作重心及功能各不相同,对政治思想工作的宣贯产生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股份机关党委运用公司丰富的社交媒体平台,改变一成不变的学习形式,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组织主题观影活动、参与教育基地实践、举办各类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把党的重要思想、政策全面地宣贯下去,既提高了党员素质,也丰富了员工的精神生活。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精神引领的融合
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体现,企业文件的建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管理力度,从而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地位。正面的、积极的思想政治理念有效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的发展不偏离主线,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
1.深度结合,展示属于自身的独有形象
江铃股份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结合实际,对自身的形象进行了定位,就是“轻型商用车行业的领导者”,这个形象传达到企业员工,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印象,让企业的每一次战略都离不开这个独有的形象,一直指引企业的发展。
江铃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超前的,早在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公益項目“江铃溪桥工程”启动;看过《候鸟》的江铃的员工,眼眶一定会湿润,因为那是江铃的志愿者对儿童十几年如一日的守候;江铃捐建的希望小学,希望能给更多的孩子遮风挡雨;江铃捐赠的福特全顺救护者,奔跑忙碌在地震、水灾的现场……这些项目深深装入了员工的脑海,形成了江铃的坚实的企业公益文化,更是不变的公益承诺,也是全员共同的价值观。
2.创新结合,多途径提高员工凝聚力
江铃股份机关党委认识到领导与员工互动的重要性,创新性举办各类活动,让企业领导和员工有交流的机会,在精神上和行动上同时促进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江铃股份机关党委今年举行的拔河比赛,由总裁亲自担任裁判,吹响每一场比赛的哨声,在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中,员工与公司领导都沉浸在团队力量的拉锯战中,每个分队成员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朝着胜利拼搏。一场简单的比赛较量,不仅仅拉近了员工与总裁的距离,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亲身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为企业的经营生产提供了高昂的战斗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传播平台的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不像企业经营成果那样,可以展示在具体的数据上,她往往是在员工和公众的心中,开着不同的花朵。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同样不能通过简单的文字呈现出来。但是,两者都可以用平台展示。
每年年底的固定节目——主题迎新会,是机关党委精心策划的活动,结合公司的经营业绩,围绕新颖的主题,邀请公司领导及党员、员工代表欢聚一堂,或分享佳绩的喜悦,或共同迎接挑战……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导及文化建设紧紧结合在一起,为统一员工思想,为公司发展凝聚合力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江铃股份开辟了“江铃汽车”“@JMC内网”“大厅一体机”“食堂电视专刊”等几大平台,分别对内对外展示企业信息,展示企业经营业绩,传达企业精神风貌,搭建员工和企业高层之间的桥梁,建设企业和客户的沟通渠道,集传播、沟通、展示、宣贯等功能为一体,既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传播融合的平台,又节约企业的宣传成本,达到双赢。
五、结语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思想会出现不同的倾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便有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我们要善于认识,善于改变,善于创新,在不同的背景下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互相作用及融合,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也是企业生存和企业发展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新的形势下,摆正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要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努力创立和建设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并致力于贯穿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弘扬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把全民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上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学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域的创新之作――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30(03):157.
[2]欧柱业.新形势下国有在建发电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2):48–50.
[3]辛英.浅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3):46–49.
[4]王昕,张红胜.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01):95–96.
[5]张广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企业文化的融合性研究[J].才智,2011(1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