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芃宇
今天,我和萱萱相约一起去宜兴的一家均陶工艺公司游玩。
进入工作坊,一件件五彩缤纷、精美形象的均陶作品映入眼帘,活泼可爱的五龙戏珠,富丽堂皇的凤舞九天,还有各式各样的梅、兰、竹、菊……个个造型生动,令人目不暇接。
在待烧制的胚体储藏室中,室温30多度,仿佛烈日下的烘烤,预示着它们即将在窑炉中经历蜕变。这些工艺品大小不同,小的30厘米左右,大的在两米以上。“哇,你看,这‘锦鲤身上的每片‘鱼鳞都是真真切切!”萱萱赞叹。
离开仓库,我们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守才爷爷的工作室。刚走进去,就见一位老爷爷在一个“大缸”似的半成品前专注地工作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就是均陶大师李守才,已经年近七十。李爷爷停下手中的活儿,满脸笑容地问我们:“小朋友,喜欢均陶吗?”“嗯!”我们两个点头回答。李爷爷向我们介绍说:“均陶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美在釉色,绚丽多彩。‘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你们看,就是这样。”说完,从左手调制好的灰色泥条上揪下一块,双指捏成圆形,娴熟地贴在身前的胚体上,每一步操作都不疾不徐。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其实却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才得以构成云纹的图案,也着实让我们感叹不已!
这次走进均陶世界,讓我领略了中华传统工艺的冰山一角,还有像李爷爷这样痴迷于传承的大国工匠,真是长了见识呦!
(指导教师:张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