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楚
提起无人机,你会想到什么?纪录片里的航拍摄影,节日庆典中的灯光表演,亦或是军事行动中的精准投放……当它和乡土联系到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劳动也变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想象一下,春耕时节,农民伯伯拿出一架无人机,只需要动动手指设置好参数,无人机就能精准喷洒农药,完成后自动落停到田边。这样的场景已经被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变成了现实。
前不久,极飞科技凭借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以及守护粮食安全、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表现,斩获路透社2020年度全球商业责任大奖(Responsible Business Awards)中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奖”(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 Award),成为该奖项设立11年以来首家获奖的中国企业。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针对农业的创新变革何以一步步成为现实?本刊近日采访了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向读者呈现极飞科技的创新实践,以期传递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智慧农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此次获奖对于极飞科技来讲,是对其深耕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认可,正如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所说:“我们所表彰的企业机构,不仅把解决特定社会和环境问题作为商业使命之一,更是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中,展现出其对环境保护、社会平等和商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谈及商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创新,龚槚钦说:“其实极飞并沒有刻意去做社会责任,能获得这个奖项是因为智慧农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从最初开展无人机研发,到最终选择农业科技领域这条路,极飞科技探索了11年。
2007年,一群年轻的极客组建了极飞科技的前身XAIRCRAFT,开展无人机研发应用。那时候,龚槚钦还在国家地理做纪录片,他与极飞科技的结缘是因为购买了XAIRCRAFT的无人机做航拍。与创始人彭斌结识后,两人开始做行业探索和研究,寻找可以利用无人机技术带来生产力革命的行业。2013年,龚槚钦回国正式加入团队,与彭斌一起去了新疆做应用场景调研,从此发现了田间孕育的巨大行业潜力。
当时正值新疆的采棉季,龚槚钦他们看到很多棉农背着农药箱在地里喷洒催熟剂。经过了解与思索,他们发现这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连锁反应。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六七十年代那种60万采棉大军入疆的景象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加上采棉非常辛苦,一趟下来,棉桃上尖锐的花萼能把手扎得鲜血淋漓,即使出高价也很难请来外地的棉客。棉花没人收就只能靠机器,但机械收割是大面积、一次性作业,然而,棉花成熟速度参差不齐,所以就需要喷洒催熟剂,等到全部成熟后再进行机械收割。因此,运用科技手段适量喷洒催熟剂、实现智能采摘、减少人力劳动,成了当下棉农的刚需。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就是在这样具体的需求下飞进了新疆的棉花地。
应用无人机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缩影。龚槚钦和彭斌在多次的考察调研中还发现了农业面临的更多挑战,包括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缺乏、土壤贫瘠等全球性问题,这些生产要素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庞大的,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庞大的”,敏锐地察觉到背后的机遇,极飞科技决心聚焦农业。2014年,极飞科技完成第一次转型,成为一家农业无人机公司。经过不断的技术迭代,2018年,极飞科技再次转型为农业科技公司,专注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并确定“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效率”为企业使命。
“极飞科技本质上在做两件事情,一是打造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二是通过新工具、新理念、新技术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是极飞科技贡献农业变革的解决方案,也是极飞科技的创新商业思维。
“所有一尘不染的梦想都是趴在土里实现的”
作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龚槚钦相信,农业是核心,科技是工具。抓住传统土地经营方式中不合理的地方,提供智慧化的解决方案,正是极飞科技能够持续创新的原因,同时也给极飞科技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不仅懂技术,还要懂农业”的跨领域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龚槚钦说,极飞在招募人才的时候就提出了双背景要求,因此团队里有非常多的农技专家和农艺专家,程序员大多也是有农村生活背景的年轻人。
仅仅拥有跨领域知识,龚槚钦觉得还不够,他认为技术人员不应该被困在办公室里闷头敲代码,如果把他们带到新疆,看见自己编写的程序正在棉花地上空飞行,在温暖的阳光下为作物喷洒肥料,这种沉浸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技术人员的乡土热情和创新灵感。于是,极飞科技的技术人员成为了最“接地气”的极客,他们每年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农村,实际体验并与农户交流,发现问题、发现需求、发现机会。用龚槚钦的话说,这叫“所有一尘不染的梦想都是趴在土里实现的”。
正是因为这种接地气的极客文化,极飞科技在农田里架起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截至2020年8月31日,极飞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已累计服务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872万农民,作业面积覆盖超6亿亩次农田。
然而,新技术的普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天然属性,加上早年间无人机十几万元的价格远超出散户农民的承受范围,产品推广频频受阻。卖不出去产品就卖服务,龚槚钦带领团队另辟蹊径,成立极飞农业公司,专门为农民做打药、施肥服务。无人机便成了类似滴滴打车一样的共享工具,每亩地只要十余元服务费的价格,比租用拖拉机还便宜,效果却更好。从此,极飞在农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极飞科技将无人机的成本降低了近30%。2016年年底,农业无人机需求暴增,实现营收过亿。
“构建满足人类未来100年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如今,极飞科技构建了农业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辅助驾驶设备、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系统六大产品矩阵,贯穿智慧农业耕种管收生产全周期,利用机械的标准化实现农田精准化管理。为了便于理解,龚槚钦用水稻举了一个例:水稻种植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杂草或者病虫害,极飞科技研发的巡田技术可以提前对此预警和控制。此外,极飞科技的智慧系统和无人设备能够精准作业,避免人力耕种导致的土地不平整,减少水肥不均匀,进而保障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智慧农业设备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食品安全。截至2020年6月30日,极飞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帮助减少农药用量超过2.2万吨,节约水资源500多万吨。特别是在新疆这样的干旱地区,通过无人机和无人车作业,可以减少90%的用水和20%-30%的农药使用。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同时方便设备售后服务,极飞科技旗下的极飞学院承担了新技术输出的任务,每个月在全国各地面向农业生产者举办技术培训会。原来的农机能手、种植大户与合作社带头人经过培训成为了懂科技、懂经济、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农业实践者。人工智能冲击就业的担忧不但没有发生,极飞科技反而帮助传统农业生产者完成转型,目前累计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
“农村人口外流的趋势还在继续,土地经过流转,拼接到一起,会变成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规模,这个时候就必须想办法让一个人能够管理成千上万亩的地,这就是我们正在构建的满足人类未来100年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在龚槚钦的眼里,农田可以是很酷的地方,农民也可以是很酷的职业,他希望通过在农业领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提高农业的收入,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
想要构建这样的农业生态系统,龚槚钦说,只有极飞科技的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农业信贷体系、保险行业、种子供应商和农药供应商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目前,农业无人机已被列为农机,享受补贴,这为农业无人机在更大范围推广注入了催化剂。日前,极飞科技获得了12亿元的融资,将继续扩大研发和制造优势,提升渠道服务能力,加速建设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打造极飞“无人化农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