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临床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鉴定情况

2020-12-23 22:37谢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外伤性B超影像学

谢萍

(云南鼎丰司法鉴定中心,云南 昆明)

0 引言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一般是由于外伤或撞击等外力作用引起,需要进行明确的诊断并尽快手术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及时而造成严重的后果[1]。本次研究以我院司法鉴定中心收录的200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验与法医鉴定,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法医鉴定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10~12月总计200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为对象,患者年龄为20~64岁,平均(36.37±4.29)岁,病程为 11~60 h,平均(22.73±2.39)h,体重为 49~79 kg,平均(62.73±7.32)kg,脾破裂原因有压砸损伤患者16例,交通事故患者97例,高空坠落患者39例,硬物砸伤患者48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符合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研究对象皆愿意积极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其他严重的身体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不积极参与治疗的患者;排除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有意识不清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影像学检验

首先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CT以及B超检查,采用医院最新的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测,利用B超检查患者是否有胸腔积液的存在;利用CT检查患者的脾实质是否出现程度不一的不规则低密度区;利用B超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脊椎横突以及肋骨骨折,检查期间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扫描结束后,将得到数据传输到IT工作平台通过三维图形技术成像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图像资料,将正常图像和病变图像进行对比,借助医院最新的分析系统对图像资料进行处理,同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2位或2位以上)对三维重建图像的各项特征及指数进行研究分析。

1.3.2 病理诊断

通过对患者的脾组织进行分离病检,结果显示200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中有中央型脾破裂患者113例,边缘性脾破裂患者87例。

1.3.3 治疗方式

患者在确诊为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后,及时安排其入院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常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将SPSS 22.0统计学软件用来计算,计数以率(%)显示并用χ2检验,两两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Excel 2017软件,对相关等数据进行整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法医鉴定结果显示,200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皆由于外在因素而导致其脾破裂,并且都是在受伤后的一段时间后出现症状反应,经过脾损伤程度鉴定,结果有126例重伤Ⅱ级患者(63.00%),41例轻伤Ⅰ级患者(20.50%),33例轻伤Ⅱ级患者(16.50%),治疗结束出院时再次对患者的脾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结果有11例重伤Ⅱ级患者(5.50%),103例轻伤Ⅰ级患者(51.50%),86例轻伤Ⅱ级患者(43.00%)。

3 讨论

脾脏位于人体腹腔的左上方,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也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同时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其局部受到来自于外界的暴力打击时容易造成破裂出血[3]。在中医学中,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又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脏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脾脏的功能出现异常[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出现问题后会造成其他脏腑组织无法及时得到营养,而引起一系列身体脏腑的失调现象[5]。脾的运化能力下降,会导致食物残渣在体内堆积,而引起肥胖,从而加重肝脏、心脏的负担,同时也会让湿气入侵,影响肠胃的功能,另外脾统血功能下降会导致一些慢性出血的症状发生,如月经过多、出血不止等疾患[6]。脾破裂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有发生的可能,通常分为外伤性与自发性两种类型,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创伤性脾破裂。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在临床上通常有腹痛以及出血等现象发生,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血压的改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7]。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一般是由于外伤或撞击等外力作用引起,需要进行明确的诊断并尽快手术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及时而造成严重的后果[8]。在临床上对于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方式有X线、CT以及B超检查,以及病理性诊断和法医鉴定。法医鉴定能够有效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准确判断,帮助医生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及时有效的治疗,结合影像学诊断,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有助于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准确的预测[9]。据相关研究学者表明,通过法医鉴定还能根据患者皮肤组织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炎症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10]。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安全事故的不断增多,再加上运动时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出现概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对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病情的更有效的鉴定手段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法医鉴定结果显示,200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皆由于外在因素而导致其脾破裂,并且都是在受伤后的一段时间后出现症状反应,经过脾损伤程度鉴定,结果有126例重伤Ⅱ级患者(63.00%),41例轻伤Ⅰ级患者(20.50%),33例轻伤Ⅱ级患者(16.50%),治疗结束出院时再次对患者的脾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结果有11例重伤Ⅱ级患者(5.50%),103例轻伤Ⅰ级患者(51.50%),86例轻伤Ⅱ级患者(43.00%)。结果说明,通过法医鉴定有效地诊断出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脾损伤程度,有助于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法医鉴定有效地诊断出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脾损伤程度,能为医师做出准确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有助于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外伤性B超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写字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