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运用于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12-23 22:44李志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7期
关键词:血常规骨髓红细胞

李志杰

(广西柳州二空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临床中,最多见的营养性疾病是贫血。该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自身的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受到多种不明的原因影响,其数目不断降低或者是显著低于正常值[1-2]。由于贫血出现的每一种机制不同,因此促使贫血类型也有所不同。据相关研究人员调查指出,引起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有许许多多,按照其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等[3-4]。就中国而言,比较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分别是地中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铁血性贫血[5]。临床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很难对患者的贫血类型进行诊断,同时贫血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极易出现误诊[6]。为了保证患有贫血病症的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必须进行血液检测[7]。所以本文通过探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以此来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内容如下。

1 血液检验方法及作用

1.1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红指标(包括: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以及血常规检查测定,可以掌握患者出现的贫血在形态学分类中归属于哪一类。

1.2 血片检查

通过对其他血细胞的形态以及染色血片中红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不同类型的贫血中存在红细胞的结构、染色深浅、大小以及形状等,均有着独特的变化[8]。所以,血片检查针对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以及贫血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1.3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将骨髓造血功能及其活动形态很好地反映出来。在没有实施较为特殊治疗方式的贫血患者,若该计数呈现明显上升,发生在骨髓升高活跃极性溶血以及失血;若该计数呈现明显下降,主要发生于其他造血功能减退的贫血或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采用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出整体临床疗效[9]。

1.4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是针对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以及性质,已是现今不可或缺的一种检查方式之一。需要详细探查以及衡量造血组织的增生情况、有无异常细胞和各系细胞之间的比例关系[10]。骨髓常规检查的方式包括铁粒幼细胞检查以及骨髓铁染色检查,它们能够针对非缺铁性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之间的鉴别,同时可作为诊断铁粒幼细胞贫血的重要依据。若实施骨髓穿刺未能得到有效的样本,则可进行骨髓活检[11]。

2 血液检验在贫血中的价值

2.1 缺铁性贫血

2.1.1 病因及表现

当人体对铁的供应和需求出现异常状态时,促使体内储存的铁被消耗殆尽。引发红细胞内的铁缺失,形成缺铁性贫血[12]。该病症是铁缺乏症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缺铁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并且也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症状之一,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群体中。

2.1.2 血液检查方式

临床中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检测方式有很多,分别包括血红细胞、血小板一级血常规检测方式,通过掌握血液的具体状况,从而分析其原因以及严重程度。

(1)血常规检查。实施血常规检查,可以掌握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若在正常水平以下,则判定为贫血。

(2)血小板计数检查。若患者认为自身出现贫血症状,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检查方式为血小板计数检测。倘若检测结果为血小板的数量大幅度降低,则判定为贫血症状严重[13]。此时,需要第一时间在医生的协助下,对其血小板的数量进行控制。并补充相对的营养,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状态,促使血液系统正常循环以及血小板的合成,从而确保患者处于健康状态。

(3)血红细胞检测。倘若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发生减少,则将会对血液系统的合成造成一定影响,促使自身的其他部位发生显著问题[14]。此时需要实施血红细胞计数检测,对患者自身的正常范围进行了解,若红细胞的数量在正常水平,则判定患者并非贫血症状。

2.2 再生障碍性贫血

2.2.1 病因及表现

临床中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之为再障,是由于不同病因所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弱性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发生不断减少以及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15]。临床主要表现为感染、贫血以及出血。该疾病的发生可能和遗传因素、放射线、化学药物以及病毒感染等存在一定联系。该现象常发生在青壮年群体之间而发生的,高峰期主要在>60 岁的老年群体以及15~25 岁的年龄阶段。与此同时,女性患者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患者。按照骨髓衰竭的程度以及临床进展情况,可将其分为非重型再障以及重型再障、慢性再障以及急性再障。

2.2.2 血液检查方式

(1)血常规:全血细胞呈现不断减少。同时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急性再障贫血患者,其血红蛋白会伴随着贫血病情进展程度不断下降。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在0.01 以下;其绝对值在15×109/L 以下;血小板数20×109/L 以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慢性再障贫血患者血红细胞以及血红细胞平行发生下降,判定为中度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在0.01 以上,然而绝对值与正常值相比偏低。淋巴细胞之间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白细胞显著下降。

(2)骨髓象:其特点主要为脂肪不断增多,而造血细胞不断减少。淋巴细胞之间呈明显增多,同时粒红两系细胞全部发生减少。巨核细胞显著减少。细胞的形态基本处于正常状态。通过骨髓活检,其结果显示,病理转变为红髓脂肪变。在此期间,能够观察到网状细胞、浆细胞以及淋巴细胞。

(3)其他:对于造血细胞进行培养后能够观察到,粒-单系祖细胞以及红系祖细胞全部显著减少。经过免疫功能检测后显示其淋巴细胞值明显减低,同时T 细胞量也随之减少。

2.3 地中海型贫血

2.3.1 病因及表现

临床中地中海贫血又被称之为海洋性贫血或者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它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主要是因为基因缺陷所致。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分别包括:重庆、广西、四川、广东以及海南等一系列城市。该疾病在南方发病率偏高,北方较为少见。该贫血疾病可按照红细胞渗透性实验最终获得的数据结果,根据受累的氨基酸列进行分类,分别包括以下两种:β 地中海贫血以及α 地中海贫血;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类又可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重型、中间型、轻型以及携带。

2.3.2 血液检查方式

(1)血常规检查:是否为贫血症状以及出现贫血症状的严重情况,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以及有无白细胞根据红细胞的相关参数(包括:MCHC、MCV 和MCH)。针对贫血实施红细胞形态分类,可为后期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骨髓代偿情况以及增生情况,可通过网织红细胞计数进行间接的反映。而外周血涂片能够探查出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红细胞形态变化以及数量变化,是否为异常细胞以及疟原虫等。

(2)骨髓检查:骨髓细胞比例、细胞成分、形态变化以及增生程度均可以通过骨髓细胞涂片得以反映。骨髓造血组织形态变化、增生程度、结构以及细胞成分等可以通过骨髓活检反映出。针对部分贫血患者、髓外肿瘤细胞浸润、骨髓大理石变或者是纤维化、白血病以及骨髓坏死等患者采用骨髓检查,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此刻需要注意的是,在骨髓取样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血常规和骨髓检查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的时候,需要对多个部位进行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例如,失血性贫血原发性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对其维生素B12水平以及血清叶酸的测定,引起类造血原料严重缺失的原发病检查;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铁代谢引发的缺铁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患者出现血钾上升、游离血红蛋白上升、血钾症、结合珠蛋白下降以及间接胆红素上升等。有的时候还要实施红细胞膜、自身抗体、血红素、PNH 克隆、珠蛋白以及酶等一系列检查;骨髓造血细胞细胞周期、染色体、基因和抗原表达等一系列检查;同时还包括骨髓细胞自身抗体检查以及T 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检查。

2.4 巨幼细胞性贫血

2.4.1 病因及表现

该贫血类型主要是因为脱氧核糖酸和构成的障碍所引发的贫血症状,具体发生原因是,体内缺失叶酸或者是维生素B12所引起。同时药物或者是基因遗传等一系列获得性DNA 组合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其主要特点为大红细胞性贫血,其骨髓中会呈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同时,其细胞的形态巨型变化也见于巨核细胞系列以及粒细胞系列。在骨髓当中,巨幼红细胞很容易遭受破坏,产生无效性的红细胞。

2.4.2 血液检查方式

(1)血象:(MCV>100 fL)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该血象主要以全血细胞降低为主。血小板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全部降低,和贫血程度相比较,偏轻。在进行血涂片时能观察到大量的大卵圆形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叶在5~6 叶及以上。很少看到巨大血小板,而网织红细胞计数呈现轻微上升或者是正常。

(2)骨髓象:骨髓以活跃性增生,红系细胞明显增生,所有系的细胞全部存在巨幼变,其中红系细胞尤为突出。红系的每一阶段细胞与正常相比,全部偏大。与胞核相比,胞质更加成熟,其核染的色质以分散颗粒状浓缩为主。

(3)生化检查:与正常水平相对比,维生素B12以及血清叶酸明显偏低,然而以上2 类维生素其作用全在细胞中,因此可深入测定甲基丙二酸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红细胞叶酸水平。

3 小结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水平等均发生了变化,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工作压力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引起自身机体长时间没有办法为人体供应充足的血红蛋白。因此,出现易怒不安、疲劳、畏寒以及头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通常贫血现象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儿童以及女性群体当中。临床中针对血液的检测方式多种多样,分别包括: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骨髓检查等。因此,需要早期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诊断与鉴别,可显著避免患者出现人体平衡紊乱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

根据相关研究指出,贫血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昏、耳鸣、失眠、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将其误认为是低血糖的表现,因此未能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患者极易导致心肌缺氧而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通常情况下,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容量的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发生,因此,在对贫血患者的诊断中,通常会采用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常规检查方式是通过采用显微镜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人工观察的方式对患者红细胞进行检验。这种方式极易出现人为疏忽,而造成血液指标检测遗漏的发生,从而引起患者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无法成为诊断与治疗依据。因此,为了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采用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对患者贫血诊断的准确率,能够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对贫血患者采用血液检验进行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对患者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对不同贫血患者进行区分,从而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常规骨髓红细胞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血常规解读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