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鲁晶
大水面增养殖是指利用水库、湖泊、江河等养殖水产品的一种方式,包括湖泊、水库、河沟养殖。除早期采取粗放型的增养殖,还包括“网箱、网栏、围网”等集约化养殖模式。粗放式大水面增养殖,主要以保持、恢复水域渔业资源为目的,依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增殖。网箱、网栏、围网等集约化养殖,应用人工投饵、施肥等技术,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受到水体养殖容量的限制,必须严格控制。
目前,湖泊、水库放养的种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团头鲂、青鱼、鲤鱼、鲫鱼、鲴等温和性经济鱼类。他们对水体的空间及饵料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种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可趋于互补而不直接竞争。
大水面养殖总体上对水域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目前部分地区发展大水面绿色、有机水产品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其养殖品种、密度和搭配等应进行科学论证,养殖环境相对稳定,水质好,病害较少,易于管理。
总的来说,大水面增养殖产量因水域面积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大型湖泊的产量在7.5~11公斤/亩,中型湖泊的产量在33.5公斤/亩,小型湖泊的产量在50~100公斤/亩。
1.放养模式
(1)要充分发挥水体养殖效益,必须实行“全进全出”,即当年放种、当年捕捞。切不可套养夏花,除非实行多次捕捞,但也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2)不论主养花鲢或白鲢,主养鱼的比例都应占80%。即通常说的20∶80模式。过去大水面以养白鲢为主,通过不断地摸索,以花鲢养殖为主的模式获得了成功,并在我省多地得到了大力推广。
(3)确定模式的原则。根据水库、湖泊的基本条件(水深、光照、植被、承雨面积等)计划当年产量。根据各地消费习惯及市场需求,确定起捕规格。根据产量、规格及起捕时间,确定鱼种放养的规格、密度。将主养花鲢(起捕规格为1.5~2公斤)的模式,列表如下,仅供参考。
一次性放足大规格鱼种,年底捕捞放养情况表
2.施肥管理
(1)施足基肥。以花鲢为主的模式应选择有机肥作基肥。2~5月份,每亩施鸡、鸭、牛、猪粪等有机肥200~500公斤,有机肥尽量充分发酵。施肥地点在库尾的浅滩处,不要在溢洪处或闸口施放。
以白鲢为主的模式,可用少量有机肥作底肥,在水温15~20℃时抢施无机肥。
(2)施生物渔肥。5~9月份勤施生物渔肥,常言道:“抓住七八九,下年不空手”这几个月是细菌繁殖盛期,各种藻类新陈代谢快,同时也是鱼类生长旺盛时期。
施肥用量:第一次加大生物肥用量,亩施5公斤,以后每次2~4公斤/亩。
施肥方法:首先是将生物肥料在木船、水泥船中(最好是用施肥船)对水化成水浆,切勿干施;均匀泼洒水面,侧重泼洒上风处及库湾浅滩处,让肥的颗粒悬浮在离水底的3米(真光层)以上处。
一次放足鱼种,多次捕捞,捕大留小放养情况表
施肥间隔时间:每月施肥2~5次,每次间隔5~7天。
3.水质调控
水质管理与合理调节是大水面养殖的日常工作,要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就要做到“看水施肥”和“测水施肥”,不可盲目过量施肥。“看水施肥”是指看水的颜色,“测水施肥”是取水样对水体各营养元素或生物量进行检测分析,其中最准确、及时、可靠的是生物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