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秀,杨妮妮
(1.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一病区,河南 三门峡 472000;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消化三科,陕西 西安 710100)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最先遭受冲击,全国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奋斗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为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和感染,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尤为重要。抗疫防护期间,由于防护用具叠加,加之长时间作业,局部受压,透气不良和潮湿等,易造成局部皮肤问题,甚至出现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为了解医护人员防护期间PI发生的现况及危险因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护人员PI的发生率,本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抗疫医务人员PI的现况进行了调查,具体如下。
1.1 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参与抗疫的一线医护人员,包括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方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务人员。(2)排除标准:其他普通病区及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调查的医务人员。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共发放问卷187份,排除填写不完整和漏填的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回收率为98.39%。其中男33名,占17.93%,女151名,占82.07%;平均年龄(29.97±5.26)岁;医生57名,占30.98%,护士122名,占66.30%,感控人员5名,占2.72%;隔离病区101名,占54.89%,发热门诊18名,占9.78%;感染性疾病病区47名,占25.54%,方舱医院18名,占9.78%。每班工作时间(6.74±3.29)h。每人每班分管患者(21.1±16.14)例。
1.2 研究工具由研究团队参考文献和工作经验自行设计,共包括6方面内容: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等)、每班工作时间、管理患者例数、防护用具、PI发生情况、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自评,经信效度检测,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信度均>0.8。
1.3 调查方法疫情特殊时期,采用问卷星形式通过微信进行问卷调查,由研究团队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0双份独立录入数据,双人核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数据184例,发生PI 100例,发生率高达54.35%,其中1期压力性损伤78例,占78.00%,2期压力性损伤22例,占22.00%。发生部位耳后56例,占56.00%,鼻根部21例,占21.00%,面颊部12例,占12.00%,前额7例,占7.00%,枕部2例,占2%,耳后、前额等2个以上部位同时存在2例,占2%。医护人员自评由于使用防护用品出现疼痛者142例,发生率为77.17%,轻度疼痛73例,占51.40%,中度疼痛61例,占43.00%,重度疼痛8例,占5.60%。
2.2 PI的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可知,所在科室、工作年限、累积工作时间、每班工作时间、采取防范措施、所管患者例数、防护口罩类型是医护人员发生PI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3 医护人员发生PI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医护人员发生PI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所在科室、工作年限、累计工作时间、每班工作时间、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所管患者例数、防护口罩类型)为自变量,对医护人员P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班工作时间、所在科室、所管患者例数、采取防护措施是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与PI发生呈正相关。见表2。回归方程为:Y=0.946+0.057X1+0.215X2+0.774X3+0.217X4。(Y为医护人员发生压力性损伤,X1为每班工作时间,X2为所在科室,X3为所管患者例数,X4为采取防护措施)。
表1 医务人员发生PI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医护人员PI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严格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在防护过程中,防护用具长时间作用于头面部,不透气,加剧了PI的发生。有研究表明,PI的形成可能与缺血性损伤、微循环及代谢障碍、再灌注损伤等机制有关[1]。研究显示,PI的发生是由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三者与机体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但以上多局限于探索PI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近年来,局部皮肤微环境变化在PI发生中的作用为国内外研究者重视。研究认为将医疗器械长期置于皮肤表面,改变了局部的温湿度,严重者局部浸渍及酸碱度改变,进而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PI发生[3]。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一线抗疫医护人员PI发生率为54.35%,疼痛发生率为77.17%。夏杰等[4]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肤护理鼻面部PI发生率为46.67%,高于相关研究报道的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PI发生率(0.25%~27.90%)和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PI发生率(1.65%~34.00%)[5-8]。冯春等[9]通过对宁波市第二医院40名参与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调查发现,PI发生率为89.9%(40/45);佩戴医疗防护用具时间为4.0~4.5 h,其中医疗防护口罩引起 31例,护目镜引起9例;发生2处损伤者15例。疫情初期由于医护人员人力严重不足,加之防护用品短缺,医护人员为节省防护用品,延长工作时间,也为了避免感染,不能随意更换受压部位。在防护用具长时间的压力下,再加上防护服透气性不佳,皮肤容易被汗液浸渍,从而导致PI的发生。本研究中医护人员使用的防护口罩多为挂耳式防护口罩,占88.00%,头戴式N95防护口罩占12.00%,因此,受压部位多在耳后,其次为鼻根和面颊部。这提示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医疗器械相关性PI的发生,减轻医护人员的疼痛。
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得出,所在科室、工作年限、累积工作时间、每班工作时间、采取防范措施、所管患者例数、防护口罩类型是医护人员发生PI的相关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是每班工作时间、所在科室、所管患者例数、采取防护措施。本研究中每班工作时间最短为6 h,最长为13 h。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佩戴护目镜、防护口罩、防护面屏等防护用具,面部皮肤组织受压和表皮水分丢失造成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加之汗液浸渍等原因导致皮肤抗压能力减弱,常出现压痕、皮肤破损,疼痛明显。黄文等[10]指出常见部位有与口罩绑带接触的颧骨、脸颊部、耳后,与口罩塑形处接触的鼻梁部,护目镜边缘,帽沿线,与“尿不湿”接触的腹股沟区,防护衣腰带紧束部等。研究指出,在佩戴防护用具过程中,在不影响医疗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可对医疗器械进行适当的微移动,使局部压力重新分布[11]。本研究医务人员54.89%来自隔离病区,25.54%来自感染性疾病科,9.78%来自方舱医院,9.78%来自发热门诊。由于收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各部门排班模式、防护级别不一致,导致PI发生率不一致。本研究中每班每名护士所管患者最多63例,最少8例,PI发生率与所管患者例数呈正相关。每名护士每个班次管理患者越多,各项护理操作越多。防护服透气差,出汗较多,容易引起皮肤浸渍从而造成皮肤损伤。因此,管理者应尽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避免超负荷工作。本研究使用防护用具前,采取头面、耳后部位降压措施的医务人员占42.86%,但使用专用新型敷料进行预防的只占21.71%,多数使用纱布、创可贴、棉球对受压部位降压,甚至少数医务人员使用卫生纸进行降压。耳挂式口罩过松易漏气,造成污染,过紧易压伤耳后皮肤。夏杰等[4]研究表明,使用液体敷料配合水胶体敷料进行局部皮肤护理,能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护理人员鼻面部PI的发生率和减轻严重程度,操作方便快捷,在保证隔离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每班工作时间、抗疫所在科室、每班每名护士所管患者例数、是否提前采取防护措施是抗疫医护人员发生PI的高危因素,是医疗单位改进的重要指标。建议医疗单位根据人力、物力资源情况合理安排班次时间,加大对医务人员预防PI的投入,三级防护病区医务人员采用超薄型泡沫敷料、透明贴等裁剪合适形状保护耳后、鼻根部、面颊部;改进防护用品的材料、硬度、固定方式、透气性、大小等,使用可调节式防护用品,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