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急救中心(116021)曹英慧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脑损伤及脑损伤,多由外界暴力损伤所引起。发生颅脑损伤后,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以及生命体征危象。患者发病早期,采用积极的干预,不仅可挽救其生命,还可防止脑组织、脑神经进一步损伤,改善预后。院前急救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急救效果[1]。为此,本研究对院前急救进行优化,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干预,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我中心救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的4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4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72岁,平均(42.3±8.2)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8~70岁,平均(42.8±7.8)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受到外界暴力导致颅脑损伤;出现意识不清、头痛、呕吐等症状。排除标准:重症颅脑损伤者;入院前已失去生命体征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由患者家属或者求救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我中心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快速派出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常规处置后送入医院。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支持。制定护理路径表,要求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任务后,在相应的项目内做好标记。具体如下:①接到中心调度室派遣电话后立即出发。在急救车行驶过程中,与求救人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对求救人进行指导,叮嘱其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防止将患者随意挪动。②到达现场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评估,并观察患者呼吸及意识情况。与求救人简单沟通,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发病情况。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观察瞳孔及意识状态。采用GCS评分法评估。针对出血情况,要为其简单包扎止血[2]。③将患者平稳搬抬至救护车,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静滴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给予吸氧、监护、吸痰等相应护理措施。④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给予头高脚低位,头部朝向车头并妥善固定,防止车辆颠簸造成的脑组织进一步损伤。通过与交警部门联动选择最佳送医路线,同时与院内抢救人员密切联系,及时报告救护车行踪。通过远程会诊系统,随时与院内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及给予的相应措施进行沟通。到达医院前通知医院开启绿色就医通道,做好抢救准备。⑤到达医院后,与院内抢救人员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包括病情、症状、用药、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完成转运工作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接诊时间包括自中心调度室接到患者求救电话至救护车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急救转运时间包括自救护车驶离救治现场至转运至接诊医院的时间。②统计两组急救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定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定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致残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附表2。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多为突然受到外伤导致,发病急,病情迅速恶化。在发病早期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干预,可以为院内急救赢得更多的时间,保证急救效果。
附表1 两组患者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比较(±s)
附表1 两组患者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接诊时间(min) 急救转运时间(min)观察组 40 28.6±5.6 17.3±1.2对照组 40 32.4±6.2 22.6±2.6 t 2.877 11.706 P 0.005 0.000
附表2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n(%)]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是通过制定护理路径表,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路径表执行护理干预。护理路径表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护理遗漏项。从接到急救电话开始,护理人员充分节省时间。并在护理路径表的指导下,规范、有序的展开急救护理干预,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提升院前急救的护理效果。不仅如此,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还可以提升车组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度,使其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展开工作。有研究显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后前往医院就医途中,有约30%~50%的死亡率。而轻度、中度患者的发病率相对稍低。而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本研究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干预中[3]。结果显示,观察组接诊时间和急救转运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致残率较之对照组更低,护理质量满意率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从研究结果来看,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极大的缩短了急救时间,并且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迅速转运,为院内急救提供有利条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