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探析

2020-12-22 03:50王丽宏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图书馆员馆员

王丽宏

(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1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全球图书馆的生态与进程,从注重量的发展向追求质的进步,从注重硬件规模建设向追求服务效能的转移。面向未来的第三代图书馆将更加注重人的需求,以可接近性,开放性,生态环境和资源融合为目录,致力于促进知识流通,创新交流环境,注重提升多元素养和激发读者社群活力。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积极应对,寻求成功转型的新的发展路径,与时代保持同步,融入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满足读者的文化生活需要。

1 再造空间资源,促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空间本身便是一种资源,空间资源与知识资源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进入21世纪,图书馆界进入了空间再造的高潮,从过去重开放,以解决图书馆藏用矛盾为主,至今重转型,通过范式转型以及数字驱动等,将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重新设计图书馆,实现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转型—努力打造新型学习空间,以交流学习、共享信息、思想碰撞,满足读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重点。图书馆不分大小,都能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激活空间资源,发挥信息交流价值。在开放中进一步发现需求,并不断地满足和激活需求[1]。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图书馆已经进行了有效探索。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音乐图书馆,静音电脑、音频解码器、高品质耳机等等,为读者带来高清无损音乐赏析;瀑布流媒体阵列,可以自由下载最新的电子图书。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六楼的文化沙龙—由博雅斋、听雨轩、尚书坊三个空间组成,打造出身临其境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琴、棋、书、画、茶、香、诗、花等意象汇聚在了小小的空间里,有着一步一景,见门见山的巧妙。

随着咖啡吧、文化沙龙、创客空间、音乐图书馆、画院、剧场、报告厅等多样化阅读、学习环境的出现,将文艺元素、科技元素、激情元素、时尚元素注入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的借阅功能被严重弱化,而更多的非图书馆功能在此得以彰显,让用户在有尊严、舒适和轻松的环境中使用图书馆,成为一个个生动的读者聚焦地。图书馆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显得更温馨、更亮丽、更有内涵,实现了阅读和广泛多元活动的结合。在读者心目中,图书馆一改过去沉闷、单调、固化、呆板模式,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意思和有趣的地方。走进这里,总有一款适合你:可以阅览一本图书,聆听一场讲座,观看一场电影,参观一次展览,欣赏一场音乐会……只要你愿意,尽可徜徉在这融融的典雅氛围里,尽情享受一段美好时光。空间资源同时作为互动研讨、创新创造的场所又被赋予新的价值。构建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模式,不断赋予图书馆新的生命力,进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深化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层次与能级

2.1 让服务理念贯彻到服务工作的始终

理念决定成败,理念决定未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免费、平等、开放、共享”图书馆服务理念渗透到图书馆服务的各个环节里,时时事事透露着图书馆服务的诚意、体现着图书馆服务的温暖。但现实是,总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图书馆上演。例如:经典图书,虽然不断增订,但还是不能及时上架,预约此书的人,眼已望穿。图书馆旁边的小复印店,店主忙得喝茶的工夫都没有。图书馆是政府全款拨款单位,自然是看不上打印费这点小钱的,把读者的打印需求理直气壮地推到外面;朋友、熟人来查阅文献,忙前忙后,楼上楼下张罗;一般读者咨询,公事公办,谁奈我何,让读者在图书馆走迷宫。

这些现象都与图书馆服务理念严重背离。服务理念的缺失,就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造成读者群体的流失。现代人类社会建立图书馆的本来目的,就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日益提高的阅读需求,才使用社会财富(公共财政)建立起图书馆这样一个供社会公众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活动场所,而读者才是图书馆活动中的主体。也就是说,是社会公众的阅读要求(权利),导致了政府拨款建设和发展图书馆的行为,才给了图书馆从业人员一个就业的机会。图书馆应该尊重读者权利,通过图书馆服务,使读者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2]。要根据读者所提出的种种细致的、多元的、进步的需求,不断设计出创新、智慧、包容的服务,让公开、自由、免费、平等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成为日常工作的准则。

2.2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深入,亟需有效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来保障。衡量图书馆服务的价值大小和优劣,是由用户决定的。“目前图书馆技术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对用户反馈、评价、互动的重视和对本地优势和专业技能的发挥”[3],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其博客里这样写到。图书馆界有《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图书馆宣言》,这些规范图书馆员行为的条文,使用的是表述性的语言,没有量化性。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考核馆员只使用三个刻度段:不合格、合格、优秀,造成对图书馆员的约束不力,60分和89分都是合格,就会滋养出一部分消极怠工、不求优秀,只求合格之人。图书馆事业要想沿着一条健康的轨道发展,亟需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根据信息反馈的评价,制定图书馆员服务的考量指标和体系。中国电信、苏宁易购、华为体验店等国内较大的服务品牌运营商,都比较注重信息反馈,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针对他们的每一次服务,请用户打分,作为员工工作的考核机制,这样能促进和激励员工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将每一次服务变成消费者温暖的回忆”。[3]亲历过他们服务的人,都会铭记在心,发出由衷的赞叹。图书馆从事的是知识服务,也是一种服务行业,要想使这一服务深入人心,获得广大读者的赞誉度,也可以借鉴和引入这种信息反馈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催生图书馆员尽心尽力、千方百计、努力拼搏地去完成一项工作,进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与能级,成为当地大众文化生活的品牌。

3 提升馆员素养 提高服务水准

3.1 持久的爱心和热情

图书馆员的表现,关乎到空间资源发挥的效率,服务层次提高的程度,因此培养馆员素养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在馆员素养中,首要是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一定要热爱你的职业,要有热情才能做好工作,这是OCL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丘东江在一次讲座上勉励青年馆员的一段话[4]。因为热爱,才能长期执着事业;因为热爱,才能持续投入热情;因为热爱,才能享受工作的快乐。在工作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服务精神、使命感、爱馆心、责任感、信赖性、诚实性、适应性以及创新性等优秀品性,最重要的是培养受读者欢迎的品性—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用温柔的笑脸带给用户发自内心的关爱,成为读者求助的首选馆员。只有心中充满热爱和热情的人,才有能量和能力去感染身边的人,成为图书馆一方“快乐磁场”;也只有具备热爱和热情的馆员,才能让图书馆设备熠熠生辉,让图书馆工作赋予“一项斗牛的事业”般的激情,让图书馆服务显得有了脉脉温情。否则图书馆员从来就是一张冰冷僵硬的脸面,读者出门时留下的就是失望。先进的技术和建筑的华丽也掩盖不了图书馆服务的苍白。中国图书馆界需要一批热爱图书馆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员工。如果有热爱,如果有热情,那么图书馆的一切将会是另外一个景象—有知识的共享,有温情的交流;有无私的奉献,有温存的感激[5],成为读者乐意栖息的天堂。

3.2 培养三种能力

1) 学习能力。如果一个图书馆员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之后,5年乃至10年之内不注重知识更新和继续学习,就会失去读者对自己的信任。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要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在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接受发展变化中的图书馆学教育,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研究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参与各种学术交流,追踪图书馆学的最新动态,了解图书馆界的业态变化,把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学习能力,是与时代同行的必要条件。

2) 专业能力。专业化的图书馆员对于发散生产的知识与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存贮和利用,训练有素,学识丰富并且充满想象力,能够提供和传递高标准的知识服务;能够重视服务理念,关注个体差异。专业化的馆员,才能给读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更好地履行图书馆员的职责。专业能力是每个图书馆员需要修炼的内功:一条文献的传递,一个典故的考证,一组数据的查找,一个问题的解答,专业图书馆员每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演绎着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广度、真诚度。专业化的原则也是图书馆服务的绩效要求,同时又能保证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图书馆资源服务于社会成员的能力[4]。

3) 写作能力。要有下笔千言的文采,馆员须有读书破万卷书的积淀。因此,写作是鞭策图书馆员成长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写作,锻炼自己的吸收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图书馆员要把写作作为生活的常态,记录下自己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思考、感受和经历的内容等,整理后通过各种媒介发表出来[5]。写作有利于馆员职业前景的发展,有利于馆员有机体的生长,高素质馆员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图书馆员馆员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浅谈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