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珍
(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四川内江 641100)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和动力的源泉与基础。20世纪以来,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不仅受到心理学界广泛关注,也是诸多学科广泛讨论和研究的话题。其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影响最广。”
马斯洛认为人身上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且和人生发展、人格健全密切相关的需要,为满足这一个又一个的需要,人产生了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些需要价值体系有两类: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他在代表作《动机与人格》中详细论述了需要层次理论,并将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需要归纳为:“一个递进的层次体系,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以社会普遍价值观为标准,平凡的人同样具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一是人的需要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每一层需要的实现都是一次人生质量的飞跃,帮助个体人格发展达到更高的境界。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环境中显然处于劣势。为了生存下去,他们逐渐习得了较强繁殖和养育后代的能力,习得了与洪水猛兽抗衡的强大勇气,不断推动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进化。二是人的需要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从横向看,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满足情况在社会人群中的分布呈金字塔状结构。“满足生理需要的人最多,处在金字塔的底层。随着层级的提高,能满足相应需要的人逐渐减少,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最少,处在塔尖的位置。”从纵向来看,需要和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及人民期望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在关注安全健康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绿色消费意识与需求也在不断加强,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基于西方的民族文化基础提出的,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很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从生存需要到尊重需要满足的巨大飞跃。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体现,也淋漓尽致的诠释了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
该主张认为虽然世界上的种族、部落、习俗等会有特殊差异,然而个体与个体之间作为人有着很多共同和普遍的基本需要以及实现基本需要的基本能力,也存在某些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如果从地球上的人这一主体的存在为价值考量的根基,毋庸置疑,就会承认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能理解普世价值的存在。有分析指出,普世价值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共同观念文明,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就相当于否定人之为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存在。
该主张认为价值是时代的产物,受不同时代下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制约,一旦时代发生变化,价值标准也会随之变化。因而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地区和民族的普世价值。有分析指出,社会成员的构成是有一定阶级或阶层划分内涵的,因而就会形成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利益群体。而普世价值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仅代表一部分人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形成不同利益群体的因素比如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还存在的时代里,是不存在统一的价值评判和选择,不可能有普世价值的。
该主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永恒的普世价值,但存在相对一定条件下的普世价值。既要承认因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以致没有四海之内皆适用的国家价值观的准绳,又要肯定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反映不同国家共同相对接受的具有客观性的普遍原则。我们既要尊重他国在政治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上所做出的主体选择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间差异,又要看到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和形成的价值观念,是客观的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
我们认为,普世价值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交往中,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普世价值并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专属和独创,是属于全世界和全民族的。只是在具体创造普世价值的贡献中,国家间参与创造的早晚、创造的能力存在差异。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管是集权专制还是法治德治,只要这种制度或方式能为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个体和种族谋得这五大需要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那就是应该被肯定和拥护的。制度本身不是价值,只是承载着实现这些价值的责任。
饮茶早已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被尊为国饮;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在中国,茶不只是代表休息和娱乐,更是一种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在古代,茶一度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胸意的寄托,表达自身的情感、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等。因此,茶精神可以说是一种中介精神,它以茶为载体,含蓄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是构建和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手段。
在西方,茶展现了更活泼和更重社交的一面,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英国变成一个喝茶的国家,至少在民族营养、社会伦理、经济政治等方面,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有过有益的影响。”他们的下午茶不仅仅是温馨、宁静、和谐、休闲的家庭生活象征,为女性参与社交生活提供了场所——家庭茶室和社会茶园。同时在陶冶性情、维护道德、塑造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和社会伦理上,都功不可没。
虽然中西方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经历的具体历史阶段不一样,所建立的社会制度不一样,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却无不演绎着“客来敬茶”的礼仪传统、享受着茶饮的共同美妙,也存在某些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如今,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不同的国家、民族表现了不同的态度。但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趋势已日臻明显。各国文化应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和构建和谐多样的世界文化。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对茶精神的演绎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马斯洛所提出的五种需要与相对普世价值都存在于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中,而且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结关系。下文中,我们将尝试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阐释普世价值的共通性。
个体有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层次的需要,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生存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懂得如何生存是人类生存和世代繁衍的所不可缺少的能力,说明了这种生存的极大价值。人都有维持自我生命的需要,都希望吃饱穿暖、无灾无疾,还要繁衍后代。吃饱穿暖比挨饿受馁好,无灾无疾比病痛多难好,繁衍生息比永绝子嗣好,这是人的共识。这就是人类的生存价值,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生存层面的普世价值。
当基本的生存欲求得到满足以后,个体就有寻求安全的需要。这是指人们希望维护自身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免受自然灾害、战争霍乱、工作疾病等威胁和伤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家庭生活,能使身体及财产免受损害,有钱有地方治病,不遭受战乱之苦等。在安全层面,所有人都有获得安全的需要,和平比战争好,这是人的共识,是马斯洛需要理论安全层面的普世价值。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4]所有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能爱别人和被别人爱,能归属于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民族,能为他人接纳。恋爱与结婚不单有生理价值,也有爱与归属需要的价值,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在恋爱与结婚中,个体能感受到被别人关爱同时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爱恋,能组合一个家庭,身心归属于这个家庭,而且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共识。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被社会尊重,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自我尊重主要是指一个人不卑不亢,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需要;被社会尊重主要是指一个人希望有成为一个受人尊重、新来和高度赞扬的人,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被社会尊重要乐于奉献、博学多识、能力超群,否则是不能够长期受人尊重的。满足这些需要能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尊重层面,被尊重比受轻慢好,名誉比名裂好,这是人的共识。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集中体现了个人理想抱负、聪明才智、渴望责任和权利。”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欲求,用自己的特殊才能迸发自己生命的创造力。从个体角度来看,自我实现与人的人生价值实现是一个道理,需要个体从自身条件出发,立足实际,积极作为,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从社会整体角度来看,自我实现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也是一脉相承的,当每个人都实现了活动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就实现了全面发展。所以,实现自我是人的共识。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指导中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不仅包括实现个人和民族发展的需要,还有实现全人类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命题。面对大气污染、资源短缺、恐怖组织、生态破坏等严重影响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国家和民族也深刻认识到要在相互的交流中对全球性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用体”理念,正是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的全球价值观,有着不同时代背景与实现路径,但拥有共同的最终愿景。人类利益紧密相连、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