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精莲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高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革新教育模式,引入茶文化教学,对促进教育发展,培养先进性人才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茶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使茶文化很好的应用于高职道路桥梁专业教学中,提升专业教育水平。毫无疑问,在实现茶文化战略过程中,人才是关键,而人才依赖于教育,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能快速直接而且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所以,为了大力支持茶文化,高职院校要基于“农”字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理念,积极针对茶文化进行基于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实现茶文化离不开很多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持,茶文化工程并非是一个单一的工程,生态以及经济的振兴,其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此,为茶文化有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性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目前的重要任务。以下是茶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岗位的一些人才培养策略。
在茶文化背景下,专业性强的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目前的高职教育却无法满足人才供给,为此,高职院校要更新自身发展理念。在茶文化背景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而言,为社会培养出新型的农民以及素质较高的农民工,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首先,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工的顺利就业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也非常有利于乡村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最为直接的渠道,更要将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尤其是要特别重视农村生源的就业问题,甚至要为农村生源提供特别的教育帮扶。其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茶文化使得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高等职业学校必须认清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目前所处环境具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要了解职业岗位发展现状,意识到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应用。
高职院校相比与本科院校的教育重点有所差异,高职院校更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但不管是高职教育还是本科教育,都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校内所学知识能够符合岗位需求,适应社会转型需要。茶文化背景下,同时要兼顾“能力先行”,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一定挑战。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市场需求,对专业进教学进行合理安排,进一步优化专业方向,使课程教育更具实际意义,更有针对性,培养实用性高的技术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首先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以便于这部分劳动力在城市顺利就业,其次培养涉农专业人员。为了转移剩余劳动力,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制造业以及服务业,比如农业化学、农业机械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高科技蔬菜种植等;针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可将农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农产品连锁经营人员、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农业管理人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农村物流配送人员等各种紧缺型人才,在专业设置方面,应结合茶文化进行课程设置,找到市场人才缺口,进行重点培养,在院校类设置像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农产品连锁经营方、向)经纪与代理专业(农产品经纪与代理方向),还有物流专业(农产品物流方向)、财务管理专业(农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向)等一些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基于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既有助于让学生直接获取专业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迅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提升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应与时俱进进行革新,不可照搬全抄本科教学体系设计。茶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需重点关注实践操作技能,而不局限于理论教育。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针对茶文化设置相关专业后,要认真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课程的应用性以及实践性有机融合。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让教学更具针对性,高等职业院校应当进行模块化教学。农业教学体系当中,高职院校应对模块进行细致划分,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块以及实践教育模块,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专业情况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特征,引入茶文化,让学生自由选择其喜爱的课程作为重点学习;此外,还应增设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高职院校要根据茶文化的需要,将专业课程同职业岗位能力密切关联起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构建校企联动机制是校企合作发展深度的充分体现,更是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同社会上各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新型模式。为了实现茶文化,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高职院校联合企业,确定人才培养的合作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基于校企联动机制,学校和企业要为茶文化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通力合作。在这种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对于社会以及企业的需求具有更加准确地认知,特别是准确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除此之外,校企联动机制提升了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和需求一一对应,对人才进行定向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这样学生也获得了准职业岗位能力,更快地为茶文化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也能迅速培训各种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形式各异,茶文化受到我国人民的高度追捧,此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对我国人民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各种文化元素都在不断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所以,要想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文化元素的到完善,就需要不断寻找,到合适的新动力。如果把茶文化与高校道路桥梁教育相结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应该不断的完善教学方式,把茶文化与教育问题进行有效结合。在当前社会,学生的学习心态相对平稳,高校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使茶文化的传统理念与高职道路桥梁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思想行为上得到提升。根据研究显示,茶文化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的行为意识有所改善。茶文化的融入并非一朝一夕实现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含有众多的文化因素,对茶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可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其良好的人格素质。茶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高职教学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使茶文化更好的融合,就必须对教育模式进行整改,为学生学习打造良好的空间及氛围,使茶文化得以传承。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向我们具体表达和阐述的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同时体现的是一个良好的心态,茶文化元素中主要体现的人文理念是人的内在涵养,与高职教育理念相符,能够把这种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总体素养,实现教育价值。
提升我国茶文化的价值,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通过茶文化的影响,提升总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抓住茶文化的基本特性,树立良好的茶文化思想,配合教学内容,达到培养人才的真正目的。其中茶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塑造学生的重要过程,通过两者的结合,把茶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教学计划中,是茶文化应用到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目的。在高职院校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中,茶文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余活动中,通过茶文化的影响,学校开展了新型教育方式,在茶文化的应用中,茶文化主要传播的教育思想为人文思想,人文思想与教学的结合形成了教学新模式。所以,在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中茶文化的应用等够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关。要把高职院校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内容,把其中的涵盖的人文精神进行传播,是当前高职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根据目前告知院校教育体系而言,当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成为学校教育全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内容,在进行高职院校职业岗位人才培养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场所才能够进行,同时要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来进行教育,要不断的完善教育方式,从而为各个岗位培养更多的人才。
在茶文化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和趋势。高职教育要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本文还阐述了茶文化的应用与价值,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