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蓉,吴慧群,严 喆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2019 年12 月以来, 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 2 月8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相关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患者一般表现为咳嗽、发热、乏力等呼吸道症状, 少部分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1]。 由于病毒以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2],且截至目前,主要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针对性的有效药物和疫苗。因此,积极应对、科学防控成为减少疫情扩散的重中之重。医院作为疾病诊治的重要组成单位,疫情期间合理的医院内应对流程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院在接到疫情相关通知后,于2020 年1 月23日紧急将院内日间手术中心改建成抗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留观病房, 并对应急留观病房实施科学管理。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以期为管理者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1.1 成立应急留观病房护理团队团队成员由日间手术中心原班护理人员组成, 平均年龄 (50.0 ± 3.8)岁;有手术室、外科或妇产科护理经验;护师1 名,主管护师3 名,主任护师1 名。
1.2 组织培训组织团队成员及相关人员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官方文件, 使其熟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传染特性;借鉴“非典”时期的病房应急管理经验,对医护人员进行穿戴防护物知识的培训,提高成员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充分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期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 如患者排泄物处理等,并规范处理流程;进行急救预案的演练,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对突发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置;做好信息安全预控工作,不外传有关疑似病房收治患者的情况。
1.3 调整应急管理方案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由原来的8 h 工作制改为弹性工作制, 并根据具体工作量适当调整为4 h 工作制或更短。 做好预防感染的管理工作,并以此为核心对医护、工勤人员的公共安全意识进行宣传、教导和督促。发扬管理者和一线人员互帮互督精神, 强化护理人员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忧患意识,并保持高度警惕。 及时讨论、解决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科学布局规划,合理分区配置将原有的日间手术中心改建成应急留观病房需充分考虑传染病防护分区等整体布局。 应急留观病房按照呼吸道传染病房的格局进行布置, 辟出污染区域、 半污染区域和清洁区域; 设置人流和物流通道, 并醒目标识清洁和污物通道;设置缓冲区域,并配置流动水洗手装置;设置5 个单元房间,且每个单元房间均配置简易式门铃,并标注房间号。 单元房间内配置物品包括: ①医疗诊治必需品:体温表、听诊器、生命监护仪;②生活必需品:移动式便器、开水壶及适量矿泉水;③患者个人防护用品:一次性拖鞋、一次性口罩和帽子、适量纸巾、黄色垃圾袋和快速手消毒剂等; ④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道疾病制作简易患者宣教手册,包括咳嗽礼仪图片、科学佩戴口罩示意图、洗手示意图、营养与康复图片等。应急留观病房内物品摆放参照宾馆内物品放置, 设计物品一览表和简易使用方法示意图; 对照移动式便器的说明书,打印1 份数字图示式的使用方法,按照使用步骤,贴上1-2-3 等标识。 有序设置污染区域与清洁区域的电话通讯设备,确保内外信息及时传递;公共医疗设备及消毒物品放置在适宜、固定的位置。应急留观病房改建完毕,由医院感染办主任、护理部主任和分管院长进行现场评估,经过评估-完善-再评估合格后,方可准许使用,并在12 h 内启用疑似患者隔离病房,所有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都进行单间隔离。
2.2 规范物资领取,加强预案防控应急留观病房需要的防控物资按类别领取。 防控物资包括以下几类。①医用防护用品: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工作帽、各级别的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鞋套等。②消毒类物品和仪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片、排泄物消毒剂、空气消毒剂、臭氧消毒仪器和移动式紫外线灯等。 ③医疗设备:体温表、指末式血氧仪、血压计、吸氧装置、吸引器、心电图和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 ④生活用品:洗手液、纸巾、开水壶、瓶装饮用水、便器等。 ⑤药品:患者每日需要的药品根据医务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常用药品进行领取使用。 ⑥其他物资:黄色垃圾袋、封箱带、纸板箱等[4]。所有物资领取均事先规划,按需分类领取,并实行高级和紧缺耗品登记制。 由专人专岗负责当天所有物资的清点、分配和申领,确保临床每班次物资的正常领用。
2.3 加强岗位管理,严格落实监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紧张的问题较突出,故增设个人防护监督岗位,加强留观室护理岗位等,采取一人多岗,各岗位实施责任制。 具体岗位及职责如下。
2.3.1 个人防护岗位由相关护士负责专人专岗监管, 监督进出留观病房的医护和工勤人员做好隔离防护,并协助其穿脱防护服。
2.3.2 留观室护理岗位①根据疾控要求,于每日6∶00、14∶00 和20∶00 分别检测疑似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于A4 纸,通过电话语音转传,并由接受者进行复述,以防数据误传。 ②按时发放早、中、晚餐,并观察患者进食情况。③按时督促患者口服药物或遵医嘱进行静脉治疗。 ④配合疾控人员做好各类采样检查[3]。 检查前,仔细核对被检测者姓名、性别、年龄、样本编号和检测项目等。按检查要求类别,规范采集相关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痰液、血液标本等),并即刻交送疾控工作人员。 ⑤对患者进行防疫知识宣教。 教会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住口鼻,减少飞沫传播,若有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需用纸巾包好并丢弃在黄色的垃圾袋内, 并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⑥安抚患者情绪。 由于疑似患者均处于待确诊状态,易产生焦虑等情绪,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所有的医护人员围着自己, 对周围事物反应敏感和多疑。
2.3.3 工勤人员岗位在留观室护理岗位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每日定时进行空气流通2~3 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每日对隔离病房常规进行2 次环境消毒,包括床栏、桌椅、门把手、开关、地面、马桶等,如有血液、分泌物、 排泄物污染应随时消毒; 房间终末消毒处理时,采用喷洒消毒液以及紫外线消毒1 h 以上。 患者床单位的医疗织物先进行常规消毒后, 再用专用橙色感染性织物袋密闭收集,并粘贴标识提示不得随意取出,放于指定地点,统一回收处理。疑似患者的所有生活垃圾,均采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扎紧后放入纸板箱,纸板箱用封条密封后表面标明红色“感染性废物”标识。损伤性医疗废物必须装入利器盒, 密闭后外套黄色垃圾袋,避免造成包装物破损,并放置于指点位置。
2.3.4 信息传递岗位实施专人负责制。 相关人员负责接收有关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管理的相关官方文件,及时更新信息及知识;整理转诊患者的资料,当疑似留观患者解除隔离或阳性患者需要转诊时,协助完成相关流程准备,包括医院转诊前准备(患者诊疗资料复印、 检测阳性报告和患者转院告知或出院签字单等), 并按时间节点上报疾控中心所需的相关资料。
2.4 关爱工作人员, 筑牢心理防线密切关注医护、工勤人员的身体及心理变化。 由于护士和工勤人员在留观室值班期间,需穿戴配套防护服,导致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加上部分人员患有慢性疾病,且又是第1 次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中工作,难免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管理者通过做表率、 合理排班、 营造积极正向的氛围等,加强工作人员心理防线。护士长作为团队的核心力量, 亲自体验应急留观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感受, 并建立每2 小时1 次轮岗的排班制度以缓解护士的身心压力。其余岗位进行每4 小时1 班的轮岗制,并根据工作量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和工作时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与病毒毒力、 个人易感性及抵抗力等因素有关,护士长负责督促医护、工勤人员按时饮食、多吃水果,以确保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加抵抗力。在护士集中过集体生活期间,护士长监督大家不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并购买了外穿衣和护手霜;在休息办公场所,通过各种方式营造温馨环境、活跃气氛。
2.5 及时了解动态,准确传递信息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一般情况数据的收集, 并按时间节点把患者的情况汇总给医院感染办,实施数据闭环汇报管理。管理者及时接收上级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治进展的最新通知,随时对疾病的认识进行更新,提升救治能力;及时传递上级领导对工作在一线人员的关爱, 确保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信谣言,不把信息透漏给无关人员。
本院于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的第一时间启动了院内应急联合救治管理模式流程[6],全院上下众志成城,经过以上应对措施,在12 h 内完成筹建5 个单元的疑似病房。 2020 年1 月23—31 日共接纳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2 例,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 例。 截至2 月4 日发稿时,医护、工勤人员无1 例感染。 鉴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环境及地点的差异性,相关应对经验仍有待在实践中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深入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