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兰,黄守峰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我国首次提出“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是在2016年。工匠精神是当今社会开放、平等特征的体现,它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与时代内涵。只有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水平,进而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是我国电商企业“工匠”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数千年的悠久文化铸就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一精神的存在,才使得各行各业涌现出诸多优秀技术人才,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类企业的崛起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不断追求速度与效益的背后,我们似乎忘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了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期,不管是生产制造业,还是学术界,都必须加强对”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的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成功转型。
具体来说,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就是创造,但工匠们所具备的创造精神并非某一刻的灵感涌现或顿悟,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积累的,通过对前人的技术工艺、产品等进行改良,从而实现推陈出新,使产品和技术达到精益求精,这才是工匠们创造精神的充分展现。第二是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大多数人都认为制造就是按照相关生产要求与技术规范对某类产品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事实上,这一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和简单的复制活动不同,工匠们在制造产品的时候始终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与高标准的审美,从而为所有产品注入独有的生命力,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产品的二次创造。第三是知行统一的实践精神。所有优秀的工匠都是从学徒做起的,学徒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工具的使用技巧和诀窍,这就是”知“的过程,在学习完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以后,学徒需要反复进行实践操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的技术,这就是”行“的过程。
2015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有关职业学校的办学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架构已经基本形成。职业院校每年能为社会各行各业输出1千万左右的毕业生,其中,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大约有10万,仅占总人数的1%。而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在未来的10年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左右。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未来电子商务行业也将在国民经中占据更大的比例,很多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人才,这就给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学校应当积极把握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之中,从而为输出高质量的技能型电商人才做准备。与此同时,这也是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以淘宝为例,其每年双十一的成交量都在百亿以上。电商企业的飞速崛起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同时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加入到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学习。然而,电商企业飞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明显的问题,如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卖家信誉偏低、冒牌货泛滥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然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高职院校作为电商人才输出的一大主要基地,应当尤其注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其在掌握必要电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始终以严谨专注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工作,从而适应新时代下电商行业转型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一大必备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是当代电子商务能否实现长远发展的先决因素。在电子商务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贸易理论知识、网页美工、网络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工匠精神本身所提倡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等,恰好是现代电子商务业务升级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由此可见,培育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实现电子商务业务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
电子商务主要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支撑,借助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一种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商务活动。和传统商业活动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对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其主要目标,具体来说,这一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以下能力:第一,应掌握全面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与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灵活运用电子商务平台与网站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第二,应具备能适应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网络编辑、网络营销等岗位需求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虽然我国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专业理念不够清晰。电子商务专业理念的重点在于商务活动的营销与市场理念,需要用正确的商务理念来加以理解,而非简单地概括为商品交易,应当具备系统化、专业化的商务知识作为支撑。
第二,专业目标定位较为模糊。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目标定位上都比较模糊,大都把目标笼统地定位为培养电商行业的人才,但电子商务专业明显不可能培育出电商领域的全才,而只能通过教学培养出熟练掌握电子商务行业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第三,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职业定位上还不够清晰,在平常的教学中,基本把时间浪费在了“什么是电子商务”等基本概念的讨论上,这些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分析与设计、信息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也就是当今我们经常谈到的“互联网+”,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与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实际开展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以前,应对本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素养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并在之后的教学课程设计中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授给学生相关职业技能的时候,应注重对其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等的培养,严格将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等内涵完美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坚持以身作则的基本原则,积极主动地践行工匠精神。例如,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活动的时候,可通过教学设计把当今企业所采用的信息化工作平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了解相关操作技巧的时候,教师应当把数据平台操作的一丝不苟的要求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之中,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并形成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精神。
工匠精神在实践工作中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学生也只有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并树立起追求工匠精神的意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时大约占总课时的40%,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被组织于仿真的工作条件下开展模拟工作实践,也就是专业实训。在实训课程教学之前,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课程设计,此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课堂上可直接进行。近些年,一种全新的、把多门不同课程融于一体的实训形式逐渐出现,这类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对较为复杂,教学时间也比较长,通常需要专门安排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集中实训,但这种实训方式的仿真性也更加突出。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训为例,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可根据设计好的工作时间每天上下班,并在和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相同的格子间中开展模拟工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将自身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同时也能感受到真实工作时的氛围,从而树立起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意识。
高职院校单单依靠自身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显然是不够的,尽管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具备了一定的仿真条件,但模拟出的企业环境和真实企业环境之间仍然是有区别的,只能暂时作为一个学习平台,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企业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引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对应的合作关系,让学生真正进入到企业之中去锻炼和体验,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工匠精神。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可选择当地一家电商企业进行合作,由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电商企业进行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锻炼技能的平台,并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质检部门还应当定期对学生与正式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评选出表现优异的人员,并给予其适当的奖励,通过采取此类激励措施,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严谨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重要性,并主动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对我国电商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要塑造出一支真正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学校除了做好相关教学与实训工作以外,还应当适当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元素,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训、校企合作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此同时,学校还必须注重对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具备正确得职业态度,从而对学生起到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