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2020-12-22 13:25谢桂袖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环境思想

谢桂袖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 526100)

网络时代,互联网平台拓展了人们整合信息的途径,同时,海量的信息也提升了信息筛选、辨别与处理的难度。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全面、多维应用,使得大学生群体的认知体系也不断发生了变化,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被削弱,更依赖直观的信息表述观点,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被限制,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引导。为此,高校应结合网络时代特点,进一步优化政治教育与思想引导机制。

1 网络时代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面临的管理问题

1.1 思政教育规划缺乏针对性

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使得高校的教育环境特征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教学氛围、教育资源、管理形式、学生发展诉求等方面的变化。网络新媒体在技术上的优势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本身不平等的关系变得模糊。传统教育环境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丰富的知识储备等条件带来的优势,被去中心化、信息共享、便捷的知识获取方式削弱。单向、被动的知识获取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诉求,思政教育的整体规划必须做出创新性调整。

1.2 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的广泛铺设,一方面,使得大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更多元化,贴吧、网站、短视频网站等媒体平台的大范围应用,让信息传播、接收、服务更便捷;另一方面,低俗化、偏激性信息的流传,也使得舆情控制难度增加,对思政教育队伍的实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不仅仅会影响使用者对社会对主流价值的认识,也影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除此之外,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管理与舆情控制工作要求教育者在具备较高道德素养、思政引导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有着一定的信息素养,具备敏锐的舆情分析能力。然而,现阶段,高校在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方面投入却明显不足,工作团队的信息素养与通识技能有待加强。

1.3 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影响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数据的传输途径更复杂,资源整合具备共享性与交互性特征,且数据规模较大,但现在互联网是科技化、机械化产品,并不具备人类所拥有的主观识别功能,面对庞杂的信息,对信息性质、影响的辨别能力较差。与此同时,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也对原有的文化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复杂的网络环境对学生思想认识带来了双方面的影响,一些消极、偏激、低俗信息对学生的思维观点到来了误导性的影响,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 互联网环境下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重要意义

2.1 帮助大学生更快的适应多元化文化环境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变革时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得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不断改变。与此相对应的,由于中考、高考等考核机制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仍旧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中,社会阅历相对较少,文化认知单一。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思维体系,辨别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高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学生们必须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在丰富的文化环境中保持自己正确的三观选择性的了解文化和接受文化。

2.2 为思政教育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多媒体平台应用范围被不断拓展,高校教育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形式更多样,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向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指导,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途径。一方面,网络时代的信息规模化、知识资源的共享化为高校师生双方提供更加丰富而全面的教学资源,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得途径不再单一化,利用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提供更广阔的渠道;另一方面,思政教育的形式突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创新思政工作实践形式。

2.3 师生沟通途径更多元化

网络时代,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实践调查,动态的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思政工作形式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大数据、移动通讯技术等,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答复,建立起即时沟通的平台,发挥新媒体、移动终端等信息传播平台交互性、共享性的数据传递优势。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展示方面可以采取音视频等更加形象的方式,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

3 优化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的有效对策

3.1 树立现代思政教育理念,创新实践工作形式

教师队伍应加强现代思政理念的学习与宣传,积极融合正能量思想内容,调整思政教育工作形式,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内容,了解前沿政治、教育、思想宣传相关信息,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用行动为学生做出指引。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思政管理理念,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发展需求,提升教育规划的针对性与指导价值。具体来讲:首先,教育者应树立起现代思政引导、教育理念,与学生群体建立起动态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思想状态,通过线上沟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积极、端正的思维认识体系;其次,要在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就业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困难学生资助等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第三,应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工作,约束学生的行为,通过言传身教、宣传讲座、心理辅导、制度约束等工作,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质效。

3.2 建设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网络平台作为多元化思想与文化传播、融合、碰撞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高校宣传积极、健康思想的重要平台。新时期,高校应加大网络平台的建设投入,引领思政教育新浪潮。首先,高校应注重网站、贴吧、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的建设,充分整合网络资源,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馈;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充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判断,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科学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发挥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第三,应建立合理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与学生的动态联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与线下教育活动,夯实群众基础。

3.3 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诉求放在首要位置,在进行思政引导教育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表现、发展需求等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道德素养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发挥思政教育的预见性、主动性特点。与此同时,应该推进思政教育、德育工作、心理教育等工作的融合,以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目标,着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优化个体心理品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保障。

4 结语

信息环境的复杂化发展与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思想认识体系与道德发展观念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作为引导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工作,思政教育的形式、内容、目标等都发生了转变。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师应承担起思想引导与政治教育的重任,全面分析互联网环境对学生的具体影响,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为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