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彦
(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三明 365004)
现阶段,我国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高质量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较多观念、思想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为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属于一种较为新鲜的科学研究项目,不同高校的数字化图书馆构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难以依照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化的统筹设计,合理应用资金使用,普遍利用传统模式下大而全的模式,难以有效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评价标准体系。
1.2.1 文献资源的收集
在图书馆的文献数据资源收集上,需要充分综合考虑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方式和具体收集范畴。文献数据资源的收集,可以利用录入法、转换法等葛铮各样的方式。差异化种类的文献资源,需要采用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收集方式,继而对源文件形成更高的保护,确保文献下载人员所获得的文件与原文件一致。针对于相对珍贵和重要的历史资料文献以及各类影音文件等,可以选用扫描法对其进行收集采集等。然而,现阶段随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上述采集问题以及从技术的层面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针对部分占用计算机内存过大的文件仍然难以形成有效收集,时常导致图书馆文件附件和原文件内容存在细小差异,严重阻碍了文献应用人员的使用效果。
1.2.2 文献资源的处理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当中,文献资源需要历经一个全过程的有序化处理,继而被图书馆使用人员所利用。鉴于此,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实际过程当中,需要应用一个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对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源实施深层次的处理,包括自动翻译法、格式转化法等等。
1.2.3 汉语文献的处理问题
和英语文献、德语文献等等相比,汉语文献资源处理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关于输入方式的问题,以及中文文献资源自动识别和信息资源的智能化理解等等。现阶段,就输入方式和自动识别来说,随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基本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但是就第三个问题而言,仍然存在发展层面的困扰。
1.2.4 文献资源的传输和储存问题
从全球性的角度来分析,只要被我们称之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图书馆,其所需要储存的信息数量均较为庞大。因此,对于数字图书馆当中设计到的大量数据信息,在将其有效存储于数据中心以前需要对其实施一个科学化的压缩,继而大幅度提升数据中心的储存量,降低图书馆由于数据库建设而产生的大量成本,使数据中心的规模被控制在可行范围以内,这也就随之产生了海量储存问题。
信息化人才是确保国家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信息体系的关键内容。因为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其相关领域出现巨大的人才缺口,这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出巨大难题。与此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化、信息化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图书馆知识。由此可见,这又进一步增加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人员的培养难度。除此以外,由于图书馆自身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所以及时或得到与图书馆建设人才需求高度符合的人才,也难以将这种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长期留在本单位。因此,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必须放眼于人才培养事业和人才吸引工作上。
2.1.1 积极学习先进技术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相关文献资料的处理,鉴于此,我们需要拥有自主化的知识产权和领先于世界的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这也将打破人才需求上的制约。然而,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时间较晚、经验也相对这些国家较低。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这也为我国数字化图书馆事业奠定了大量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其建设历程的分析,能够学到大量有关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经验。因此,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的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同时,这种学习和借鉴需要适度,防止“拿来主义”“照抄照搬”现象的发生,继而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模式。
2.1.2 借鉴海量数据储存问题
针对现阶段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储存问题,随着大数据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深入,该问题已经得到良好解决。因此,未来图书馆建设有关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针对此方向的研究也将逐渐增加,继而更深层次的提升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水平。
2.1.3 强调数据信息的标准化
数据信息的标准化是促进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只有实现各方数据全面标准才能有效促进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深层次共享。当前,多个国家已经你定了相关标准和信息控制制度。因此,我国也需要加速此方面工作,针对数字图书馆当中双相兼容问题、文件格式转化问题、不同数据中心资源下载问题、跨平台检索问题、智能化检索问题等等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2.1.4 更加立体化的多角度交流
由于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繁琐复杂、难度较高的系统性工程,设计知识内容广泛,仅仅依靠于某一个单位或者部门的力量难以有效实现。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不仅要在国内选拔相关人才,同时还应放眼于国际,积极聘请国内外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在国家高等教育方面,应积极开设有关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相关专业,将数字化图书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图书馆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在图书馆自身方面,应加强人才的吸引力度,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更加优厚的薪资待遇,防止此类人员的外流。
2.1.5 构建实践、理论结合体系
美国作为最早提出数字化图书馆概念的国家,在其践行数字化图书馆的最早时期,实践和理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大量专家学者和工程人员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沟通,为各方面工作的配合带来严重阻碍。鉴于此,我们必须通过以上内容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正确认识多方交流、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汲取美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教学,提高自身建设经验。
2.2.1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社会各个领域能够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法律法规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针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国家应尽快出台针对该方面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保驾护航,使数字化图书馆一切工作形成一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良好局面。
2.2.2 统一格式、优化网络
数字化图书馆的稳定运行,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以及科学化的管理系统,继而有效解决各种数据中心的兼容性问题,拓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为数字化图书馆各种类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提供保障,为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起到保护作用。
2.2.3 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素养
图书馆管理人员是确保数字化图书馆稳定运行的关键,此类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图书馆管理经验,更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知识,确保数字化图书馆发生故障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容有效的对相关问题提出良好解决方案,并以最高效的方式将问题解决。
综上所述,数字化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事业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发展困境和问题。国家、图书馆自身以及高等院校均应认清这些问题,针对问题共同制定解决策略,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