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实践

2020-12-22 12:34:29陆丽丹
福建茶叶 2020年6期
关键词:茶文化体系院校

陆丽丹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在高职院校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在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多,其中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从发展的广度来说,还是从发展的深度来说,其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典型性和折射性。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育机制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成功建立起了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丰富了教学资源,彰显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改革,一方面是严格遵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积极构建完善的教学机制,重点是将文化元素和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将茶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当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培养的内容,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优化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对帮助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实效。对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改革来说,将茶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对学生的培养机制来说也是难得的调整机遇,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知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合谐统一。从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来看,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的高职教育缺乏体系化的教学理念和内涵,不能很好的体现文化元素和职业元素,从而加大的降低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改革,需要注重教学内涵的和教学理念的建立,从而推动整个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增加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专业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将这种需求适当的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中,积极探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使得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并不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严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活动经费紧张、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实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道德建设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缺乏时效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不足,导致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致于在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缺乏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受到不良思潮的错误指引,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上,通常比较极端,人际关系往往很难处理好。我国的茶文化虽然内涵丰富,但是要想将其与高职教育充分融合,难度并不小。如果一味的追求形式,忽视现实效果,很大程度上将给学校教学资源带来一定的浪费,还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实际压力。

3 分析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文化发展体系,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较多,当然,茶文化也蕴含其中。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断深入,茶文化资源被有效的运用在生活中和教学中,奠定了传统文化应用的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早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关于茶叶的相关记载。那时候,茶叶就相当于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当时的贵族人群才有权利享用,而且当时,茶叶常常被拿来作为药用,使用的范围较小,茶文化尚未形成。直到唐朝的时候,我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生产力水平比较高,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康乾盛世”的景象。在这个时候,我国的茶叶种植和茶叶生产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比较大,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似的产业发展模式,而且此时的茶叶发展迅速,已经不再是贵族人群的专属用品,而是普及到了平民百姓家里面,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人们对茶叶的不断深入了解,人们总结出了《茶经》,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并且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内容。从此以后,我国的茶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的密切了。因此,我们研究茶文化的内涵,就是要挖掘茶文化的重要价值,为茶文化的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其具有的价值元素。其一,传统茶文化元素主要是以相关的物质元素为基础的。包括茶具、茶器、茶叶产品在内的与茶有关的物品,都是我国茶文化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根基。我们要想全面的了解茶文化体系,就要从基本的茶物质元素开始,指引着一步一步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其二,在传统茶文化体系中,还包含着众多的与茶、茶元素相关的艺术元素的内容,标志着茶文化体系逐渐成熟起来。在社会上,很多有关茶与产文化的歌曲、文化艺术作品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并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这正说明了我国的茶文化和茶文化艺术正逐渐走向成熟,并为茶文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蕴含着文化艺术元素的茶及茶文化,不仅标志着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日趋走向成熟,而且也展示了我国茶文化体系的独立性,一定程度上展现诠释了我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从我国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情况开看,加强对茶文化艺术元素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将茶文化资源运用到生活或者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其三,从我国茶文化体系建立的整个过程来看,茶文化体系包含的多种元素,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茶文化体系的发展和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元素。随着茶叶种植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日常饮品,茶叶中蕴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对于提神醒脑,美容养生具有极大的益处,大众逐渐养成了饮茶的习惯,在发展中逐渐突破了单纯的物质元素内容,而是融入了很多的精神元素,特别是贴合大众情感认知的精神元素,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情感元素。在现代的生活中,要探究茶文化,不能单独的研究茶文化的物质元素,而要深层次的挖掘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精神元素,特别是通过价值发挥和理念的诠释,对传统茶文化体系进行全面、深刻的、客观的了解和认知。

4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分析

4.1 在教学方式上的革新

在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对茶文化缺少一定的认知,因此,教师的知识传授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教学任务上来讲,将我国的茶文化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任务加重,学生自然是不乐意的,再加之,教学采用传统的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不理想,一点儿也不足为奇。反观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教师要能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在茶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保障茶文化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4.2 注重茶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注重对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教学,可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茶文化的选修课程,一方面夯实学生茶文化知识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具备了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可以更好的传承茶文化,发展茶文化。学生毕业后要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深厚茶文化知识技术的人,言谈举止比较的优雅、稳重,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好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可以说,茶文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4.3 加强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要注重对传统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一切的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在校园内普及茶文化,提高广大师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有关茶文化的活动,比如开展茶文化节、茶文化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茶文化的积极性,提升茶文化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和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相融合,能够极大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具体情况,适当的融入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将发挥产文化理念在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对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茶文化体系院校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