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产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襄优5327的选育

2020-12-22 09:36房振兵赵沙沙潘高峰田永宏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中稻父本母本

房振兵,陈 波,赵沙沙,潘高峰,范 兵,田永宏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水稻超高产育种在国内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原农业部先后批准了超级稻品种166个,水稻单产显著提高[1-5]。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温光资源丰富,年活动积温4 800~5 200℃,属于籼型水稻的主产区[6,7],该产区自育品种近几年呈井喷式增加,但是优质品种不多。

襄优5327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襄313A和恢复系R5327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其中不育系襄313A是利用中9B、粤丰B、SHB与超泰B杂交,与粤丰A多代回交转育的野败三系不育系,恢复系R5327是由五山丝苗与成恢727杂交,通过系统选育出的恢复系。襄优5327于201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9021。该品种适合于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稻瘟病重病区不宜种植。

1 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襄313A来源

不育系襄313A由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中间材料SHB与中9B/粤丰B后代材料94B杂交后,再与武汉大学红莲型保持系超泰B复交,从后代中选择出的优良单株与粤丰A持续多代回交,选择育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剑叶略宽、直立;穗较大,着粒较密,略包颈;谷粒长型,千粒重中等;叶鞘、稃尖、柱头无色,无芒;开花习性较好,柱头外露率较高。在湖北省襄阳市种植,株高70 cm左右,穗长21 cm左右,每穗颖花数224个左右;5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84 d左右,主茎叶片数为14~15;花粉败育以典败为主。2017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家组现场鉴定,2019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9050。

1.2 恢复系R5327选育

R5327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在2008年利用五山丝苗与成恢727人工去雄杂交,通过4年8代系统选育和测恢筛选育成的恢复系。其中,五山丝苗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引进,成恢727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

2008年夏季在襄阳市用常规稻五山丝苗与恢复系成恢727人工去雄杂交,收F0代种子;2008年冬季在海南种植F1代成活12苗,去杂后混收0.5 kg种子带回襄阳市;2009年夏季在襄阳市种植F2代群体3 000余株,经大田农艺性状筛选、室内剥检米质等,从中选择了43个株叶形态好、外观米质优的单株;2009年冬季在海南省加代,收选26个优良单株;2010年夏季在湖北省保康县店垭稻瘟病自然鉴定基地种植23个株系,筛选出了20个中抗稻瘟病的优良单株;2010年冬季在海南省加代F5,并与三系不育系Q2A、襄94A等测配;2011年夏季在襄阳市种植F6代,结合杂种优势鉴定及田间综合性状表现,筛选出具有三系可恢复、配合力较好的10个株系,并单株收获;2011年冬季在海南省加代F7,筛选出其中4个群体整齐的株系复测;2012年夏季在襄阳市种植F8代,群体整齐、无分离,所配制组合品比鉴定表现熟期适宜、丰产性较好,最后混收株系,命名为R5327。

恢复系R5327的播始历期在93 d左右,株高118.5 cm,株型适中,生长势强,分蘖力强,剑叶长宽适中、直立,单株有效穗在12个左右,千粒重23.8 g。后期熟相好,多年田间种植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等病害,在保康店垭稻瘟病自然病圃鉴定为中抗稻瘟病。

2018年送稻谷样到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米质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稻米出糙率为81.6%,精米率为73.3%,整精米率为71.8%,垩白粒率为14%,垩白度为3.1%,直链淀粉含量为15.4%,胶稠度为70 mm,粒长为6.5 mm,长宽比为3.3,碱消值为7.0级,透明度为1级,主要理化指标达到部标二级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

1.3 组合选配

2013年夏季在襄阳市用襄313A与R5327测交配组,2014年夏季在襄阳市进行田间杂种优势鉴定,表现熟期早、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杂种优势突出,并进行大量复测。2015年参加了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新品种比较试验,并同步安排小面积试制,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现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熟期短等,推荐进行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2016年、2017年参加了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

2 产量表现

2016年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产量为9 400.9 kg/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4.01%,增产不显著。2017年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产量为9 147.2 kg/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1.37%,增产不显著。2年区域试验产量平均为9 274.1 kg/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2.66%。2018年在湖北省宜昌市、襄阳市、随州市、荆门市、荆州市、孝感市、咸宁市、黄冈市等主要中稻生产地开展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74.5 kg/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4.98%。2018年在襄阳市进行人工水直播种植,产量为10 018.5 kg/hm2,比黄华占增产11.2%。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株型偏松散,株高113.8 cm,植株较矮,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剑叶短、挺直;穗层整齐,穗长23.2 cm,谷粒为直背型,稃尖无色、无芒。有效穗280.5万个/hm2,每穗总粒数190.4粒、大穗型,实粒数151.9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3.64 g,后期转色较好。全生育期128.4 d,比丰两优4号短5.5 d,熟期短。

3.2 稻米品质

2016年、2017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为80.6%,整精米率为53.1%,垩白粒率为40%,垩白度为12.4%,直链淀粉含量为19.1%,胶稠度为35 mm,碱消值为5.3级,透明度为2级,粒长为6.2 mm,长宽比为3.2。由于襄优5327熟期短,适当迟播可显著提高稻米外观品质。

3.3 抗性

2016年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抗性鉴定结果为中抗稻瘟病,稻瘟病综合指数2.8;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感稻曲病。2017年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抗性鉴定结果为感稻瘟病,稻瘟病综合指数3.8;中感白叶枯病;耐热性综合抗性7级,耐冷性鉴定为耐冷。在2016—2018年大田生产示范中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发生。

4 主要栽培技术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鄂北稻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水育秧或旱育秧,塑盘育秧,江汉平原及鄂东南稻区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期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培育多蘖壮秧。

4.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以25~30 d为宜,不宜过长。合理密植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产量潜力,株行距以16.7 cm×20.0 cm为宜,保证150万株/hm2基本苗。

4.3 科学运筹肥水

肥料施用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底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科学配方施肥,氮、磷、钾养分施用比例为1∶0.5∶0.8,适当增施硅肥和锌肥。分蘖肥在移栽后3~5 d内追施,施用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225.0 kg/hm2。水分管理做到寸水移栽返青,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寸水孕穗,确保穗大粒多;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间歇灌溉,减少空壳秕粒,增加千粒重,收获前7 d断水。

4.4 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6月底7月初,用20%康宽150 mL/hm2或40%乐斯本1 200 mL/hm2对水600 kg/hm2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在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重要时段,用20%康宽150 mL/hm2或40%乐斯本1 200 mL/hm2、50%吡蚜酮或70%吡虫啉120 g/hm2等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

4.5 适时收获,机收机脱,晾晒入库

收割时期不宜过早或过迟,应在子粒85%黄熟时,选择晴好天气采取机收机脱,及时晾晒入库。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制种田选择

选择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自然隔离条件好的田块进行制种。

5.2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

为了充分保证父母本最佳扬花授粉期,在襄阳市父本R5327宜于5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5片;母本襄313A于5月中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4片。父本第Ⅰ期5月1日播种,第Ⅱ期5月8日播种,母本5月12日播种,花期在8月3日左右,盛花期在8月10日左右。

5.3 培育多蘖壮秧

父本秧田用种量控制在112.5 kg/hm2以内,母本秧田用种量控制在112.5~150.0 kg/hm2,定量稀播、匀播,以培育多蘖壮秧。

5.4 合理安排父母本行比,插足基本苗

父母本行比以2∶12为宜。父本双行种植,两期父本双蔸间插,父本行距40 cm,株距16.7 cm;父母本及中间两行母本间距30 cm,两期父本每穴插1~2粒谷苗,保证基本苗在4.1万穴/hm2,即33万株/hm2;母本插12行,株行距13.3 cm×13.3 cm,每穴插2粒谷苗,保证基本苗在30万穴/hm2。

5.5 科学管理肥水

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在移栽前施750 kg/hm2水稻专用复合肥作基肥。移栽后4~6 d进行追肥,施尿素150 kg/hm2、钾肥225 kg/hm2。后期看苗施穗粒肥,一般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 kg/hm2。

浅水插秧分蘖,母本插后20 d看苗晒田,晒完田后以湿润管理为主。在收割前5~7 d断水,防止过早断水影响产量。

5.6 合理割叶

施用“九二〇”提高异交结实率。在喷施“九二〇”前,对母本和父本剑叶进行割叶,减少障碍,以便授粉。花期相遇较好下,一般是按母本抽穗10%~15%时,父本和母本同时喷施“九二〇”150~225 g/hm2,次日喷施“九二〇”120~150 g/hm2,第三天看苗补喷“九二〇”60~90 g/hm2。

5.7 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制种田施肥水平高,叶片叶色偏浓绿,生长量大,密度高,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适时选择对口农药,抓住时机及时喷药防治。喷药过程中,做到匀喷、不落喷,避免因人为防治不当造成的损失。

5.8 严格去杂保纯,确保种子质量

为了保证种子纯度,在做好隔离的前提下,及时做好田间去杂工作,特别注意在喷施“九二〇”前后2~3 d下田人工去杂。在授粉结束后20 d,及时收获脱粒、晾晒、入库,严防人为机械混杂。

猜你喜欢
中稻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