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12-22 07:29:30郭萍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郭萍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河北 沧州 061000)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受今年疫情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1]。为促进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对其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解,并对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进行掌握,并提出对策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于2020年3月至7月期间选取某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大三的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3份,回收率为97.67%。其中,有效问卷284份,问卷有效率为96.93%。

(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以及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政治面貌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因素和企业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以及开放题部分。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对某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展开调查。

(四)统计学方法

在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Excel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医是出于父母意愿,仅有部分学生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理想。而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则是二、三级医院,对于基层医院,如社区门诊等很少有学生选择。而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则是技能认证。同时,无职业规划的占比较高,目前处于求职状态的大学生较多。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1.专业基础能力

表1显示,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和专业操作技术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与实际情况比较不符。而对于人文类知识、法律法规类以及科普类知识,选择不确定选项的学生占比较多。

2.工作适应能力

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如表2所示。

表2 工作适应能力现状

3.人际交往能力

表3显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表3 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4.自我发展能力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总体较为薄弱,如表4所示。

表4 自我发展能力现状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1.学校因素

通过表5可知,大学生就业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就业指导课课时量、就业指导课与当前社会就业能力需求匹配度、实践课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视度。

表5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学校因素

2.企业因素

表6显示,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企业因素主要包括对口专业岗位需求数量、更注重经验及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以及校园宣讲会难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等。

表6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企业因素

(四)其他

在问及目前学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不足之处时,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不足,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缺乏对实践课的重视和就业指导课课时量少等。为此,认为应加大就业指导课的课时量,应注重完善就业指导课的内容等。在问及医学生就业相关政策时,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出,可见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度较低。

三、讨论及建议

(一)学生层面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作为其就业能力提升的主体,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还要通过诸多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为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及社会岗位等,同时应引导学生用于竞争自主择业。另外,学生自身应积极调整心态,勇于正视挫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慕课、学校实践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的积极参与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学校层面

在提升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调查结果,学校可对以下方面给予重点关注。第一,注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课程的合理设置,尤其是就业指导课课时量的增加以及与毕业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第二,注重加大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视度。第三,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第四,建立并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如健全组织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企业层面

企业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场所的重要组织机构,为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企业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也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一,注重校企合作的深化。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并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模式的应用,为企业输送其岗位所需的人才。第二,注重增强校园宣讲的质量。最后,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不可一味追求高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