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型口袋公园蚊媒防治性环境营造

2020-12-21 03:56胡作佳姜涛李敏龙皎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2期

胡作佳 姜涛 李敏 龙皎

摘 要:蚊媒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困扰,不仅叮咬过后的脓包瘙痒难忍,而且还会传播许多疾病。山地型口袋公园由于其湿度高、光线暗以及不通风等独特气象特征使得蚊媒大量滋生繁殖,给公园使用者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和体验。以贵阳市山地型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调研法对代表性的公园环境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小微公园蚊媒防治性环境营造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蚊媒;蚊媒防治;环境营造;山地型口袋公园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30043

1 相关概念

1.1 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是呈斑块状散落分布的开放式绿地。在城市中经常被大众遗漏、忽略或成为未利用、未能充分利用的对象。口袋公园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显著特点是面积小。美国学术界认为口袋公园的面积大小是1~3个宅基地面积;国内的相关学者参考我国《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比较分析得出口袋公园的面积在0.04~1.00hm2[1-3]。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在城市中疏解建绿、见缝插绿,将使用价值低下的绿地重构,营造充满活力的微型公园,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丰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山地城市

山地城市是指城市用地的地势起伏不平、坡度较大、道路系统复杂,地形断面平均坡度在5%以上,“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阳市就属于山地城市的范畴[4]。贵阳市处于黔中高原丘陵中,地面崎岖不平,呈现出典型的“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山地特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城市总面积的90%。

1.3 蚊媒防治

蚊媒不仅制约大众户外活动,而且通过叮咬传播多种疾病,威胁人们健康。蚊和蚋是2类主要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类型。蚊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的蚊科,迄今为止世界已知种类达40个属、3200多种。常见引发疾病种类有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5]。蚋类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的蚋科,有19个种类、209多种,可通过刺叮吸血引起皮炎、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病症。蚊媒防控是指通过环境治理及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降低蚊虫孳生率和成蚊密度,给人们提供一个无蚊虫影响的生活环境[6]。

2 贵阳口袋公园建设的背景

2.1 贵阳市千园之城的建设热潮

近几年,我国城市的发展理念逐渐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转变为改善城市环境、注重公众健康和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发展。作为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于2015年提出了“千园之城”的建设计划。该计划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建设为契机,依托“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喀斯特地貌,整合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社区公园等,较好地解决了人均公园面积不足,公园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在“千园之城”项目中,许多小型的山体公园、社区公园等绿地被挖掘开发转变成为口袋公园,且在项目中占比最大。但经实际调查发现,此类型口袋公园还存在服务设施不足、景观吸引力低下、蚊虫影响较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大众对该类公园的日常使用需求。

2.2 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问题成为焦点

近年来,随着贵阳城市建设的日益频繁,加之贵阳脆弱的喀斯特地貌环境,极易造成自然灾害的爆发,人地矛盾日益加剧。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更让国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贵阳的城市绿地建设需要融入健康、生态的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微小绿地,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场地,满足其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山地城市独特的气候与地形条件容易滋生蚊虫,尤其在夏季,成为制约游人使用的重要限制因素,大大降低了游客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度。因此,蚊媒防治对于小微绿地的景观营造至关重要,是体现小微绿地生态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 贵阳市山地型小微公园环境现状分析

3.1 研究地域特征

貴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其占地面积的92.5%为山地和丘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夏热冬冷。贵阳是山地省贵州省的省会,群山环绕,自然山体众多,具有独特的“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特征。贵阳的气候条件适宜蚊虫的发展,自古就作为瘴疠之地,是蚊媒传染病的重灾区。

3.2 城市公园建设现状

根据调研统计,目前贵阳市的公园总数量达到1260个,其中小微公园的数量为653个,占比52%。贵阳城市公园的建设特点:亚热带湿润气候使公园的植物种类丰富,乡土植物众多;地形变化大,平地、缓坡、陡坡等形成丰富的游憩空间;小微公园占比达到50%以上,其遍布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范围内,但整体使用率偏低。

3.3 贵阳市小微公园环境现状

贵阳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使得大部分小微公园具有山地型特征,其由原先未开发的中小型自然山体转变而成,原生环境条件优良,自然植被较为丰富,可以听到鸟鸣、树叶沙沙作响等声景观。这类公园在道路两侧设置有桌椅、亭廊等休憩设施,亦设有垃圾箱、公厕、指示牌等基础设施,夏季公园内外温差可达2~4℃,空气较清新,但总体来看,其使用率相比其它类型的公园较低。其原因在于过于浓密的植被形成较为幽闭或不透光的林下空间,给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其环境条件也容易滋生蚊虫,容易造成游客蚊虫叮咬,不宜长期停留。另外,公园对于夜景的考虑不足,设置的照明装置较少,傍晚或阴沉的天气下容易造成昏暗的感觉,增加公园的安全隐患。

4 小微公园蚊虫防治性环境营造策略

4.1 合理组景,营造开合有致的游憩空间

植物和水体是公园造景的重要元素,但其构成的水体景观或郁闭的植物景观容易造成蚊虫滋生,成为蚊媒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场地。为减少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植物造景可优先选用柏科、木兰科、樟科、豆科等可散发出驱避蚊媒特殊气味的植物种类,通过将其与其它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蚊媒对游客游憩的影响。另外,在对处于主要游憩空间的植物的选择上,大乔木宜选用高孔隙率、叶片疏散的植物,中小乔木宜选用可以散发驱避蚊媒气味的植物,灌木和地被植物则选用叶片光滑、不易积水的植物(如菊科、豆科植物等),通过合理搭配和一定郁闭度控制,构建开合有致的游憩空间。对于水景景观,可在水景中增加可以吸引鸟类、蜻蜓等蚊蝇天敌的水生植物(见表1),投放喜食蚊虫的鱼类、蛙类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增加涌泉、跌水等动态水景设施和过滤水质设施,以起到增加溶解氧,改善水体水质的目的。

4.2 科学营造灯光,满足景观和灭蚊需求

灯光景观的设计可以使得场地富有生机与活力。山地型小微公园的灯光环境要结合不同的空间类型和使用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灯光的设计场地主要分布在公园各出入口、台阶和道路两侧处、各类游憩空间中。在入口处,可以将灯具和出入口标志物结合,采用暖色系灯光,增加游客对公园的感知;道路两侧可以将驱蚊灯与园林小品结合,使其发挥多功能的作用;道路的台阶底部可以安置地灯,从而削弱山地型公园带给人的阴暗感受。此外,还在亭廊、健身器材等处安置驱蚊灯或设置外部发光内部加热式的园林小品,小品内部可以使用具有驱避蚊媒且对身体有益的蚊香或香薰等,从而达到驱避蚊媒,增加身心健康的目的。

4.3 引用新技术,改善公园排水系统

积极控制蚊虫孽生的新技术,改善公园排水系统,减少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如可以在公园道路两侧设置鹅卵石排水系统,雨季可以实现迅速排水,减少道路空间的蚊媒数量。还可以在下水道的盖板下,套上一个黑色的塑料防蚊罩,在不影响排水的前提下,减少蚊虫在下水道产卵繁殖的机会,从而降低游客游憩时被蚊媒叮咬的频率,促进游人入园游憩,提升小微公园的使用价值。

4.4 加强公园维护与管理,改善公园卫生条件

蚊媒最容易滋生于脏乱差的环境中,垃圾以及各种废弃物是蚊媒栖息的最佳选择。通过调研发现,贵阳市许多小微公园目前已无人管理,环境脏乱,公园整体表现出废弃状态,无游人游憩。当地政府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用于管理或鼓励当地群众自发的对公园进行维护,定期对公园内部进行打扫清理、在绿地内喷洒药物、清除积水等。此外,公园还应多处设置以保护环境、减少蚊媒传播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呼吁游客将在游憩中所产生的垃圾自行处理。通过上述多种手段从而实现控制蚊媒的目的。

5 结语

山地型口袋公园的蚊媒防治可以提高游客游憩的体验感与人体舒适度,从植物配置、灯光设计、排水设计以及公园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减少蚊媒对游客游憩影响的基本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景观营造和空间设计充分发挥公园的综合服务价值,使得公园能够真正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和游憩的最佳场地。未来如何立足场地条件,构建特色山地型小微公园的蚊媒防治景观模式,将是业界、学界和公众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素君.初探口袋公園[J].居业,2020(05):52-53.

[2]汪丽君,刘荣伶.大城小事·睹微知著——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与研究进展[J].新建筑,2019(03):104-108.

[3]陈婷婷,王东玮,施富超,孙宝腾.我国口袋公园研究及应用现状[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02):81-83,149.

[4]史肖蒙.山地城市的形态与山地、河流的关系——以贵阳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1):125-126.

[5]冷培恩,高强,刘洪霞.公共环境治理与蚊媒控制[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10):687-692.

[6]吕慧,赵红红.减少蚊患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相关研究综述[J].风景园林,2016(02):114-118.

(责任编辑 周康)

收稿日期:2020-10-17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8)50号);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项目编号:201606910098)

作者简介:胡作佳(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山地城市与绿地规划建设;姜涛(1987-),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海绵城市与绿地规划建设;通讯作者龙皎(1968-),女,研究员。研究方向:园林工程、市政工程监理及植物引种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