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春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于作家方远来说,也是如此。
那天上午,到方远家采访的时候,他刚刚从老家莱州回来。风尘仆仆,身上似乎还夹带着家乡咸腥腥的海风。他坚定而自信的神情在告诉我,几个月的深入生活一定是收获满满。
方远的书房占据着一层阁楼,一排排书橱立于重要位置,书籍琳琅满目,由其父亲方肇瑞书写的“是知书屋”四个字苍劲有力,格外显眼。
“是知书屋是我太爷留下的书房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年,我们家有两个书房,在老掖县是书香门第。后来,祖宅几经改建,面积越来越小,书房也随之消失了。我觉得,家族的传承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的传承,是知书屋一直在我们后人的心里占据重要位置,我就让父亲重写牌匾,悬挂在我的书房里。有时候,我会下意识地注视着牌匾,似乎从中能看到我先人埋头读书的影子。”方远动情地说。
方远的父亲方肇瑞是一名多次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与飞天奖的剧作家,而方远最终走上文学之路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遗传基因或者是家庭熏陶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方远生于济南,却成长在老家莱州市一个叫过西的村庄。那么,家乡又给他带来了什么?
最是难忘故乡情
方远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他年幼时便回乡与祖母做伴,直到十多年后才回济南读初中。
“我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村里和学校因此而出名。”回忆起儿时生活,方远狡黠地笑着说,“我奶奶常说,这孩子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
方远读的第一本小说是《红岩》,那时他十岁左右。这是他用家里的一本古书从一名青岛知青的手中换来的。由于传阅了太多的人,这本书的前后都少了许多页,方远便尝试着为其补上开头和结笔。这或许便是方远的文学启蒙,那时候,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在课堂上当作范文朗读,让他顿生几分自豪之感,更加深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写过三句半,在学校宣传队里演出,还给油印的《三夏战报》《三秋战报》写过诗和散文。
“文学的种子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是不知不觉的,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方远说。
在那个时期,方远的剧作家父亲经常与同事们回家乡深入生活,采访归来,他们会坐在院中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剧本。方远成为一个偷听者,他们讲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有时候,他被父亲看到了,就将他撵走,因为他们正在讨论有关爱情的情节。
自然,那个时代的报纸是个稀罕之物,有时候,祖母从供销社或者集市上买东西回来,用来包装的报纸就成了方远的必读物。报纸多半是残缺不全的,就像那本《红岩》。他边读边猜,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只要有文章的纸张,方远都会收起来,视若瑰宝。
1976年的春节后,15岁的方远告别了故乡和祖母,被哥哥接回了济南。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极其重要的,影响着我的思维与处事方式,甚至影响着我的一生。我从有记忆的那一天,就有我家乡的影子。所以,尽管我出生在济南,但是,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莱州人,或者说,莱州是我心灵的故乡。作家是要有自己的根的,那么,我的根就在故乡。”方远说。
从乡情散文到都市文学
回到济南的方远感受到了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反差,一口莱州腔给新同学们增添了不少笑料。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农村生活让方远有了较强的社交能力,他迅速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不再有孤独之感。这时已是初二的下学期,家乡的学校并没有英语课程,但在新学校同学们已经学了一年半,而方远却一个字母也不认识。他发奋苦学,到初中毕业时,英语成绩已是名列前茅。鬼使神差一般,爱好文学的方远竟然考上了大学的英语专业,1982年毕业后,成了一名英语教师。但是,文学已经在他的心里长成了参天大树。他一边教学一边写作,发表了大量的乡情散文,并多有报刊转载。故乡和祖母以及大海是方远散文几乎不变的主题,他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变成温情四溢的文字,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读者。
1986年,文学将方远送进了济南日报社,成为一名编辑记者。在他熟悉了新闻工作之后,再次拿起了笔,从事都市小说创作。作为曾经的乡下人,方远以乡民的视角去解读都市的事和人,《隔墙有耳》《走投无路》《神龟出没》《血色咖啡》等十几部中长篇小说相继发表和出版,被报刊连载或转载,收入多种年选与选本。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刘玉栋说:“方远的都市小说背景都是济南这座城市,写的都是济南人的情感、境况和现实生活。他写的是这个城市人的爱恨情仇、理想和追求、梦想和失落、顽强和懦弱,这正是方远的可贵和独特之处。他总是目光炯炯,饱含深情地凝望着这座城市的深处。”
2008年11月,在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评选中,方远以都市文学《门缝儿里的爱情》荣获中篇小说奖,这是对他致力于都市文学创作的肯定和褒奖。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在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方远属于都市经验的早期的发现者和勘察者之一,而且他坚持至今。他几乎是本能地发展出记者、侦探、拾荒者的眼光,由此,日常、零散和晦涩的生活获得了戏剧性,在人心中、在人的眼中,那些光影交错、幽暗隐微的地方都变得暴烈、尖锐和紧迫。”著名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则评价道:“方远的小说一直致力于对城市人生与人心的繁复生动的艺术呈现,用体贴的文思洞察人物内在的精神困境,他的写作有效地参与了近年中国城市文学的隆起。”
方远以都市文学立足于中国文坛,在齐鲁文学中当是独树一帜,成为都市文学创作的佼佼者。然而,在进入知命之年,他的目光却再次落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以文学的方式向故乡致敬
人都喜欢怀旧,而一个有文化情怀的人更是如此。方远童年与少年时的记忆是丰富多彩的,在故乡,他喜欢听族人们讲过去的故事。原来,在方远这个并不庞大的方氏家族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出现过诸多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些故事与人物充斥着他祖辈与父辈们的记忆,并一代一代地口口相传,最终奇迹般地流传下来。或许,正是借助这种无处查证的口述方式,讲述者们无拘无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不自觉地為自己先人们的传奇经历涂脂抹粉,使故事更加曲折,让人物更加高大,以至于令后辈们瞠目结舌,拍案称奇。
终于有一天,当方远回望家乡的时候,蓦然发现,这些故事里隐藏着方氏家族的兴衰密码,需要后人们去解读。
“故乡养育了我,我已创作了上百万字的都市小说,却一直没有将小说的笔墨落在故乡的土地上,在我年过半百之时,我要以文学的方式向故乡致敬,报答故乡的养育之恩。”方远说。
在2010年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天,方远独自一人回到了故乡,迎着寒气逼人的西北风,沿着村北的王河一直走到了入海口。他在三山岛大桥上凭栏西望,这时正有夕阳西下,渔船穿梭,橘红色的晚霞映照得海面光怪陆离,犹如仙境一般。河与海形成的强烈对比,让他的思绪蓦然洞开,时光的隧道为他打通,他沿着它穿越到了一百年前的这片古老的土地,一个个鲜亮的先人微笑着向他走来。
大河入海流,方远苦苦地寻找着方氏家族歷史的源头,最终将起笔处定格在1911年那个多事的秋天,并一直延续到2011年,时间跨度为一百年。2011年初,方远以构思中的《大河入海流》申报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并得到批准。于是,从济南到胶东,再从胶东到济南,五个春秋的日日夜夜,方远沉浸在他所编织的故事中,与那些真实的或者虚构的先人们对话交流,在现实与虚拟中徘徊与思考。
七十余万字的《大河入海流》是一部皇皇巨著,以乡村家族故事呈现着百年民族秘史。2016年6月,该书被列为作家出版社重点图书并出版发行。《文艺报》以“方远作品《大河入海流》的历史书写与探析”为主题刊发了整版的评论文章,《新民晚报》《时代文学》《大众日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刊发了专访及书评。2019年,在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评选中,《大河入海流》荣获长篇小说奖。
从都市文学到乡土文学,方远完成了创作题材的转型,他以两种题材两获泰山文艺奖,实属难能可贵。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评价道:“方远是一名重要的作家,能够沉入情感,作品质朴而又浪漫,这在齐鲁作家中是并不多见的。他写都市与乡村都一样具体和娴熟,诗意盎然。”
《大河入海流》的成功让方远倍受鼓舞,他意犹未尽,投入了长篇小说《大船队》的创作之中。此书被列为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以清末方氏船队为背景,以一支浩浩荡荡的大船队揭示出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史。
创作无止境,方远的文学追求也不会停止,让我们共同期待。
(未署名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公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