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
前不久,我们学校要搞一个什么选举,选举什么记不清了,好像是教代会代表之类。按上面的要求,这次要搞差额选举,当选名额是十人,候选却得有十二人。不可控制的因素增多,确实够让单位领导操心的。最后,肯定是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权衡,让两个去年刚分到单位的年轻人:小X和小Y,充当陪衬。领导们的想法自然是,年轻人立根未稳,听话,好说话。我于选举会场上,观小X与小Y,谈笑自若,不仅丝毫不以为侮,反有自得之色。
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单位里最让领导头疼的是年轻人。因为不服管,不好管。年轻人的理想、激情与叛逆固是让领导头疼,但是,往小了说,他们是一个单位活力的源泉,往大了说,是国家未来希望之所系。如今,怎么样了呢?据我的观察,年轻人在各单位已然成为最好管的人群。听话,配合,奉命唯谨。年轻人可以被使唤得活蹦乱跳,志得意满,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些人物。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有所不为”,但这需要有跟领导说个“不”字的小小勇气:对不起领导,我初来乍到,连做陪衬的资格也没有,请另择他人。
事情还不算完。大家正准备填选票,某领导也许是对选举结果放心不下,或是担心某些“愚昧之人”对领导意图不能心领神会,便对一个老教师耳语几句,老教师又站起来走到台下,跟我们挨个耳语,这回我听得真切,他说的是:“不要选小X和小Y”。
我知道,他必會以“领导吩咐,没有办法”为由为自己开脱。小的时候,每每做错事后,大家或许会这样为自己辩解:隔壁小三子叫我这么做的!接下来大人便会训斥:小三子叫你去吃屎,你也去吃吗?在这么朴素的道理面前,甚至不用去吊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书袋了。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有所不为”,这又需要有跟领导说个“不”字的小小勇气:对不起,领导,我一个快退休的人了,不能也不应该这样做,请另择贤明。
古代士人讲气节。这“气节”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早先却是分开讲的,气是气,节是节。朱自清先生在《论气节》一文中界定得很好:“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在我看来,敢作敢为的“气”是比较高的要求,且易受打压,但有所不为的“节”是需要坚守的底线。
【原载《今晚报》】
插图 / 提拔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