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瑞瑞
“诗意”是一个让现代人心向往之的字眼,我们的语文课堂本应是诗意沛然的,可是在平常的教学中屈从于进度的奴役,考试的压力,很多老师都忙于灌输知识,讲解方法,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越来越淡,诗意也渐行渐远。诗意课堂,让语文课更加生动、唯美。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大获成功,其实也在传递一种“诗性传统”回归的信号,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走在前面,成为传播“诗歌·爱·美”的阵地,把这些种子埋进学生的心灵,静待花开。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种构建诗意课堂的方法。
语文妙天下,文与天地共生。自然界是最伟大的诗人,它用惊人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四季的循环往复,日月的斗转星移,草木的荣枯,动物的迁徙,这些都是自然界律动的诗歌。如何把这些引入课堂呢?首先老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抓住季节轮转的自然现象,生发开去。春天学校的玉兰花开了,我让学生下课时去观赏它们从开到谢的过程,自己写一点观察日记。然后,课上读给他们张丽钧老师的《玉兰花凋》,学生会发现原来玉兰是那么决绝的灵魂,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几天灿然绽放之后就决然地扑向泥土,我又由此引申到泰戈尔所说的“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再讲到中国文化中“盛极必衰”的哲理。春天柳树发芽了,我带学生梳理古诗中写到柳的诗句,学生们自己发现,原来大多数写柳树的诗句都与送别有关,我由此讲到古代诗歌中这一类比较固定的意象,如“莲”——洁身自好,“菊”——高洁傲岸,“竹”——清高自守,等等。再由“柳”“留”这一组谐音双关,讲到“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莲子清如水”中的“莲”与“怜”,“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与“情”,都是语带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由一个小小的自然现象生发开去,尽可能地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味,赋予其更丰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以诗播诗,以文传文。全民阅读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限于课文中的几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独的小岛,我们必须找到与其声气相通的文章来拓展其内涵和外延,使其联接成一片岛屿,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诗意的丰厚与蕴藉。例如,在讲赵师秀的《约客》时,我就引申了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在感受恬淡自然的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古人雨天听雨下棋,雪天喝酒邀友的生活雅趣。在讲《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将其与《雪夜访戴》《湖心亭看雪》三篇群文阅读,让学生既能体会古人的生活情趣,也能发现有朋友与自己心有灵犀共赏月色固然是一种幸运,乘兴而去,兴尽而返何尝不是一种洒脱?而在漫天雪景中偶遇一知己,虽只能是一面之缘,从此相忘于江湖也有着另一种美丽。在讲《背影》时,我将其与龙应台的《目送》群文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时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表达的不同,也从子女和父母不同的角度来旁观成长,旁观老去,感恩父母的拳拳之心,也反思自己的反哺之意。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可以思接千载,馳骋文本之间,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呼应了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要求。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语文是一门意趣横生的学科,它既有最鲜活热辣的生命力,也有着与高雅艺术融通的一面,绘画、音乐、表演、朗诵等多种艺术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人讲究诗歌的意境美的重要表现。在教授古诗《约客》的悟意境环节,我就先以“以画猜诗”的小游戏引入,然后让学生欣赏为《约客》配的三幅图,并说出自己认为哪幅画更适合本诗的意境。这既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也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加形象化的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音乐的适当引入,既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情感熏陶,运用得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授李森祥的《台阶》时,我先以《父亲》这首歌曲导入,很多学生在开始就红了眼眶,为进入课本体会父亲的艰辛奠定了感情基调。在课堂结束时,又让学生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音乐中,回味与父亲相处的点滴感动,写下对父亲想说的话。课堂结构圆融,圆满完成了预期的情感态度目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利器,是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点余映潮老师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变体阅读、演读、译读、说读等。这样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课堂,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让语文课堂既有思维的广度,又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切实做到了落地核心素养。
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存在,它契合了“大语文”的理念,还枯燥的语文课堂一份诗意的清凉,也让语文课堂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诗意的一船星辉归来。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2]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12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