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研究

2020-12-21 03:45李学林王金凤陈芬杨文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观光旅游农业发展

李学林 王金凤 陈芬 杨文玉

[摘要]近年来在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都匀市包阳村开启了农业观光旅游的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一直致力于打造都匀市农业观光和农事旅游的城郊后花园景观。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游客数量减少、引资项目难以继续推进等问题。包阳村需将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打造观光旅游特色品牌,对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发展,从而有利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地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区域经济。

[关键词]农业发展;观光旅游;体验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在“三农建设”、“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国家方针政策引导下,虽然我国已有很多地方都在尝试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并已初步取得成效,但发展水平仍不尽如人意,存在旅游模式单一、区域发展规划不协调、缺乏经验等问题,导致有些地方旅游发展出现断层。在发达国家,农业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方式,并形成了多种格局经营和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都市快餐式生活的兴起,以往的旅游模式已不再具备经济优势,随之而来的是渴望走出家门,到乡村体验慢节奏的田园生活,这也证实了农业观光旅游有着很大的市场和经济前景。包阳村如果要以农业观光旅游发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则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消费模式”和“旅游新点”。

1包阳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先天条件

从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条件和选址来看,包阳村位于黔南州都匀市河阳乡,离城区仅17km,地处城市近郊,交通便捷,其中贵新高路、都安高速公路以及栋平公路从境内穿过,是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良好的试点地。包阳村是一个典型丘陵地带的山间坝子型村落,总体面积59.85km2,土地面积宽广,两面环山绕水,周边植被覆盖率高,耕地面积198.4hm2,稻田面积168.53hm2,人均耕地面积达0.114hm2,坝子里河渠交错便于灌溉,为农业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山腰上翁谷水库为该村农作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且包阳村拥有全乡唯一的农贸市场,也为包阳村蔬菜大棚的建设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在发展前期,包阳村基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者前来投资建设农产养殖,与当地村民进行合股经营,为包阳村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金来源。由于周边平浪镇、墨冲镇、良亩乡等地区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包阳村的发展。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上更倾向于追求健康、无添加、无污染的绿色有机蔬菜,在精神生活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为包阳村发展农业以及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广阔市场,许多专家和企业前来实地考察投资,经走访调查也发现,当地村民对于发展旅游业也有极大的投资意愿。

2包阳村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概况

包阳村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是全市最大的农业示范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以大规模养牛、无公害蔬菜、母猪饲养等主要渠道为农民增加收入,2012年,包阳村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土地流转了16.4hm2,通过大量土地流转发展精品大棚蔬菜种植业,建成了360个大棚蔬菜,2013年,通过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常态,初步建成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观农家园、赏民俗风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观光体验园。该村共有600余家村民通过公司合作社走合股发展模式,蔬菜种植200余hm2,初步形成农耕体验园,建设了布依农耕文化博览园,被评为“黔南州集体经济强村”,入围全省同步小康创建示范村。但从2012年到2014年短暂发展过后,包阳村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出现瓶颈期,项目发展难以继续推进,出现项目停滞荒废等问题,项目后期无人管理,导致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浪费,项目零散無系统规划,未能达到获取长久经济收益的目的。

3包阳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存在的问题

3.1融资出现半途效应

首先,包阳村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过程中,先后引进多家“公司+合作社”的合股发展模式,但因旅游项目投资建设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大,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显著,导致缺少后续资金注入。其次,各大企业及周边地区的投资者对新型农业观光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认识不深刻,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难得到当地银行业的信赖和支持,金融机构和合资企业的投资信心不坚定,进一步加重融资难等问题的出现。再次,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土地产权难以清晰界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利益冲突,这就可能导致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到一定时期后融资出现半途效应,导致融资难和规模不经济现象的出现。

3.2土地流转存在困难

各方利益冲突是土地流转困难的关键矛盾,农业观光旅游涉及到农民、农村、农业、政府、土地等各个方面,土地流转贯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全过程。所谓土地流转就是政府等权威机构将一定区域面积内多户农民的土地转租给某个集团或自然人集中管理有限年限的过程。在土地流转这一过程中,土地使用权发生了转换,提高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但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正如朱敏霞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中说道: “由于土地特殊性,土地不易进行市场化交易,导致了土地这种要素活力不足,流转水平不高。”土地的不可迁移性和不可复制性阻碍了土地商品化,是土地流转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对土地依赖程度高,对土地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要求高,包阳村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过程中,需要承租方与多个受租方的多方意见达成高度一致,如果有政府介入的调整方案,则需要协调农民、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严重延缓了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时间,阻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这也是阻碍包阳村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3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创新

包阳村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地域性,当地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性,许多旅游产品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缺乏自身特色,无法与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相区别。当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小,开发企业实力弱、规模小,导致许多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旅游项目开发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市场狭隘无法打开,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吸引力小,产品缺乏市场营销策略,农业生产与旅游产品之间对接不准确。包阳村在发展农业观光体验游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对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再创新,通过打造自身品牌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3.4旅游发展辐射效应小、范围窄,关联效应差

包阳村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农业旅游发展的范围窄,辐射效应小,旅游效应无法辐射到周边地区,未能有效地结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难以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和开发。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规模聚集效应的旅游产业,以及旅游产业辐射源存在不确定性和不清晰性,无法起到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旅游关联效应差,关联度小,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衔接不当,旅游景点出现断层,旅游产业不能有效衔接,旅游产品需求连接存在混乱,消费者在旅游景点中的满足感和舒适感未能实现,不利于“一条龙”服务发展模式的形成。

4对改进包阳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4.1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建立融资信贷体系

通过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并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引进大量资金项目,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与各大银行达成共识,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融资信贷体系,形成“先融资再分红”的长期合作模式,以延长融资期限,使产生经济效益缓慢的项目持續推进,避免融资出现半途效应,建设半途化的局面,利用政府主导作用,清晰界定投资者及企业投资旅游经营权和土地产权问题,通过建立清晰的产权界定,避免“搭便车”的公共产品不经济等问题,以及融资者多次吃“闭门羹”的现象出现,同时可以减少在实施投资建设时出现民事和经济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2加强政、企、农三方沟通

针对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在加强政、企、农三方的沟通,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合同签订的期限。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百姓接受土地流转的相关思想,逐渐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关系,从而接受土地可以作为资本直接转换成收入的概念。同时通过长期反复的沟通,降低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戒备心,节约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过程中寻找劳工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民参与新项目的积极性。有效地与百姓沟通,一定程度上让利于百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会出现农户与农户之间土地边境不明晰的情况,需要政府出面进行调解。关于土地纠纷调解一方面需要完善土地制度,发放和登记土地证明;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耐心沟通,避免矛盾恶化升级。

4.3打造主题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充分利用包阳村“绿色有机果蔬”和“生态循环渔业”两大产业,打造以农事为主导的渔业养殖和无公害瓜果蔬菜产业,通过增加“垂钓捕捞、野餐、体验习作、徒步健身、耕作、栽培、饲养家禽家畜、游船”等新兴配套项目,增加主题色彩。同时利用水库建设垂钓基地,配置相应农产品,提供餐具由游客自制烹饪美食,开发欣赏田园风和观看农业生产活动,打造田园农业游、田园观光游、自驾农场观光游等新模式。利用黔南州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条件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养生”的田园景观的体验游,通过将大棚蔬菜基地开放给游客,以此打造具有童趣性和教育性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活动和针对目标客户的家庭式农耕农作体验式品牌。打造主题特色,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形成自己的产品优势。

4.4优化结构,增强辐射强度

通过媒介增强辐射效应,大力进行媒介宣传,能扩大旅游产业的辐射范围,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配套开发和利用,带动本村及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开发。增强旅游产业关联度,将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点有效配套结合,加大力度对多种旅游模式和旅游景点进行开发,与周边旅游景点有效衔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有效地与旅游景点相结合,避免旅游景点出现服务断层的现象。

5总结

农业观光旅游可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它转变了以往乡村发展的方向,也带给人们许多有关现代生活方面的思考,与农业观光旅游相关的系列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可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民就地就业问题,提升乡风文明等,还可以达到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黔南州包阳村在发展过程中,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以“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在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将为实现旅游模式转型和发展新型产业的目标,推动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董本军.浅析旅游业融资困境与对策——以某地旅游业为例[J].纳税,2020(10):110-111.

[2]朱敏霞.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07):93-95.

[3]张继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探析[c].社会科学Ⅱ.决策论坛[M].北京:科技与企业,2016.

[收稿日期]2020-08-03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黔南州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调查研究——以都匀市包阳村为例”( 20195201807)。

[作者简介]李学林(1997-),女,贵州遵义人,仡佬族,学生;王金凤(1997-),女,贵州遵义人,仡佬族,学生;陈芬(1997-),女,贵州铜仁人,土家族,学生;杨文玉(1999-),女,贵州都匀人,布依族,学生。

猜你喜欢
观光旅游农业发展
黑龙江省林场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策略与模式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生态旅游意义下的吕梁山观光旅游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3 STEP BY STEP随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