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清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和部署,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创办了“‘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论坛”,持续围绕国家、省、市、县“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理论、实践以及文本研究等主题,开展发展规划编制的学理研究、务实探讨和工作交流,为国家和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新一期“‘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论坛”成功召开。本期论坛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学习心得交流”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经与会专家授权,现将专家发言材料分两期刊发。
产业是经济之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发展目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建设等部分都涉及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关内容。主要有: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协调、农业现代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绿色产业、健康产业、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等。《建议》关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论述呈现出以下显著的新特点:
1. 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是新时代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实体经济乃国民经济命脉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议》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业强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和配置效率;按照行业与门类精准施策,围绕加强供应链建设开展顶层设计,找准薄弱环节补足短板;聚焦关键产品、核心技术实施科研攻关,取得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推动国内产业合理分布,按照均衡化的要求对部分产能实施疏解、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产业安全优势互补格局,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2.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议》强调,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快速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议》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视角提出了“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战略重点。《建议》强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将发展创新研发、运输物流、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建议》强调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发展,重点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强调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关于健康产业,《建议》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部分进一步强调,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健康服务业;发展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业。关于养老服务业,《建议》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分进一步强调,“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銀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关于旅游业,《建议》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部分进一步强调,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4.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议》沿用了“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区概念术语表述,强调“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议》强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注重发展智慧农业;以生态绿色为发展方向、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标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重点打造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都是新表述。其中,“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数字农业”的升级版表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的升级版表述。
5.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议》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表述,提出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新表述。强调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好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丰富优质文化产品的研发和供给;加强数字化战略引领,探索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企业形态、文化业态,打造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消费模式;创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有感染力、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产业带,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6.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强调,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7. 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建议》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8.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建议》反复强调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9.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建议》强调,发展绿色金融、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黄石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主编,《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