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立即就业”能力,并在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立即就业”能力是指通过职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无缝衔接,即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具备从事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可通过聚焦行业办学、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要素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立即就业”能力。
关键词:中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立即就业”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师范背景下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及组织研究”(项目编号:BAA190238)
作者简介:贾汇亮,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1-0101-0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进入分类发展的新阶段。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开始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高校发展转型。但是,传统的学术性发展定位使得很多普通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毕业之后“立即就业”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挑战。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起步较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我国大陆地区普通高校借鉴。
一、中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动向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我国台湾地区一向重视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近年来,台湾地区不断强化高校分类发展、“技职再造”、产学合作等策略,在保持技职教育与业界合作、重视职业技能、务实致用等优势的基础上,引导技职类本科院校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立即就业”的能力。
(一)通过高校分类发展,加强技职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分为两大系统,高等学术(普通)教育系统与高等技职教育系统。学术系统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大学、学院、师范院校等,技职系统的高等教育则涵盖了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1]。与高等学术院校侧重理论研究与创新不同,技职类本科院校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倡导提升学生“立即就业”的能力。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大多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富有鲜明特色,注重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质量在某个行业领域内的引领地位。因此,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技职类本科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并不逊色于高等学术院校。
(二)实施“技职再造”,提高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有关规定主要围绕大学治理、“技职再造”、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教分流等方面展开。“技职再造”主要是围绕“提高技职教育质量,以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质技术人才”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变社会对技职教育的看法,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质技术人才,并要求高职、专科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台湾科技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立即就业”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台湾地区先后开展了两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引导技职类院校从制度创新与调整、师资改造、课程与教学改革、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品质管理、就业促进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台湾地区“重学轻术”的现象。从整体上来看,通过“技职再造”策略,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在特色打造、服务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的经验。
(三)加强产学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产学合作,加强产业人才需求与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举措。为了促进产学合作,我国台湾技职类本科院校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根据产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以知识和理论为本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根据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点重新设计课程和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职业能力;等等。这些措施大幅度地提升了技职类本科院校学生的职场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
二、中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做法
为了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保持优势,中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在特色优势打造、学生学习服务、教师职业指导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不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大多致力于围绕自身优势重点打造1~2个核心学院,并以核心学院所形成的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逐步形成学科专业群,不断强化学校的特色优势。当然,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也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适当补充一些新兴专业。比如,南台科技大学只设立工学院、商管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少数几个学院,每个二级学院下设若干系(所、中心),这些系(所、中心)都紧跟学术前沿,注重各自领域的最新发展。其中,工学院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研发,很多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中被采用,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再比如,台湾宏光科技大学最早是一个医护专科学校,发展到现在,其围绕医护学科专业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关怀生命特质的专业人才,设立了医护学院(下设护理、生物科技、物理治疗、营养与保健专业)、民生学院(下设食品科技、化妆品、幼儿保育、美发造型、食品与化妆品品质检验专业)、管理学院(下设健康事业管理、餐旅管理、资讯管理专业)、工学院(下设环境与安全卫生、职业安全与防灾、生物医学工程及资讯工程专业)、人文社会学院(下设老人福利与事业、运动休闲、艺术中心、应用英语、文化事业发展专业)、通识学院(统筹规划全校基本能力课程和核心通识、分类通识以及服务学习课程)。这些学院所涉及的人才培养领域基本与人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联系,保持并强化了学校的医护特色优势。这种集中优质资源打造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并在某一个行业领域建立人才培養领导地位的发展策略可以凸显技职类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为学校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服务学生职业成长,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技职类本科院校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都非常注重一个指标——学校毕业生能否成为台湾地区1 000家大企业票选的优秀员工。这个指标对于私立技职类本科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各高校基本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为学生毕业设定底线要求(如果学生达不到底线要求,不能正常毕业),处处体现出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
1.为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基本是以能力为导向的,其在制订培养目标时,都会明确规定每个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及为了形成这些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课程、开展哪些活动,这种目标明确的体系化人才培养方案可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技职类本科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还灵活设置了一些特色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比如,朝阳科技大学就把项目管理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强化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除了必修课程,台湾技职类本科院校也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讲座、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专题研修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多元的学习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还为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条件。
2.为学生学习设定底线要求。为了保障毕业生质量,部分院校的二级学院会设定学生毕业的底线要求。比如,龙华科技大学二级学院的学生毕业必须通过该学院规定的核心课程考核(一般2~3门),每个学生有一定数量的机会参加底线毕业考试,只有通过了,才有可能毕业。这种毕业考核类似毕业前会考,考试难度和规范程度都很高。这种底线毕业要求的设计,可保障学生学到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为其日后就业提供扎实的基础。
3.为学生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技职类本科院校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提出毕业要求,而是非常注重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发展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在朝阳科技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指导教授服务台,在周一至周五固定的时间段内,不同系(所、中心)的教授都会在服务台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面对面指导。这种便捷的教授服务机制,可以为学生学习及职业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引领学生的专业成长。
(三)提升教师职业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都把教学作为立校之本,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师职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1.设立产学研合作机构,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一般会设置一些产学研合作机构。比如,朝阳科技大学在科学园区内设置“创新育成中心”(类似大陆高校的科技园区),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协助科学园区内企业进行产品研发。这种合作方式可以把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指导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除此之外,技职类高校还注重从企业中聘请兼职教师,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企业最新的技术,促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同步。
2.成立卓越教学中心,协助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卓越教学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并协助教师开展职业实践,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卓越教学中心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活动:(1)定期举办教学论坛、教学工作坊、教学观摩等活动,辅助年轻教师成长;(2)提供条件并协助年轻教师进行微格教学,引导年轻教师自我检视并改进,逐步适应面向职业实践的教学模式;(3)引进国内外大学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培训引领教师从模仿到实践操作。比如,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引入哈佛大学的个案教学方法,成立了案例教学研发中心,注重结合管理实践案例开展教学,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快速提升。除了开展教师培训,卓越教学中心也会不断搜集教学案例资源,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资源支撑。
(四)注重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立即就业”能力
“立即就业”能力是指通过职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无缝衔接,即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具备从事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我国台湾地区很多技职类本科院校乐于把学生的创意作品或学习成果陈列在校道两旁,展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制作的点心或者小发明也经常被用作学校的接待要素得以展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做法也非常细致。
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职业技能锻炼机会。学校一般会按照企业需要设置各种功能场所,通过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在企业锻炼技能的机会。比如,弘光科技大学的餐旅管理系设有18个检定职类场地(职业鉴定单位),在供国家级专业检定使用的同时也作为学生的实作场地。在此基础上,餐旅管理系同台湾著名的餐饮企业合作办学,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师生在全世界各类餐饮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许多的奖项。除此之外,技职类本科院校在功能场室的设计上非常注重实用性和职业实际情景的模拟。比如,龙华科技大学的金融实验室就是参照股市交易大厅而设计的,该实验室可实时呈现股市走向,可让学生模拟股票、期货交易过程,提高职业实操能力。另外,有条件的技职类本科院校还会经营一些盈利项目,如宾馆、餐厅等,这些项目基本是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运作经营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进行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宏光科技大学的西餐厅就是由学校的食品科技系、餐旅管理系等相关系(所)的师生共同经营的实训场所,实现了学习与职业技能的同步提升。
2.鼓励学生考取各种专业证书。在技职类高校,学生考取证书的情况是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很多学校成立证书中心或办公室,为学生获得各种专业证书提供服务。为鼓励学生报名考取证书,高校通过为学生缴纳或者补助部分报名费的方式减轻学生负担。此外,这些高校也会积极营造鼓励考取证书的氛围,如经常评选各种证书达人,并且为证书达人设置一定数额的奖励金等。例如,龙华科技大学的学生取得资格证书后,学校会补贴70%的报名费用作为奖励,并在“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建立“考取证书、掌握未來”世界树来展示考取8个以上资格证书的学生情况,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考取各类资格证书[2]。
3.建构与行业接轨的课程体系。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技职类高校的典型特征。比如,台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的课程设置将教育目标细化,并形成能力表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首先是基于行业用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以能力标准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引导,也作为课程实施后学生品质的评量效标[3]。这种课程体系设计淡化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形成,是一种基于具体工作任务的跨学科、跨课程的学习模式。与传统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同,这种课程体系是按照职业能力点来设置的,学生的课程学习就是获得一个又一个能力点的过程,这很好地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也有效避免了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时的“眼高手低”问题。
三、中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普通高校應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技职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做法,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立即就业”能力。
(一)聚焦行业办学,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在学术本位的办学追求下,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大多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学科专业建设上,很难凝聚资源和力量办出品质和特色。在资源有限、人才培养目标笼统的情况下,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人才培养质量堪忧。普通高校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必须精准对接行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大实训场所的建设。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要找准自身优势,集中资源,聚焦少数几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办出行业特色,成为行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示范者和引领者。(1)应用型普通高校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办出核心专业,然后围绕核心专业,慢慢拓展成专业群,建立系统化的行业人才培养体系;(2)依据区域发展、产业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设计人才规格,把专业证书考核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与企业一起开发课程,开设“技术专精”的专业课程[4];(3)深入了解和把握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深耕细作,打造特色,形成办学优势。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注重知识和理论体系习得的学术性人才培养不同,因此,应用型普通高校要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面向产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人才,不能高高在上,要勇于走出“象牙塔”,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扎实推进校企协同育人。(1)高校要积极创设机会,联合企业行业中的机构设立产业学院,密切人才培养与行业用人的联系,提高学生所学与行业所用的关联度。产业学院是以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为目标,依托高校建立的具有健全的独立运行机制,服务于某个行业企业的新型办学机构[5]。比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联合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智能教育产业学院,深化人工智能环境下校企协同育人创新,联合培养智能教育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2)高校要积极对接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共建实验室、产学研合作机构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专业技能的关联,促进产教融合。这种策略不再简单局限在通过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场所,而是在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全方位育入。也就是说,新时代的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人为载体的连接,更多是以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为载体的连接和融合[6]。
(三)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职业指导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否适应课程与教学的变化,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学术能力为重转到以职业指导能力为重。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岗位聘任、教师培养、考核晋升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1)高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师资互聘,建立“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学生培养双导师制。一方面,高校要建立机制,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中跟岗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要把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聘请为高校的兼职教师,发挥他们的职业实践指导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实操技能。(2)改革教师考核与晋升机制,建立“学术成果与职业指导能力”并重的考核与晋升机制,鼓励教师获得职业技能证照,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研究产业发展趋势等。
(四)优化人才培养要素,塑造学生“立即就业”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深受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设备与条件等办学要素的影响。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学生“立即就业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要素,从树立应用型育人理念、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优化课程设置、紧跟产业趋势建设职业训练场室、激励学生积极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等维度建立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立体要素环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立即就业”能力。具体来说,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应树立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点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职业场景一致的实训场室,把学生的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整合起来;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各种职业能力证书,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鲍洁.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6(18):47-50.
[2]代晓明,徐晓敏.台湾地区技职类高校发展策略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50-51,67.
[3]邓晓荣.两岸应用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27(1):78-81.
[4]刘国买.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再造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5(2):26-30.
[5]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30-37.
[6]陸俊杰.类型教育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及其实现:基于话语体系的转换[J].职教通讯,2020(1):7-13.
[责任编辑 王文静]
The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alent Training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aiwan of PRC
JIA Huiliang
Abstract: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aiwan of PRC are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immediate employment", and have accumulated certain experience in docking with industry, enterprise talent demand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Immediate employment" ability refers to helping students realiz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from study to work through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that is, students can adapt to work after graduation and ha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o engage in work. In the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colleges in mainland China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immediate employment" by focusing on running schools by the industry,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staff and optimizing the elemen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Taiwan of PRC;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immediate em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