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政
【关键词】领导干部 “匿名化” 新闻媒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怎样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怎样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些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艰巨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然而,近些年来,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一种“匿名化”现象,而且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所谓领导干部“匿名化”,主要是指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中的一种政治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在事件报道中主体对象隐去真实姓名而用其他具有泛称性的代词替代。“匿名化”倾向的加剧,折射出了基层治理的困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领导干部“匿名化”的概念界定
认识事物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澄清的是,领导干部“匿名化”现象不同于网络媒体上的“隐身化”现象。在网络媒体上,很多人采取“匿名”的形式发表言论,比如,在自媒体中,诸多人用网名向陌生人发表自己的言论,就是“隐身化”现象的典型表现。匿名就是隐去真实的身份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隐去身份后带来的“真实表达”;另一种是隐去身份后带来的“放纵表达”。也正因为这一点,网络舆论成为当代社会思潮的“集散地”。而本文讨论的领导干部“匿名化”现象与之截然不同。领导干部是行政公职人员,是掌握和行使国家公权力的人员。诚然,因为职业的需要、舆论的需要、身份保护的需要等,在特定条件下是需要而且必要“匿名”的。分析讨论领导干部“匿名化”现象,必须先对“匿名化”这一核心词汇加以清晰地界定。
第一,领导干部“匿名化”是指在新闻报道语境中,而不是其他语境中存在的现象。在会议发言、私下交流、工作报告等场景中的“匿名化”与新闻报道语境下的“匿名化”不同。新闻报道具有公开发表的特征,而会议发言和私下交流等的公开化程度较低,加之口语化等习惯表述方式,并没有给“匿名化”留下较大的空间。可以说,正是由于新闻报道的公开化程度较高,因而“匿名化”成为一种“必要”。第二,“匿名化”的主体是指所报道的事件中的当事人或重要相关人。与事件无关的人或者非事件的主要参与人是否隐去真实姓名另当别论。新闻报道所涉及的“当事人”往往是事件的主人公,其地位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事件的意义最终会归于他。第三,“匿名化”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自愿隐去姓名,另一种是被他者隱去姓名。前者与事件的当事人直接相关,后者则与当事人间接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匿名化”现象特指领导干部自愿隐去姓名的做法。被他者隐去姓名的做法,主要是新闻媒体从意识形态和舆论引导角度出发作出的技术性选择。作为公开发表的舆论阵地,媒体肩负着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职责,因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隐去当事人的真实姓名。
领导干部“匿名化”现象的实质分析
首先,“匿名化”源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一般而言,新闻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报道,要么是正面的积极价值指向,要么是揭露式的批判价值指向。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多是从正向价值观立场出发。如果是批判价值指向的新闻报道,则多是对特殊情况下领导干部被国家机关判定为存在不良行为所做的报道。当然,即便已经判定其存在某种问题,新闻报道也有可能会隐去其真实姓名,或者采取“化名”的方式,这种情况显然不属于我们所分析的“匿名化”现象。可以说,我们所讨论的“匿名化”现象是指在积极价值指向的新闻报道中领导干部故意隐去自己真实姓名的现象。由于领导干部对于自己的某些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意义以及带来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影响并不能够作出清晰的判断,所以,即使是在积极价值指向的新闻报道中,作为当事人的领导干部仍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而是采用“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等具有泛称性的代词替代。在不能准确判断事件所蕴含的可能价值、意义及其影响的情况下,少数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直接导致了“匿名化”现象的产生。
其次,“匿名化”是一种回避舆论风险的策略选择。媒体具有一种舆论引领功能,这是其天然属性。新闻报道因受众不同,其关注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官方媒体报道和文化娱乐报道存在巨大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媒体报道都隐含着一个主要目的——“广而告之”,即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报道的内容。也就是说,媒体存在的价值是让更多的受众群体了解事件。这种“广而告之”的特性极易形成舆论热点,促使人们给予新闻报道的主体即当事人以更多的关注。当这些舆论在众多交流中形成一种具有统一性的导向时,则会进一步扩大舆论效应;而当舆论导向走向负面时,新闻报道中的当事人就可能受到强烈的质疑性关注。事实上,舆论导向有时不是媒体能够完全掌握的。如果受众群体对事件的解释带有多数人的“公意”,就会使当事人的行为陷入争议,而公职人员一旦面临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政治风险。因此可以说,“匿名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个别领导干部为了回避舆论风险。
最后,“匿名化”是一种被异化的大局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要“观大势、谋大事,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增强世界眼光、历史眼光,提高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的能力”,要“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所谓“大局观”,就是领导干部自觉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正确处理好公与私、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抛开自己的私人利益、私人荣誉而服从整体利益、大局利益。这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政治素质,也是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然而,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少数领导干部的大局观出现了异化,即并非出自其内心的信仰和境界,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遂成为了保护个人利益、个人荣誉的“手段”。比如,不顾客观事实,不从实际出发,明知道领导的意见和观点存在问题,却以大局观为借口,拥护领导的错误决定。这种被异化的大局观从本质上来说是虚假的大局观。在新媒体语境下,部分领导干部以大局观为借口,不敢发表或者匿名发表与领导观点不同的言论,做“幕后英雄”,使得“匿名化”倾向加剧。
克服“匿名化”现象需要领导干部形成“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担当作为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能否做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最能体现领导干部的党性和作风。领导干部“匿名化”现象尽管表现有所不同,但都存在一个共性,即都是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
与“匿名化”相反的做法是追名逐利,即喜欢在新闻报道中炫耀自己的“政绩”,希望借助新闻媒体宣传获得自己需要的名与利。在这种情况下,个别领导干部不但不会“匿名化”,反倒会故意“实名化”。无数事实表明,作秀、取宠、讨巧换来的只会是徒有虚名,任何政绩都既要做给“上”看,也要做给“下”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匿名化”说到底是一种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匿名化”是一种对真实身份的隐藏。抛开那些动机合理的“匿名化”不谈(如前文提到的必要的舆论需要、身份保护需要等),几乎所有不合理的“匿名化”都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和对工作担当的逃避。一方面,领导干部是否敢于担当作为,与政治生态和政治环境直接相关;另一方面,领导干部是否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对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不仅环境能够改变人,人也能够改变环境。如果领导干部不敢直面问题、动真碰硬,而是坚持“明哲保身”,就不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匿名化”仅是一个外在的表象,但其从侧面反映了当代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一种消极心态,其背后隐含的是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問题。因此,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的领导。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熔铸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魂。只有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才能够抛开“小我”成就“大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领导干部“匿名化”现象的出现,源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体现了一种回避舆论风险的自我保护心态。“匿名化”倾向一旦成为风气,不仅不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这种“匿名化”现象,各级领导机关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从根本上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