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文明的建设,城市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自然的组成部分,也离不开人工园林建设。生态园林不仅具有自净化功能,而且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美化城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要求我们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园林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吸引游客从而创造经济效益。生态园林建设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创造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调节城市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提升环境质量,从而充分发挥生态园林建设对于城市环境保护的作用[1]。
从当前城市绿化可以看出,生态园林建设所使用的植物品种较少,树木种植多以常见品种为主;鲜艳明亮的花卉种植较少,色彩度、美观度不够。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无法发挥生态园林建设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
生态园林建设需要与城市整体环境合理结合,这也要求合理设计生态园林工程。在实际生态园林建设中,常因为园林设计者的忽视,使用了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最终导致生态园林建设效果差强人意。也存在布局设计标注不清晰的情况,使得施工人员无法按设计要求建设生态园林。不完善的生态园林规划,使得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整体不够合理,无法充分发挥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有利作用[2]。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深深影响着城市小气候。城市小气候是城市地面到100m 高度内的气候,而这个空间同样是人们生活、植物生长的空间。为了加强生态园林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调节温湿度,有效改善城市小气候[3]。例如,试验表明:夏季城市草坪的温度比普通地面温度低8~20℃;冬季草坪的表面温度比地面温度高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将水蒸气输送到空气中,从而提高空气湿度。据监测,一般绿地和道路树木相对非绿化区可以提高10%~20%的空气湿度。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实现城市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植物对城市小气候的有利作用,合理规划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在城市中的区域分布,对城市小气候进行整体性的调节。
提高环境质量是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实现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要想提升生态园林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优势特点。例如,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空气的碳氧平衡;可以吸收、净化部分有害气体,如SO2、NH3、Cl2、Hg 等;可以阻挡、过滤和吸附部分粉尘;可以分泌杀菌素,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以显著减弱噪声等。
维护生态平衡是生态园林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好的生态园林建设应以生态平衡为原则,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加以考虑。例如,可以通过城郊结合及园林森林结合等方式扩大绿化面积,将城市四周的绿地自然引入城市内,从而提高整体城市环境质量。
在生态园林建设中还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物种长期生长在一起,互利才能发挥最大的环境维护效果。例如,藻类与真菌共生,一些植物的分泌物有利于其他植物的发育生长,一同种植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生长的作用;一些植物的分泌物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应避免其与其他植物种植在一起。合理利用植物之间的影响,维护植物之间、园林绿化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建设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建设层次丰富、结构多样的园林。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应合理利用植物对城市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发挥植物优势特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针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规划,将园林绿地从城市边缘引入城市内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注意丰富植物群落,注重生态园林建设的植物选配,凸显物种之间的关系,强调物种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通过生态园林建设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