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玉帅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当今旅游业迅速发展,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过于追逐眼前利益,不仅没有促进当地的发展,反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有效缓解了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冲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旅游是一种非大众化的特殊旅游,通常发生在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好的自然地区及与之相伴的文化遗产地和传统社区[1]。苗族村寨多集中在偏远山区,虽然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欠发达,但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繁衍出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若有效利用当地各种资源,以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为载体,丰富的自然景观作支撑,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既能促进传统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而,对于发展相对限制的苗族地区,保护性开发村寨生态旅游无疑是最佳模式。
近年来,生态旅游愈加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因而各地区都在积极发展本地旅游特色。生态旅游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若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生态旅游则无从谈起。早期黔南地区因历史、交通、观念等因素限制,导致其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发挥,但同时也避免了人为破坏,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各方面有了一定改善,然而这些未受荼毒的自然资源,恰好契合了黔南地区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诉求,也为苗族村寨开发生态旅游打下夯实的基础。此外,独特的民族文化亦是黔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根本,只有充分认识其自身的优势所在,方能凸显其特色。
黔南州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跨E106°12′~108°18′,N25°4′~27°29′,处于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苗岭山脉横亘全州中心,高山、峡谷及丘陵等交错纵横,喀斯特水文景观多,地形极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地域差异大,气候多样复杂,铸就了无数的奇山秀水。黔南聚居的少数民族众多,有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无数的人文历史古迹,为旅游业的开发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黔南州内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境内以黔桂、湘黔铁路、320、321国道线和贵新高等级公路为主;厦蓉高速和贵广高速的建设,使其处在大西南出海的咽喉要道上;荔波机场的通航,构成了黔南复杂的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区域优势明显,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黔南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开发利用程度低,正因如此,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极大开发空间,是颇具开发潜力的地区。目前,黔南州委、州政府围绕“生态美、百姓富、黔南强”的目标,启动“黔南州现代旅游业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黔南旅游影响力,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地旅游迎来了黄金时期,也为旅游发展打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苗族村寨的开发由来已久,且近年来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如,湖南的苗人谷、德夯,黔东南的西江、朗德等,这些村寨旅游开发较早,可以说是创造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奇迹。正如人们所知,旅游是把双刃剑。这些村寨在开发过程中,虽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些不良影响。如,文化资源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完全的市场化”致使社区贫富差距拉大,过度“商品化”制约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等[2]。尽管存在诸多不良影响,但并未阻挡人们开发苗族村寨的步伐,而这些不利因素对后续开发的村寨有一定借鉴作用。
黔南境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相对而言,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导致其受周边知名旅游景区的影响,如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遗址、黔东南民族风情等都属于贵州旅游资源的核心代表,周边知名景区的无形屏蔽使黔南州逐渐处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地位,久而久之,黔南州成为了周边知名景区典型的通道型旅游地,而非终点旅游目的地[3]。这些因素对黔南旅游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侧面反映了黔南的旅游资源利用并不充分,未能突显出其优势,相对而言,之于州内苗族村寨的开发不失为一大机遇。黔南苗族村寨的优势,在于开发过程中不仅可以借鉴其它已经开发苗寨的成功经验,又能以此为鉴,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且未经雕琢的原生态文化才是最具魅力的存在。苗族支系众多,尽管身处同一州内,但是不同区域内的村寨仍具有差异性,因而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择取综合条件较好且独具特色的苗族村寨,打造黔南境内的地域特色,进一步促进苗族村寨的经济发展,同时丰富黔南旅游的多样性。
村寨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生活空间,村寨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4]。两者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是不容忽视的,前者是旅游资源的生成场域,后者则是旅游资源构建的文化因子。黔南苗族村寨众多,分布地区相对偏远,因而原始古朴民风保存较好。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人文生态资源,如服饰、节日、民居和农业生态等,这些文化资源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积淀而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而在建构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应从村寨自身出发,考虑原生文化的存在形式,立足于游客的需求,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苗族服饰是一种文化特征,服饰文化的创造与当地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居住在黔南州的苗族妇女们心灵手巧,擅长刺绣和蜡染。惠水、三都、罗甸等县的苗族服饰多样,刺绣极其精美。服饰制作已经成为苗族妇女们闲暇之余的一种消遣方式,无处不在,几乎家家都有织布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苗族大多居住在交通相对闭塞的山区,生产水平相对较低,服饰原料多是就地取材,从布料的制作、刺绣和蜡染及服饰的制作等都是亲手制作。在开发的过程中,染布、织布、绣花等都可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项,或是供游客观看,或是当成商品进行售卖。若游客感兴趣,还可以了解植物原料以及对其的采摘方式,甚至可以组织绣花等类似的比赛,增加游客的参与度。除此之外,应让游客走入居民家中,观察服饰制作过程或是动手参与学习,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形式化的传递。亲身体验后,激发的喜爱远胜于一时的新奇。目前,传统手工艺市场在不断扩大,人们对传统手工制作的兴趣与日俱增,若是人们参与服饰制作的过程,会使其对商品的购买欲望更为强烈,有时“无形的销售”远比“有形的售卖”更为有效。在旅游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商品已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导致吸引力降低。苗族服饰颜色艳丽,多种颜色交叉使用,刺绣手法多样,妇女善用银饰做装饰,这种服饰本身就有一定的吸引力,蕴含着地域服饰文化特色,若游客直接走进农家,亲自见证原生态服饰的诞生,既有利于传递苗族文化的内涵,又有助于服饰的销售,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
想要了解苗族服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参加苗族人的节日。在传统苗族村寨,每逢佳节,人们都会穿上盛装,还会准备丰富的节日食品,以示对节日的重视,并邀请亲朋好友来此共度佳节。苗族的传统节日种类繁多,如跳月节、吃新节和跳花节等,节日期间当地都会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如芦笙舞,盲筒舞、对歌、斗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传播了当地民族文化,又能使旅游者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及其乐趣。如,三都盖赖苗寨最隆重的就是吃新节,是人们庆丰收、祭先祖的传统农事节日,每逢此节庆,村民都会穿上盛装,聚集在跳月坪跳“跺月亮”;从2011年开始,盖赖的吃新节与跺月亮文化艺术节同时举行,至今已经连续办了3届,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与当地的人们一起欢度佳节[5]。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以具体形式举办的节庆活动,使游客们感受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整体吸引力,更使旅游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苗族属于农耕民族,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从犁田、播种至收割一系列活动,都可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项。某些苗寨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叹为观止的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且现代化并未完全辐射,因而还保存一些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些技术都是人类的珍贵财富,若能参与各项农事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者的农业文化知识。人们在回归大自然的同时,通过参与当地同胞的劳动生产,体验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对大自然有个全新认识。而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人们也衍生了自己的饮食习俗。因地处山区,苗族人民多喜食酸汤,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草药的寻找,酒曲的制作及至酒的蒸馏,都是当地人们自家亲手所做。当地的酸汤、米酒、红薯酒、稻花鱼等原生态食品,是最具当地特色的产品,向游客出售,既可使游客一饱口福,还能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
苗族由于历史原因,大多居住在山区,呈“大散居,小聚居”状态。苗族村寨多建于环山抱水处,一般为山腰或者山脚,依山而上,建筑总体取向是背风向阳,朝山背水,依山而建,附近有河流,局限于地理位置,房屋多是吊脚楼,别具特色。吊脚楼是苗族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人们依山而居,建造最适应环境的房屋,既有一定美观功效,又能使山体结构的破坏程度最小化。目前大多数苗寨依然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尽管有些许砖房出现,但大多数房屋主体结构仍是木质的。就整体效果而言,对开发生态旅游是极其有利的。木房一般就地取材,既保持房屋的原生性,又增加了视觉上的和谐性。正是吊脚楼本身及其所穿插古树、水井、粮仓等,以及民居错落有致的陈列所散发的纯朴气息,才使苗寨更添文化魅力,从而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亦能居住其中感受体验。让游客深入到居民家中,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深层次的体验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任何一种文化都根植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苗族多居住于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好,传统文化气息十分浓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苗族村寨的生态旅游的建构必须依赖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生态旅游的开发不应被短期的经济所蒙蔽,而应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去挖掘,因此,在开发苗族村寨生态旅游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保留苗族村寨文化的原真性,实现当地可持续旅游,需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其的开发必须立足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主要是由非可再生资源构成,一旦被破坏再难恢复,而人文资源则是历史遗存的文化遗产,若被破坏,即便重新修复,也只空余形式感,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因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应以保护优先。
大多苗族村寨植被覆盖率较高,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因此也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自然条件。当地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及宗教文化等都是生态旅游人文资源的一部分,对于苗族村寨来说,最少的规划就是最好的规划[6],这些地区由于地势原因,进入性较差,但正因为如此,受现代化的冲击相对较小,也使得寨内民风民俗的原生性文化较好地遗存下来,传统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生态旅游致力于旅游影响最小化,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力求使其对当地文化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并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为因素去改善当地的资源条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力求呈现最原生态的人文景观。为了最大程度保存村寨的原生完整性,开发过程中主要在于改善相关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如住宿、解说及垃圾站等。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开展生态旅游的景点、景区、旅游地域的空间范围内所能接纳的旅游者人数或旅游活动强度[7]。一般来说,苗族村寨的规模较小,且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寨内的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环境对污染和破坏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修复功能。基于这种角度,必须考虑村寨的承受能力,那么容量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另外,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对其旅游开发和利用都有一个承载力的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就会受到破坏,为此应该把旅游活动强度和游客进入数控制在资源及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8]。
相对于大型的旅游区,村寨的接待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流量控制的做法可以避免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以确保游客满意度。如,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就有类似的案例,圣灵降临节蹦极跳原本是一个人生礼仪,后来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向旅游者开放;其主要形式是在7岁以上的年轻男性在脚踝上系着藤索,从20m以上的高台上向下跳,以此象征另一个成长阶段的开始。随着该国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增加体验感,对这些活动和旅游者进行管理,一次最多让50名旅游者前来参观,全年最多举行8次蹦极活动[9]。由此可知,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控制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最小基础之上,而以“高质量,低容量”为指导思想的容量控制方法,不仅让旅游者能参与体验活动,又便于对游客进行管理控制,同时保证了当地旅游接待的质量。
影响生态旅游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村民参与是不容低估的。有些旅游景区由于忽视这一因素,导致景区内出现恶意抬价,敲诈游客等行为,甚至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若忽视村民的参与,是很难成功的,也使得旅游开发毫无实质意义。村寨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村民才是民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村民的参与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动力和可能,为原生态文化氛围的呈现提供了依托。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应确保村民参与其中,发挥其能动作用,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以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发展景区经济。
只有当地村民理解并参与其中,享受旅游开发带来好处的同时,其才会有意识地去保护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村民在承担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权利,如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度修订、环境管理、保护文化独特性等,必须在村民与文化资源之间建立起某种“消费关系”,将文化定位于村寨的符号结构中,人们才会形成“主人翁”意识,而不再是扮演“被动”的主人角色[10]。同时,村寨的环境建设需要由村民去维护,村寨的文化必须由村民去展现,只有让村民参与其中,感觉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增强村民对自己所有文化的自信心,从而自觉地重视并保护这些民族文化,真正进入“主人”的角色。一旦进入角色,村民会无意识的去向游客传递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不致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因而对当地村民进行适当引导及培训是必要的,既能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为游客创造更好的环境,又能更好地使村寨文化以旅游资源的方式持续传承,最终促使村寨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应尽可能从各个层面创造村民参与的机会,如供应原生态的食品原料、提供手工艺品的制作销售和建立家庭旅馆等项目,让村民参与旅游的发展,并从中获益,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某种程度上,给当地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缓解了地方层次上的就业压力。
黔南州内因地势多样,虽处在同一地域背景下,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有所差异,因而也有“十里乡俗不同”的说法。苗寨大多地处深山,有一定的独立性,然而苗族支系众多,某些文化特征难免会有类似。因此在旅游开发时,为避免重复开发,应充分考虑苗族村寨的综合条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进行开发,优先选择自然资源丰富、村貌完好及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村寨,尤其要注重地理区位上的优势。再结合其目标市场,因地制宜对其旅游市场进行定位,合理推出相应的特色项目。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旅游者的出游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是文化的差异。只有突出其地域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的关注。苗族村寨的特色应不仅仅体现在自然风景、文化景观及乡土风俗等寨内的资源,还应结合黔南州内的其它旅游特色,开发多种有针对性的特色路线。如,对于旅行社游客,提供“景区+村寨”模式,既能满足游客欣赏自然风景的诉求,又能带领其感受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对于青少年,是夏令营的合适基地,既可以给其普及苗族传统文化,又能使其习得相关的自然知识;对于摄影采风的游客,这里无疑是绝佳的选择。若生态旅游没有地域特色,旅游者追求新奇的心理得不到满足,就大大削弱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但在凸显特色的同时,要注意从村寨本身出发,尊重事实,而不要以一些媚俗的方式来夺人眼球,以期迎合游客的喜好。如,泸沽湖的走婚习俗,藏族的天葬等,游客大多是出于猎奇的心理,对之产生好奇,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并不关注,反而是对表面的形式较为感兴趣,这些说法不仅歪曲丑化了民族文化,而且使其显得肤浅又庸俗。因此也反映在村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并不是所有资源都适合对外开放的,应有所择取,那些易造成精神层面误解的元素,应相应的划界隔离。如巴厘岛的旅游活动中,将献给游客的传统舞蹈都作了细微的修改,且没有将真正的宗教仪式展现出来,反而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又保存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性[11]。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生态旅游的出现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人们亟不可待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避免出现“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就会急剧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12]的局面,才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依托于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当旅游发展时,这些旅游资源被旅游者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所同化,长此以往,传统文化日趋消失,“毛之不存,皮将焉附”,村寨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保护性开发村寨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整合成一种旅游模式,既保护了文化生态系统,又实现了村寨可持续发展,对发展相对较为限制的苗族地区,保护性开发村寨生态旅游无疑是最佳模式。对黔南苗族村寨进行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将现有的文化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形式呈现,不仅能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有利于村寨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黔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