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怡,蒋维乐,赵兴杨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园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艺术价值,传统园林往往在设计上讲究精致巧妙,注重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现代园林设计要深刻把握传统历史文化名园的园林设计精髓,不但要对其自然设计的理念、精致巧妙的表现手法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传承,更要结合时代发展,予以不断创新,实现现代园林与历史文化名园的充分融合与借鉴、发展。
我国传统园林景观崇尚自然,设计精致巧妙,追求诗情画意之感,擅于通过外在的景观来抒情达意,表达心志和情怀,而且颇具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以及蕴藏的文化功底,需要现代园林设计者很好地去借鉴与传承。
传统园林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所谓自然就是指天然的,原本就有的,不做作的状态。传统园林在设计中讲究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天然条件,最大程度地结合自然风貌和保护自然环境,如在结合山、水、树木等天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更巧妙的设计和制定更完善的建设方案,保留大自然的状态或者环境,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的特点,让人感觉舒适和清新美丽,使设计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都特别值得现代园林设计借鉴。与此同时,在设计现代园林时,应汲取以上的自然设计理念,不能舍本逐末,片面地追求所谓的美观甚至完全丧失园林的美观性,而应当将景观作为辅助自然的一种工具,从而实现景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1]
传统园林景观的表现手法通常较为写意,充分体现出建园者及景观所需要表达的诗情画意感,寥寥数笔,不露痕迹的设计精致美妙、动静结合、一步一景,然而现代园林景观似乎普遍少了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感觉,往往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和讲究豪华、气派,然而过于刻意地追求只能导致事与愿违,相违和的场景往往显得粗制滥造、苍白无力,类似于现代人贫乏的语言与优美的“古诗词”之间的比较,令人嚼之无味。因此,在现代园林的设计表现手法中需要继承和汲取传统园林景观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以提高景观所蕴含的意境。
儒、道、佛3种传统思想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纵观我国传统园林史,不难看出我国园林的设计大多受到这些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于景观中的山水和花木等所赋予的内涵予以解读,使得园林景观表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如园林中的植物都有着不同的表征和寓意,如梅花象征着坚忍不拔,荷花寓意着出淤泥而不染。因此,要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获取现代园林建设的启发和灵感,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考虑其中的意境,设计现代园林景观时准确把握和体会传统园林设计的这些精髓,以实现园林理念和设计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的体现。
目前,有一些人认为,我国的传统园林设计落伍,构思保守,思想僵化,不求创新,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也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和需要。这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人严重忽视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价值,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历史文化名园蕴含宝贵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既需要予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其原貌,又需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保护和汲取其设计之营养。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保护和发扬传统历史文化的要求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将古遗迹重新修缮、复原并加以保护,从而使园林具有古朴美的特征。[2]如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史中的瑰宝,苏州园林的美是自然美和意境美的极致融合,其美的核心就是在有限中表现出无限。对于古人留下的园林文化瑰宝,要最大程度地做好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广泛查阅历史文献,并由设计师发挥设计的灵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修缮、复原,并妥善地保护,使园林最大程度地保持古朴美的原貌。
可以将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观相结合,建设和实现生态平衡的园林艺术。建议把现代设计与传统园林文化相结合,并开辟一条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既具有相当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特征,又突出了苏州的地域特色,从而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与创新,令人眼界大开、印象深刻。苏州博物馆新馆紧邻古典名园拙政园,实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发展。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充分运用了很多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如借景、对景、漏景、障景等,为现代设计借鉴、发展和创新传统园林设计提供了非常先进的指导与启示,[3]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历史文化名园的传承与保护。
从我国园林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看,传统园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借鉴国内外园林设计和历史文化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其本身也是在对国外设计中不断地借鉴、吸收和融合,有创新才有发展,应该用时代的、开放的、变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园林设计艺术。如日本就是在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并根据自身特点演变出了“枯山水园林”,并在世界园林中颇具影响力,占有一席之地。[4]因此,古典园林设计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过度符号化,而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符合古典和现代园林设计的交融及其创新的应用才是古典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新的造园技术、造园材料不断出现,要在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注重新科技的开发应用,以及古今中外园林设计的借鉴与有机共融,以实现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原则。[5]新时代园林设计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群众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为本。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6]在以什么人为本的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历史园林与现代园林有着根本的区别。古代历史园林一般是为宫廷或者达官贵人建造的,是为了小部分富贵群体的个人享受或心情意境的追求。而现代园林一般是为了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对于美好环境的追求和欣赏。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表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实质。[7]现代园林设计时应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其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细化分析人们对美的环境和舒适和谐的实际需求,并进行植物绿化、水景和道路等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等,使园林景观符合人们游玩、休息、休闲、观赏自然和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要求。
现代园林设计不仅可以汲取我国传统历史名园的精髓,还可以借鉴欧洲等国外园林艺术的精粹,实现古今中外园林设计的兼收并蓄。一是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的相互借鉴。如受到禅宗思想的启示与影响,现代园林也可“围而不隔”,在一个大的空间中,利用建筑、池泉、假山等进行围隔,从而划分出空间,不同空间相互连通和渗透,利用层次上的空间变化,产生灵动之感。[8]二是设计与营造意境。设计者尤其需要关注设计中所要表达的意境。无论是学习西方园林设计理念,还是借鉴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经验,即使其富含创造性和创新性,设计者也要讲求设计作品应代表和表达的意境和内涵。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人文元素加以体现和运用,将思想中具有象征性元素应用于园林中,从而形成极具文化深意的现代园林意境。三是杜绝盲目抄袭。如在现代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对于传统园林中的精华和糟粕不懂得辨别,不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质认识不够深刻;而对于西方园林又盲目崇拜,往往不加以选择地全部照抄照搬,丧失了文化自信,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由于中西方大众的审美观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9]所以需要设计者将西方设计理念有机地融入到园林风格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如南京的“民国建筑”就可以看作是东西方建筑的一次交融,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名园的保护发展还是对于现代园林的设计,都应注重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方式方法,有创新才有发展,才会焕发出活力和生命力。在园林设计中,要善于开发应用新科技,一是新技术的使用。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去完成过去无法实现的设计理念,如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建造屋顶花园和绿化等。二是新型材料的选取和推广应用。现在新型材料的开发种类繁多,材料也是影响景观建造的重要因素,尤其要注意新型材料的选取和使用,将新型材料与先进景观技术相结合,形成水乳交融、协调一致的现代园林景象,从而在观赏过程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全面创新的感受。
中国历史文化名园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造诣和历史文化价值,现代园林设计应汲取其中宝贵的养分,在注重对历史文化名园保护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传承和实现创新发展,才能展现出艺术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