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马铃薯产业品牌,助力农村精准扶贫
——定西市安定区发展农产品品牌、助力农村扶贫的思考

2020-12-21 05:58
甘肃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安定区绿色食品马铃薯

张 鹏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甘肃 定西 744300

按照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我省多样的地理条件、独特的农情民情、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拥有“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农产品优势和品种、品质、品牌“三品”齐抓,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三化”共创的路子,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着力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争创一批“甘”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定西市安定区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大力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全力服务全区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工作大局。

一、区情概述及“三品一标”认证基本情况

(一)区情概述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 700-2 580m,年降雨量380mm,多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40d左右,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总流域面积3 638km2,辖19个农村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1万人。G22青(岛)兰(州)、G30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和陇海、兰渝、宝兰铁路客运专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区位优势明显。现有耕地面积179万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其中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之一,马铃薯产业是该区支柱产业,蔬菜产业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特色产业。

(二) “三品一标”认证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底,全区保持“三品一标”认证规模达到133.4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179万亩的74.54%,超出省市45%认证指标29.54%。认证产品包括马铃薯、蔬菜、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肉鸡、鸡蛋等产品,涵盖了该区马铃薯、蔬菜2大产业。其中:无公害产地及产品认证企业1家,认证肉鸡、鸡蛋产品188t。绿色食品认证8家企业23个产品,认证面积27.42万亩,产量33.47万t,产品包含马铃薯鲜薯、淀粉、粉丝以及苦荞茶、蔬菜、草莓等。有机食品认证1家企业,认证产品为菊粉、菊芋糖浆、菊芋粕,认证面积1万亩,产量6 450t。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是由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定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产品,认证面积105万亩,产量120万t。

(三)马铃薯及其制品认证情况

以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开发办公室为主体,2016年完成“定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认证面积105万亩,产量120万t。有6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认证面积17.72万亩,产量31万t,认证产品包括马铃薯鲜薯、马铃薯淀粉、粉丝,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品认证。其中认证马铃薯鲜薯产量29.06万t,淀粉1.9万t,粉丝0.043万t。

二、发展马铃薯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思路和做法

(一)发展思路

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在组织广大农户户均种植10亩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种薯企业、薯制品加工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主推“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建立种薯繁育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加工薯原料基地,全力推动全区马铃薯产业实现新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打造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精深加工、仓储销售“四大基地”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马铃薯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交流、会展贸易“五大中心”为目标,突出基地规模化、加工集群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马铃薯种薯、加工薯、商品薯三大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基地20万亩,带动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130万t以上,微型薯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粒以上,马铃薯产业总产值接近30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 000元。

(三)主要做法

1.坚持政府引导,突出主体带动。采取龙头企业自主建基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接建基地、合作社自主建基地及合作社和农户对接建基地等模式,培育、筛选、引进建设主体,科学引领、统筹指导,全力抓好基地建设工作。

2.坚持科学布局,突出优势区域。积极衔接引导建设主体,紧密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终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结合当地气候区域特点,科学合理谋划基地、规划区域、选择优势品种。

3.坚持技术集成,突出基地水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基地,突出基地建设的品种统一、配方施肥、全程机械化和科学化病虫害防控等栽培管理措施,全力推广“4+N”技术栽培模式,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4.坚持品牌培育,突出提质增效。已有绿色食品认证甘肃蓝天、凯凯农科、圣大方舟等公司和盈丰、瑞源等合作社,督促其加大产品质量管控力度,建立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并授权使用“定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用品牌,形成品牌叠加效应。对在创建省级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上落实标准化建设任务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并对对接企业、合作社采取投放农药残留检测仪器、质量安全追溯设备,印发安定区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张贴绿色食品宣传挂图、设立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标识牌等形式,加强马铃薯生产过程管控,落实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不断提升企业、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素质,提高“定西马铃薯”的质量,扩大品牌影响。

5.坚持订单农业,突出基地建设。由蓝天、薯香园、恒源清真、巨鹏等加工企业对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实行订单化生产,建立集中连片且种植规模1 0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基地。在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乡镇,建立2个5 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基地;在5万亩以下的乡镇,建立2个2 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基地;按照“把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培育成种植大户”的要求,结合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工程,培育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建立1 000亩以上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全区规模化黑膜马铃薯示范基地达到31万亩以上。

6.坚持精准扶贫,突出政府补贴。对建档立卡户投放马铃薯原种7 262t,可种植7.26万亩,共补贴资金1 888.12万元,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以全额补贴方式投放。对全区非建档立卡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投放马铃薯原种1 854t,可种植马铃薯1.85万亩,共补贴资金482.04万元,按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自筹1.4元/kg,政府补贴1.2元/kg的标准,共补贴资金222.48万元,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后,进行补贴投放。同时,按照“谁建设、补贴谁”的原则,将与贫困农户签订订单合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纳入补贴范围,对建立集中连片在1 0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基地,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按照6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

三、加强执法监管,创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

(一)加强“三品一标”产品市场监察监管

随着群众对“三品一标”产品的认识,假冒“三品一标”产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保护认证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区农业农村局经常组织农业综合执法、绿办等部门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区绿办每月都开展“三品一标”产品市场监查和“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生产环节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三品一标”产品的质量。

(二)加大“三品一标”宣传

积极组织认证企业参加绿博会、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马铃薯大会,宣传认证产品,参加经贸洽谈。在食品安全宣传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中,将“三品一标”作为一项重要宣传内容,为消费者讲解怎样选购“三品一标”产品、怎样识别假冒“三品一标”产品,维护了“三品一标”产品的公信力,切实保障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8年,由区政府领导带队,参加了厦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召开了“定西马铃薯”厦门推介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定西马铃薯”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三)加大“三品一标”标准的宣传贯彻

组织区内“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按照申报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管控、生产档案记载、质量合格证明、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相关制度,确保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充分发挥“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采用“三品一标”相应标准组织生产,全区农业标准化规模不断扩大,“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认证面积、认证产量逐年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思想认识不足

近年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仅仅才9家,分析原因主要是企业对“三品一标”认识不高,特别是有些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小微主体,时不时咨询“三品一标”认证,但听到认证需要缴纳评审费、审核费、标识使用费,加上企业本身生产规模较小,效益不好,效费比不划算,认为没有必要去花钱搞认证,舍不得认证投入,开拓进取动力不足。

(二)品牌效益发挥不好

由于市场大环境制约,消费者的意识、政策落实、监管措施等落实不到位,优质优价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带标上市的企业只有5家。分析其原因,一是市场准入门槛低。按要求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应取得“三品一标”认证,带包装、带标识,可追溯,但安定区对进入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政策和监管措施未落实,销售的农产品多为“非标”产品。二是安定区生产的马铃薯、蔬菜为大宗农产品,去向主要是低端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产品包装和带标上市要求不高。三是认证企业生产规模小,不能保障供给。

(三)企业整体素质不高

区内大中型农产品生产企业较少,多数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小,处于家族、家庭经营状态,管理水平低下粗放,企业员工文化程度较低,管理水平达不到各类认证标准而不能取得认证,个别企业甚至连认证材料都不能按要求填报和撰写。

(四)奖励补助政策偏少

对于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省上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助政策措施,省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补贴新认证产品的企业主体。该区由于财政困难,对认证企业没有奖励补助政策措施。

(五)监管队伍不健全

安定区没有单独设立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加挂在区农业农村局内设的质监股,承担着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等业务工作,工作量大,人员又少,没有专门的“三品一标”认证及监管人员,也影响着全区“三品一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对策与建议

根据安定区“三品一标”认证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结合“三品一标”在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在“三品一标”认证中,不但要关注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也要突出小微主体和小众产业,尽力做好以“三品一标”认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型媒体,大力宣传推介本区特色优势产品及农业生产企业。同时,要组织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农产品博览会等节会,如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

(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逐步落实准入监管措施,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对于没有取得“三品一标”认证、没有包装、标识的散装食用农产品,不得进入超市销售,并逐步扩大到全区大中型蔬菜批发、零售市场。

(三)培育壮大认证企业

鼓励认证企业采取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的农业投入品采购、使用、田间管理等制度,确保生产的农产品符合认证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

(四)主攻高端产品

鼓励“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走高端发展思路,严格按照各类认证标准,生产高端产品。通过农村淘宝、网上商城等形式,实现互联网销售。同时,鼓励认证企业将其生产的认证产品通过分级、分拣、初加工、包装贴标,实行走出去战略,进入各大城市超市销售,实现优质优价。

(五)提高企业素质

各认证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有计划的招收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企业,政府部门为认证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等形式,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六)制定奖励补助政策

根据实际,积极争取由区级财政预算一部分“三品一标”奖励资金,对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同时,要制定出台“三品一标”认证优惠政策,如在项目扶持、争取方面给予认证企业优先权等。

(七)加强“三品一标”监管

要充实“三品一标”监管队伍,在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认证后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三品一标”标识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安定区绿色食品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什么是绿色食品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定边马铃薯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