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姝菡,王成斌,黄书婷,郭永胜,周 琦*
(1.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我国十三五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优质高效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题库建设,未来执医应试人员准考时间将提前至本科学习阶段的第4年,以期尽快完成医学生行医资格的在校培养[1]。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革,中医院校就要在将执医考试内容及要求纳入本科教学大纲及目标的基础上,快速深化建设及发展执医题库,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
在全国范围内,有完善题库的高校屈指可数,中医类高校的题库建设工作更是起步晚,发展慢。医学教育因其学科属性决定了其教育的连贯整体性,在临床教学中,这种连贯整体性面临着多次打破重塑的现状,如何改变求新也成为了众多医学教育者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2]。单纯的围绕教学大纲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必须将执业能力提升全面纳入现有的教育体制中,而“题库”建设就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新方向,如何构建好、使用好“题库”,借此为医学教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成为了中医类高校发展的新契机。因此,医学高校的“题库”建设是培养医学人才走向“三化”——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
作为医学院校教学新辅助手段和渠道的题库建设,既是我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新变革,也是医学院校考试方法的新变革,它能提高考试效度,真正实现教考分离,能更好的配合教师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并客观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优质的题库能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尽早掌握执业医师考试所要求的理论及实操知识,加深对临床实践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夯实基础,真正实现考试上线率与临床技能稳步双提高[3]。
在“题库”建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最新执医大纲及教学大纲的准备,历年执医考试真题汇总、分科及参与出题、审核人员的多重筛选。以执医大纲为基础,参照教学大纲,标定交叉重复的知识点为题库重点,由各学科的临床及一线任课教师对考试要求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后,结合往年数次考察的知识点进行等级新划分,以此精准各学科题库范围,搜集、审核、改编、二次审核后纳入学科题库,确保考题能重点章节多题型考察、涉及章节全面考察,既可贯穿师生的日常授课,又可评价学科教学质量,实现教、考无缝衔接。
目前医学院校的课堂、实践教学实行细化分科制,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方法均在人为划分科目界限,影响了医学知识的系统完整性,表现为学生对独立知识点认知正确,综合分析能力不足[4]。而新型题库的内、外、妇、儿系统整合原则可修正原有的课程独立教学弊端,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医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诊疗能力的均更为科学。
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仅以教学大纲指导日常教学,教学目标虽明确但粗略难把握,教师针对性授课意识不强,学生自学能力受限,对执医考点不清,对考试题型陌生,执医考试通过率低。
“题库”于宏观方面:提高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推进医学生执医考试上线率,为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优秀、合格的医学生[5]。
于微观方面:“题库”既可作为理论指导,又可作为反馈方法能够充分弥补传统师、生教学方式的不足,借助双大纲(执医及教学大纲)圈定知识点,考题检验教学效果,错题反馈分析补漏,调整、完善教学“题库”[5]。学生在临床实习前掌握执医考点,能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检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及课后复习效果,多次重复重点、难点,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尝试将“题库”应用在教学活动后,教学大纲内容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授课任务,还需要准备包含大纲内容、临床实践和执医理论的复习题,用来加深学生课堂知识获取效度,提高课上效率[6]。学生课上、课下的针对性、检测性学习,提高个人学习主动性,促使临床逻辑思维能力的自主养成。“题库”的使用反馈较满意,相信通过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好“题库”在医学院校教改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