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左晓琰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1)
目前,我国存在较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因此肺结核群体当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治疗过程当中,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1]。目前,叙事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的应用报道还未有。本研究研究选取本院于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叙事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对此次研究做如下报道。
选取本院于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了叙事护理模式。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在(61.32±4.32)岁。对照组当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在(63.13±3.41)岁。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利用了叙事护理模式,其具体内容为:
第一,制定计划,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首次住院的时间在半个月左右,叙事护理每周进行两次,每一次进行30分钟到40分钟之间。离院之后,利用电话进行叙事护理,每周两次,周期是两个月[2]。
第二,问题外化。对患者进行引导叙事,让患者尽可能的讲述,并且给以支持以及陪伴。
第三,解构。引导患者对过去相似的经历以及感受进行回忆,并且分析影响和结果。
第四,改写。按照患者的叙事内容,制定短期以及长期的目标,有效的帮助患者找到生命内所忽视的经验以及实物,利用积极的事情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信心[3]。
第五,见证。请家属在旁边聆听整个护理过程,按照患者的叙事内容进行叙事,帮助患者反馈以及总结,给患者带来战胜病魔的自信心以及鼓励。
显效情况下,肺结核治疗之后,肺结核病症状消失,痰涂片是阴性;有效情况下,肺结核的疗效改善的比较好,病灶的吸收率大于50%;无效的额情况下,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都没有得到改善。在干预期间当中,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4]。
利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P<0.05代表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肺结核疗效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肺结核疗效。结果如表1所示。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对比(±s)
分组 n 空腹血糖(mmol/L) 饭后2小时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0 (11.47±3.70) (6.63±2.67) (15.37±3.10) (7.67±3.09)对照组 40 (11.52±3.82) (9.67±3.35) (15.34±2.89) (11.21±1.23)t 3.678 8.268 6.015 11.487 P 0.487 0.041 0.854 3.142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的诊疗比较困难,护理干预能够对此类疾病的疗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叙事护理是一类新型的干预性辅助治疗的护理模式,其对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长期治疗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关报道表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因为受到较长病程、经济能力以及长期服药等方面的影响,其患者心理状态一般比较差。本研究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叙事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肺结核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将远远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叙事护理能够大大提升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并且大大有助于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
本院在进行叙事护理的时候,需要充分的体现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并且将叙事护理服务到患者出院之后,让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的有效指导之下,构建比较高的依从性。经过上述分析,叙事护理大大有助于提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肺结核的疗效,其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非常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