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酸化饲料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2020-12-20 20:07:08
湖南饲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机酸酸化消化道

肖 军

(湖北十堰市 442001)

酸化剂是饲料工业中极为常见的饲料添加剂, 特别是在幼龄动物饲粮中使用以达到抗腹泻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鉴于目前养殖业滥用饲料添加剂造成的各种危害, 各国纷纷寻找能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安全、 绿色、 不污染环境的新饲料添加剂。 我国的专家们已开发出许多能增强动物抗病机制的新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低聚寡糖、酸化剂、抗菌肽和中草药添加剂等,其中酸化剂对动物的各个系统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酸化剂产品的成分构成、添加剂量、动物种类、生理阶段、饲养条件和配方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酸化剂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当值得广大养殖户的重视。

1.酸化饲料受到畜牧养殖户的关注

酸化剂是近些年来研究开发, 主要用于幼畜日粮以调整消化道内环境的一类添加剂。 即指为补充幼畜胃液分泌不足,降低胃内pH 值而添加于饲料中的一类物质。 包括无机酸、 有机酸及其盐类。添加酸化剂的饲料称为酸化饲料。酸化剂作为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为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其应用也日益普遍。

由于酸化剂在猪养殖业中具有提高生长性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抑(杀)菌,抗霉菌,清理水线,增强抵抗力等多重功效。 一般利用多种特定的有机酸和无机酸混合制成复合酸化剂,从而使饲料酸化剂的功能作用进一步优化。 最初,应用饲料酸化剂,往往仅作为改善词料适口性的一种风味添加剂。 随着科学进展,对各种动物消化道吸收功能的深入研究,饲料组分在动物消化系统中的代谢过程和消化道环境对动物生长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认识。 在猪的养殖中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不仅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且得到了广大养殖者的认可。 随着公众对饲用抗生素危害意识的提高,停用或减少抗生素作促生长剂的使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酸化剂被视为在饲料中能有效替代抗生素的产品之一。 酸化剂不仅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也受到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

饲料酸化剂又称为酸制剂, 是一类主要由一种或者以上的酸和酸盐组成的, 用于降低畜禽日粮系酸力和胃肠道pH 值的物质。酸化剂的发现和在饲料及畜牧业的应用已有将近50 年的历史。在现代养猪生产中, 随着生猪饲养环境的优化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 养猪场户为缩短生猪的饲养周期,提高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大多采用哺乳仔猪3~5 周龄早期断奶, 但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 仔猪断奶前相当长一段时间胃酸分泌不能达到成年猪水平, 断奶后仔猪胃内的乳酸菌就无法再利用母乳中的乳糖产生乳酸,使得胃内酸度水平进一步降低,消化道中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量很少, 仔猪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尚未建立, 其直接后果是胃蛋白酶活性大大降低,使饲料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造成饲料浪费,营养性腹泻。

如断奶仔猪突然从吮吸母乳为主转向采食配合饲料为主, 由于仔猪消化道中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能力不足, 极易导致仔猪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并致使仔猪的胃肠消化机能发生紊乱,进而导致仔猪采食量下降、抗病力降低,从而就极易引发仔猪腹泻和生长滞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仔猪断奶综合症的发生。 为肠道内各种有害菌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 并且未被消化的蛋白质饲料在经过肠道时也给各种细菌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致使病原菌大量繁殖,爆发细菌性疾病。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弥补仔猪生理性产酸不足。 养猪场户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加入酸化剂对饲料进行酸化, 具有意想不到饲喂效果:可降低仔猪消化道内的pH 值,提供合理的消化环境, 激活胃蛋白酶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助于饲料的软化、养分的分解,阻止病原微生物经消化道从外界环境进入体内。 刺激十二指肠分泌更多的胰蛋白酶, 使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参与体内代谢、抗应激;直接参与机体能量、结构和酶促反应,抑杀肠道致病菌,促进益生菌增殖, 提高消化酶活性和动物的生长性能等作用特点,酸化剂仔猪饲料理想的添加剂,其功效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 它对饲料工业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饲料酸化剂的众多作用机理都源于其酸化效应, 即通过降低消化道中pH 值使影响动物生长、生产所需的一些相关因素得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幼畜,由于其消化功能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免疫机能不完善,导致腹泻下痢等疾病发病率高;而较低的胃内pH 值激活胃蛋白酶并使其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助于饲料的软化、养分的溶解和水解, 还起到阻止病原微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的屏障作用。 胃排空速度的刺激物是胃内容物体积和pH 值,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对小肠壁作化学与机械性刺激, 使之分泌肠抑胃素反射性抑制胃的蠕动,减慢胃排空速度,使蛋白质有较多时间在胃内消化, 减轻小肠负担。 酸化剂作为一种无污染、无残留、吸收迅速、参与能量代谢且无生态毒理的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已受到广泛地关注,成为与益生素、 酶制剂及中草药等并列的重要添加剂。 酸化剂在改善饲料利用率、降低病死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增强抗应激能力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2.畜牧酸化饲料的作用机理

酸化剂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有调节胃内pH值,保证消化酶在正常pH 环境下发挥其酶活性和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增殖, 优化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减少病原菌感染。有机酸被吸收进入机体后,也为机体提供了相当一部分能量,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 酸化剂激活胃蛋白酶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助于饲料的软化、养分的分解,阻止病原微生物经消化道从外界环境进入体内。 刺激十二指肠分泌更多的胰蛋白酶,使蛋白质完全被吸收。一些有机酸直接参与机体能量、结构和酶促反应,能提供动物应激时所需能量。 酸化剂主要是基于较低的胃内pH 值,不仅是胃蛋白酶的激活剂和保持较高活性的必要条件,并有助于饲料的软化、养分的溶解和水解, 而且还起着阻止病原微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的屏障作用, 在胃酸分泌很少的幼畜,这一屏障作用较弱,加之免疫机能不完善,是导致腹泻、下痢、发病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不仅饲料养分消化率降低,非奶养分消化不完全, 还给进入后肠的病原微生物迅速繁殖以充足的基质,导致下痢、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升高。

饲料中使用有机酸化剂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机理:一是化学作用,降低饲料和胃肠道的pH值,降低饲料的酸结合力,与矿物质形成螯合物而促进矿物质利用;二是微生物作用,能够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促进动物肠道和整体健康;三是生理作用,能够促进酶原的活化、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非解离的有机酸能穿透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菌细胞内并解离。 解离所产生的羧基阴离子能直接抑制细菌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解离产生的氢离子在细菌细胞内累积, 使得细胞内pH 值降低。 细菌必须消耗能量将氢离子转运到细胞外,这就使得细菌没有活力而丧失致病力。 与大分子有机酸(如乳酸、柠檬酸等)相比,同等重量甲酸、丙酸等小分子有机酸能释放出更多的氢离子,所以作用效果更强。 另外有研究表明,有机酸盐具有与有机酸相同的作用,而且作用时间比有机酸更长、腐蚀性更小。 酸化剂能降低饲料系酸力,防止或者缓解饲料霉变;酸化剂解决幼龄动物胃酸分泌不足,激活胃蛋白酶原,并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胰蛋白酶;刺激口腔内味蕾,增加唾液分泌量,并能掩盖饲料的不良味觉, 提高动物采食量;参与能量代谢,改善消化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

pH 值是动物体内消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胃中pH 值为2.0~2.5、 小肠内pH 值为5~7,这个酸性环境是饲料组分在体内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菌群合理生长、病原微生物受到有效抑制的必要条件, 保证这些条件即可达到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酸化剂降低饲料pH 值,使胃内pH 值下降,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在饲料中添加1.5%的甲酸钙使饲料pH 值降低了0.5, 添加1%甲酸钙和0.5%丙酸使饲料pH 值下降0.7; 研究表明, 当饲料中添加1%和1.5%的柠檬酸时,pH 值降低0.18 和0.34;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5%的柠檬酸和1.5%的延胡索酸,日粮pH 值由6.42 分别降低到4.92 和4.70,胃内容物pH 值由4.07 分别降到3.82 和3.87。 可见,酸化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内容物的pH值。 以乳酸为基础的饲料添加剂适口性较佳,具有较高的代谢能,还具有抑制病原菌的效果。 有人用乳酸为基础的复合酸来处理日粮, 结果发现,仔猪大肠杆菌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乳酸菌明显提高。 一般认为乳酸添加量为1%时效果较好。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酸,可提高日增重9%,饲料报酬提高10%。

断奶时仔猪的生理、免疫功能还不成熟,故断奶仔猪易出现各种风险。 断奶仔猪无法分泌足够的盐酸来维持胃内的低pH 环境,肠道中黏膜免疫蛋白有限。 不论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原料的质量如何,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都会受到破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便会在小肠内定殖。 常见影响如腹泻、高死亡率、高发病率,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仔猪断奶问题出现早期,我们可控制两个因素,一是断奶日龄。 欧盟公布仔猪断奶日龄应不少于28 日,除非存在兽医或福利问题必须提前断奶。 但是实际仔猪的断奶日龄每周都在变化, 因为要适应本场生产批次流动的需求。 这样可实现仔猪体重8~8.5kg 时断奶,而不是6.5~7kg 时断奶。 在断奶前的最后一周,仔猪的酶系统、粘膜免疫也得到更快的发育,更加成熟;二是为解决仔猪断奶时胃酸不足问题。简单的有机酸混合物,在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日粮中已使用多年。不同的酸化剂都可以使用。每种酸化剂均具有独特的性质。 某些酸化剂几乎可满足全部要求,如柠檬酸、山梨酸,但山梨酸的价格稍高。丁酸、丁酸盐可刺激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但其挥发性、刺激性气味导致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另外,干喂粉料或颗粒料,不适合添加液体形式的酸。在实际中,应将不同有机酸结合使用,这样才能满足要求。

母猪的生产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养猪效益,在我国无论是规模化猪场还是中小型猪场或是专业养殖户, 都不同程度存在母猪生产性能低下的问题,如便秘、体况不足,不发情、延迟发情、发情或发情不明显、泌乳少等。 母猪一旦妊娠后,为了减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以维持妊娠, 孕酮分泌就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妊娠后期。孕酮可减缓平滑肌的收缩,因此肠道蠕动就会大大减弱,肠道的消化功能也随之大大减弱,再加上胎儿的不断增大,挤压胃肠道,最终使得粪便在肠道时间过长,大肠吸收的水分过多,从而粪便干结。 此外,母猪妊娠后胎盘可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这种激素可抑制胃酸分泌,胃酸不够则胃内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同时也会影响胃酸的消化吸收功能, 因此母猪会出现食欲下降、不愿运动、嗜睡等早孕反应,这些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造成难产, 从而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酸制剂可改善饲料的风味,掩盖饲料中因添加了矿物质和维生素后的不良气味, 增加母猪的采食兴趣, 补充因妊娠而导致的胃酸分泌不足等作用。 但是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未经保护的酸,所有的酸均会在胃中释放,反而会抑制母猪本身分泌酸的机能。 要想改善母猪在妊娠期间易出现的便秘、食欲下降等问题,还需使用保护性酸制剂。 保护性酸化剂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后,能有效的降低酸制剂在消化道前段特别是胃中的释放, 从而不会引起反射性抑制胃酸分泌;保护性酸制剂主要在消化道后段释放并发挥作用,特别是抑制消化道后段的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3.畜牧酸化饲料的种类及用量

饲料酸化剂是指能够酸化饲料、 降低饲料或饮水酸度,从而降低消化道pH 值的一类物质。 可作为饲料酸化剂的物质很多, 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酸制剂,有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的种类很多,在饲料行业中,由于无机酸的添加成本较低且其具有较强的酸性, 无机酸作为酸化剂普遍使用,例如硫酸,磷酸和盐酸等等。试验表明,硫酸作为酸化剂基本无效。

当前为世界所公认的有肯定效果的酸化剂主要有乙酸、柠檬酸、延胡索酸和甲酸钙,而丙酸、丁酸、苹果酸、盐酸和硫酸等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效果不明显甚至是有负效应的。 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来看,4 种有正效应的酸化剂效果依次是:乙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钙,复合酸化剂的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 不同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及适宜用量也不同。一般认为,适量的酸化剂才能发挥正效应。 酸剂量不足,达不到应有的降低消化道pH值的效果; 酸添加量过高, 可能影响饲料的适口性。无机酸类作为添加剂要适量,太少达不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多了的话会导致动物器官受损,甚至饲料加工设备被腐蚀。

酸化剂主要包括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单一酸化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 目前使用的无机酸化剂主要包括盐酸、硫酸和磷酸,其中以磷酸居多。 无机酸具有价格低、酸性强,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离解的特点。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苹果酸、山梨酸、甲酸、乙酸等。 复合酸化剂是将2 种或2 种以上的单一酸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而成, 可以是几种酸配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是酸和盐类复配而成,通过与饲料或水结合,动物食用后,能改善其消化道环境以满足营养需要及疾病预防的需要。

作为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酸化剂的研究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断奶仔猪添加复合酸化剂,不仅可直接影响仔猪肠道内细菌的生长, 更主要是影响肠道中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在胃肠道pH 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酸化剂还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减少肠道内微生物代谢物如氨气、多胺类的产生,同时酸化剂还可作为饲料保藏的防霉防腐剂。 不同酸化剂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如延胡索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灭活性,对乳酸菌无抑制作用;甲酸,丙酸沙门氏菌,真菌,梭状芽孢菌,芽孢杆菌属及革兰氏阳性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山梨酸能有效地抑制酵母及霉菌的生长, 而对有益微生物生长都无妨。公认有效果的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和甲酸钙,从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来看,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钙。 单一丙酸、丁酸、苹果酸、盐酸和硫酸等多数证明是无效甚至有负作用的。 一般认为,适量添加酸化剂才会有明显的促生长结果。添加量不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不能把pH 值降到适宜水平而更充分地提高消化酶的活力。 而添加过量会影响适口性, 破坏酸碱平衡, 导致仔猪胃、小肠内容物pH 值升高,一定程度上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畜禽消化道疾病是其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是在秋冬季节,尤其是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罹患该病的概率增加。 猪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而且出现比较频繁,对养猪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引起猪的消化道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各种病虫对细菌进行传染,从而导致猪群感染细菌出现消化道疾病,如果能够在消化道疾病发病初期进行有效控制,则一般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直接影响猪肉的产量以及质量。

在养猪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猪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控制,减少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肠胃炎在猪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肠胃炎,肠胃炎的引发因素有很多种,例如天气剧烈变化、饲养过程不科学、饲料质量不高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猪群感染病菌和病毒, 而这些病菌和病毒则是肠胃炎的引发因素。 肠胃炎的临床症状也比较明显,例如会出现呕吐,食欲下降,同时还可能会出现间断性的腹泻, 对其粪便进行观察会发现粪便中带有血色以及黏状物, 在肠胃炎初期如果不能及时控制, 则发展到后期会对猪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因为长期腹泻导致脱水,进而导致体内的一些元素含量极高,最终中毒死亡。

猪消化道疾病临床特点本病多数表现为便秘、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偶见呕吐伴剧烈腹泻、 血便等;30 日龄以内低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50%以上)、症状最为明显,育成期以后的猪具有一定抵抗力,多数由急性转为慢性病征,或呈慢性、消耗性病征,机体逐渐脱水、消瘦及贫血, 免疫力随之下降, 病死率相对较小(30%以内)。

仔猪又分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当前,随着饲养环境的优化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 人们为了缩短饲养周期和提高养殖效益, 一般仔猪到了4~5 周龄就要断奶。 仔猪断奶后乳酸来源中止,仔猪体内分泌的乳酸很少。 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结合,导致仔猪肠道内酸度下降,胃蛋白酶形成减少,蛋白质消化减弱。消化不完全的饲料又为小肠内细菌的繁殖提供营养,致使肠功能紊乱,引起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暴发性腹泻,造成仔猪死亡。因此,断奶仔猪饲料中应加入酸化剂进行酸化。 在仔猪饮水、日粮中添加1~3%柠檬酸、乳酸或苹果酸,以柠檬酸为好,使饲料的ph 值为5 即可, 可有效地降低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的生长。 在仔猪饲料中均匀加入适量稀盐酸可降低ph值增强胃蛋白酶活性,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率,且对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增加十二指肠中的乳酸而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 在日粮中添加0.3%的胃蛋白酶制剂,可促进消化,减少肠道中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减少腹泻。

一般来说, 饲料酸化剂的添加量范围为0.025~3.0%,其中乙酸的使用要求最低,一般直接添加或使用双乙酸钠(乙酸钠与乙酸的粉末状固态混合物,可作为饲料酸化剂和防霉剂使用)。 另外,如何确定不同年龄阶段中采食饲粮的pH 值适宜范围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 由于酸化剂在猪养殖业中具有提高生长性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抑(杀)菌,抗霉菌,清理水线,增强抵抗力等多重功效。 因而,在猪的养殖中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不仅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而且得到了广大养殖者的认可和应用。

4.畜禽酸化饲料的应用与发展

在幼畜补充日粮或断奶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起到补充胃酸分泌不足,使胃提早酸化的作用,从而改善饲料消化率, 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降低幼畜腹泻、下痢、改进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 此外,较低的胃内pH 值可降低胃内容物排空速度,有利于养分的消化吸收。有机酸化剂还可作为动物的能源。 有的有机酸以络合剂的形式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有的(如柠檬酸等)还可起到调味剂的作用,促进幼畜采食。酸化剂添加效果的研究显示,不同日粮、不同添加物、不同管理条件等表现出不一致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化学残留对畜产品造成的污染,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所以许多国家对抗生素的添加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而酸化剂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保健型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欢迎。酸化剂通过酸化日粮,提高饲料适口性和采食量,降低消化道pH 值,调整和改善消化道内环境,从而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和生产性能,保证机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正常情况下畜牧体内存在着一定量的有益菌及有害菌,它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有害菌群侵入或大量繁殖,这种平衡状态就会打破,使畜禽健康受到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有益菌生长,而不利于有害菌生长。在饲料添加酸化剂,可以人为改善畜禽肠道环境,使其处于偏酸性状态,为有益菌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同时抑制有害菌群侵入和繁殖,降低畜牧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另外,幼畜阶段动物胃酸分泌很少, 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可以改善消化道酸性环境, 有助于饲料软化和养分溶解,提高饲料消化率。断奶仔猪的某些复合酸化剂必须要有高效的抑菌、杀菌作用,适口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而用于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酸化剂,则相对简单些,对适口性的要求也低些。特殊复合酸化剂开发用来控制沙氏菌。 好的酸化剂还须与饲料中其它成分有协同作用。 酸化剂可削弱细菌细胞的生理功能,起到抑菌效果。

酸化剂是一种绿色、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的一种新型添加剂, 其被认为是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 饲用酸化剂是近几年来研究出的一种饲料添加剂, 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是无污染, 无残留,吸收快,参与能量代谢活动。酸化剂有两种,分别为单一型或复合型, 另又有液体型和固体型之分。 由于单一酸化剂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 现如今,多以有机酸和无机酸配合使用为主,因两者结合使用可达到互补协同效益, 可增强使用单一酸化剂的效果,降低使用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已经被认为有利于猪的生长。 前人的研究已经证实酸化剂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最新的研究数据也验证了这一功效。 酸化剂已被视作可替代抗生素在猪饲料上促生长应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目前有大量的酸化剂商品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市场上常见的酸化剂产品包括多种活性成分和形式。产品大多是复合酸,包括多种有机酸的组合或有机酸和无机酸的组合。 单酸产品在市场上也有出售。乳酸、柠檬酸和磷酸是酸化剂产品中最常见的组分。 为解决酸化剂能够最终达到后肠发挥功效,市场上出现了包被型酸化剂,不但酸制剂的使用量减少,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用效果好于吸附型产品, 还可以降低其对饲料加工机械的腐蚀作用。

畜禽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pH 值,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动物的生长。 当前,酸化剂已成为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的重要饲料添加剂。 有机酸因为基本是纯天然食品,所以具有良好的健康性以及适口性。同时有机酸化剂腐蚀性小, 在加工过程中相对无机酸而言比较安全。 其中柠檬酸在工业中都是利用黑曲霉和发酵法生产的, 传统方法从是柠檬中提取而成的。 柠檬酸无色有味,能溶于水,健康无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

近年来,酸化剂作为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为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饲料酸化剂的应用也日益普遍。酸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仔猪饲料、家禽饲料、青贮饲料等领域,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有些酸化剂使用效果还不稳定、 添加剂量大、成本高、制成预混料不方便、饲料中的一些碱性物质常中和一部分添加的酸、 在胃中吸收速度过快、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功能的正常发育、易吸湿结块、腐蚀加工机械、运输设备等。 要选择好的酸化剂产品, 首先要对酸化剂所应该具有的功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另外也要对各种产品有比较清楚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饲料酸化剂必须具有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降低饲料pH 值和酸结合力,以提高消化酶活性或激活一些重要的酶。酸化剂降低pH 值和酸结合力的能力取决于所用的酸的解离度和分子量。 无机酸具有很高的解离度,而且速度快,所以能够快速降低饲料及胃内pH 值。 而有机酸的解离度比较低,降低pH 值的能力比无机酸低, 但解离速度慢,所以作用时间更长。

畜禽饲料中一般需要添加适量的酸化剂,正常情况下畜禽体内存在着一定量的有益菌及有害菌,它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有害菌群侵入或大量繁殖,这种平衡状态就会打破,使畜禽健康受到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有益菌生长,而不利于有害菌生长。在饲料添加酸化剂,可以人为改善畜禽肠道环境,使其处于偏酸性状态,为有益菌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抑制有害菌群侵入和繁殖,降低畜禽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另外,幼畜阶段动物胃酸分泌很少, 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可以改善消化道酸性环境,有助于饲料软化和养分溶解,提高饲料消化率。 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几种特定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而成, 添加使用时能迅速降低饲料pH 值,保持良好的缓冲值和生物性能,添加成本较低。 通过添加酸化剂调控日粮酸度来调整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酸度, 已成为改善仔猪营养状态、提高其生产性能和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仔猪消化道内低pH 值环境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减缓胃排空速度,提高日粮消化率,还可有效控制消化道内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减少仔猪下痢发生。

酸化剂还可以和高铜、益生素等协同作用,缓解应激对仔猪造成的危害、降低腹泻率、增强免疫力、 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是替代抗生素的理想选择。不同酸化剂之间往往有协同作用,如较高浓度的乳酸能增强醋酸对大肠杆菌的毒性作用, 将不同酸化剂按比例复合使用, 酸化能力和预防疾病的效果更好, 最优化复合体系是饲料酸化剂发展的一种趋势。

5.结束语

总之,酸化剂在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无污染、无残留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已成为非药物添加剂取代或部分取代抗生素。 作为促生长剂很有竞争力的一种替代品。 目前酸化剂已成为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 酶制剂等并列的重要添加剂, 虽然短期内取消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尚不可能, 但以酸化剂代替部分药物类添加剂是大有可为的。 养殖业正期待着不久能将其取代抗生素。 相信随着有关酸制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更广泛应用, 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有机酸酸化消化道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关注新生儿有机酸血症
金银花总有机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5期)2018-06-06 03:12:15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
海洋酸化或造成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添加有机酸加速2,4,6-三氯酚的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