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同煤集团双创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监测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接入企业、标识统计、产品流向、区域分布、产品溯源等一系列曲线图、柱状图随着各类实时数据的变化不断更新着。
“同煤集团建设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是山西省、煤炭行业唯一一家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目前已经接入各类机械加工、医疗药品、食品加工等企业75家。”工作人员郭鹏程介绍。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作为起步较早的煤炭企业,同煤集团早在2019 年4 月份就申请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2019 年10 月31 日,同煤集团建设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北京顶级节点成功对接,正式上线运营。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类似于互联网的域名解析系统,是机器和物品的“身份证”。标识解析体系建成后,可以利用标识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二级节点建设和运营是一个长期工程,前期已完成的只是基础平台,后期应用开发是无止境的。”同煤集团信息化管理处副总工程师宋文兵表示。
目前,同煤集团正在加快完善该二级节点的服务功能,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开发各种工业数字化应用,进行分析、挖掘和预测,支撑煤炭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实现煤炭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近年来,同煤集团从顶层设计出发,将煤矿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业务控制层与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打通,将矿山与电力、煤化工、煤机制造等相关产业互联,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总体架构,为同煤集团5G 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撑。
下一步,同煤集团计划将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上的八大创新应用与智能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广应用井下5G技术及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矿井的数据汇集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上,实现煤矿的敏锐感知、智能预测、决策辅助、精益管理和生产智能。
近日,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0年全国煤炭行业质量管理活动交流会上,作为年轻的团队之一,山东能源集团济三矿(以下简称“济三矿”)机运工区匠心QC小组凭借自主研制的《减少离心式压风机故障报警次数》课题,在来自全国50 余家煤炭企业、104 项优秀成果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第5 名。这也是近年来济三矿QC活动取得的最好成绩。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延伸,离心式压风机的故障报警次数频繁给井下正常供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济三矿机运工区匠心QC小组以此立项,将《减少离心式压风机故障报警次数》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分析要因,制定对策以及对策实施,改善了冷却器结垢严重、冷却塔冷却效果不好、冷却水循环系统容易进入杂物、冷却水水质不好的现象,最终成功将离心机故障报警次数由9 次降至2 次以下。实践证明,此课题应用于生产之后可为矿井节省检修、人工、材料等各项费用近19万元/a,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压风系统的稳定性,有效减少了生产影响。
近年来,该矿持续推进创新管理机制建设,不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QC活动网络,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机制。大力推进QC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工作,坚持质量管理活动“小、实、活、新”原则,遵循PDCA循环活动程序,发扬“工匠精神”,以质量管理小组和管理创新等活动为引领,确立了年年有活动、年年有发表的活动目标,建立形式多样的QC 小组,聚焦一线生产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选择贴合实际、成效突出的课题开展活动。采用科学的工作程序和质量管理工具方法,深入调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实现“发布一批课题,固化一批标准,应用一批成果,传承一批经验”的目标,使QC 小组的活动领域不断拓展,激发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技术革新的主动性,有效解决了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症结和问题,降低了成本消耗,提高了产品、服务和工作质量,提升了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据了解,该矿QC活动覆盖面包括生产、安全、质量、经营、生活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2019 年,共取得QC小组成果58项,成果涉及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班组管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为矿井节约资金近千万元。
近日,潞安集团潞安环能发布的《收购报告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披露,潞安集团相关资产无偿划转给潞安化工集团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对外公告了潞安化工集团筹组方案及潞安集团划转资产具体情况。
潞安集团划转给潞安化工集团的资产包括:山西潞安集团所持潞安环能61.81%股份、潞安化工公司96.5558%股权、中科潞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75.3172%股权等9户子公司股权/股份;山西潞安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所持3户公司股权;山西潞安集团所持下属3户分公司及本部相关净资产以及山西潞安集团其他关联资产。
《摘要》指出,为推进山西省属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山西省化工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实现“三化一型”(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发展目标,打造能源化工领域旗舰劲旅,由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组织,山西潞安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包括潞安环能61.81%股份、潞安化工公司96.5558%股权在内的多项资产无偿划转注入新组建的潞安化工集团。
此次无偿划转完成后,潞安化工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山西省国资委,本次无偿划转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此次无偿划转前,潞安化工集团不存在控制的企业和业务。无偿划转实施完成后,潞安化工集团控制的核心企业有8家,山西潞安集团控制的核心企业达29家。
潞安化工集团是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事宜的批复》、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关于印发〈潞安化工集团有限筹组方案〉的通知》精神,于2020年8月7日新设立的公司。由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全资持股。
截至2020年8月底,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以下简称“保德煤矿”)累计利用瓦斯清洁发电量为2.42亿kWh,相当于10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累计实现经济效益约1.2亿元。
保德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唯一的高瓦斯矿井,瓦斯储量40 亿m3。为了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化开采和瓦斯清洁低碳化利用,保德煤矿在刘家堰和枣林2 个区域建成2 座瓦斯发电站,装机设计总能力1200kW×28 台,目前运转8 台,发电量10~15 万kWh/d。
在瓦斯治理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保德煤矿逐步形成了以“理念与系统治理先行、本煤层超前预抽及采空区抽采”为主,以“井上、井下联合抽采、顶底板高低位钻孔抽采及临近层抽采”为辅的一套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目前,该矿井瓦斯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瓦斯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保德煤矿通过清洁技术革命,将瓦斯‘猛虎’驯服,实现了变害为宝。”保德煤矿矿长孟永兵介绍。
截至目前,保德煤矿通过瓦斯清洁发电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80万t,累计节约标煤10.6万t以上,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