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萍
(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人们的物质欲望和功利色彩更加浓厚,而对心灵和精神上的观照却越来越淡漠。作为建立在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之上的羞感,是一种积极的美的个体体验。羞感是美感的起源,是快感至美感的桥梁。与“羞感”相关联心理体验的有“羞涩”“羞愧”“羞赧”“羞耻”等。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商品文化冲击,女性的羞耻感更加缺失与淡漠,可以说已成为一个缺羞的时代。女性的隐私、欲望、肉体以及性不再隐讳,女性欲望的表达和身体的展示成为女性主义者对抗父权制和男权话语的工具。身体交易、女性身份认同的丧失,都极大程度地冲击了传统性别文化,造成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所以,重新研究当代女性羞感的缺失与重建,使女性重新回到自身的性别本位上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女性审美观,对于构建当代和谐社会、提高女性生命质量、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看什么是“羞”。关于“羞”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说:“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汉语大字典》还列举了“羞”的几个意思:进献的食物,精美的食物或熟食,后来引申为耻辱、惭愧、羞恶、不愿、难为情、害躁等。[1]“羞”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形都是“以手持羊”,表示“进献”的意思。而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神和动物不会害羞,但是人必须害羞,并非出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归根究底是因为他自己并在他心中的上帝面前害羞”[2]。综合中国与西方的说法来界定“羞感”的内涵,“羞感”是指从“进献”的本义而来的某种位置的不均等,并且使这种不均等内化到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人生命存在的一部分,进而产生人的一种本在的“不平衡”和“不和谐”。也就是说,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个审视自我的“法官”,并在种种情境中,在他者尚未察觉的情况下面,先在地检审自己,于是产生了一个自我内在价值判断的“羞感”,并旨在对生命本身的提升。[3]应该说,羞感是人的一切感觉中最为独特的一种感觉,它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本能和生命感觉,只存在于人的身上。
关于“羞感”的内涵,舍勒认为:“真正的羞始终建立在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之上。……在身体羞感上,则是针对一切身体的优点和美。……在保护感的功能上,羞感只能指向肯定的自我价值,因为只有这类价值要求并需要呵护。羞涩只指向个体的肯定的自我价值,这就是一种本质联系。因此,另一方面,羞涩的发现也始终是‘美’的发现。”[4]他认为,生命感觉和意识到自己越高贵,羞感就越强烈;龌龊的东西威胁越大,天性为它高贵的核心所设的天然保护罩就越坚固。舍勒将羞感的存在,理解为主体对自我价值的感知和保护。其保护的是向善的心理,保护的是高贵的尊严,保护的是身体,也更是内心。
应该说,美感的产生也与羞感相关。羞感是美感的起源,是快感至美感的桥梁。羞感在美感的产生和发展中具有桥梁作用。人的美感是由动物的快感进化而来的,这个进化过程是一个升华、发展和质变的过程。快感是官能上的满足、动物性的满足;而美感是人的理性上的满足,是人的心理的深层体验。美的起源是以羞感的产生作为基础的。
会害羞是人类独有的情感内涵。由于女性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女性的羞感有其不同的特征。
首先,女性的羞感体现着一种生理上的人的本能的因素。说到女性的“羞”,就要谈到服饰的起源。关于服饰的起源和作用,一般都认为,人类的祖先创造出衣服,乃是为了“遮羞”。而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却不这么认为。他在考察中发现,那些平日总是裸体的澳洲原始部落的女性在参加性爱舞蹈时,却要穿上羽制的围裙,这种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遮羞”,而是要唤起异性的注意,这也就产生了一种“羞赧”之美。这种“羞赧”之美是由于女性生理上和本能上的被动所引起的。女性希望引起男性的注意,有朦胧的“性”意念,不是直接的表达,而是带有“羞赧”地“婉转”表示。人类的性爱并非纯生理性,具有“羞赧”之美使性爱变得文明和文雅,是人类更具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高层次性爱。男子虽然也有“羞赧”之色,但是和女性的生理特点比起来,男性的“羞赧”要远远少于女性,他们在性爱中往往表现得更主动、更直接。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个性与奔放,而是含蓄的、收敛的,古代女性对爱的表达一向比较含蓄,中国的“羞答答”“嫣然一笑”“犹抱琵琶半遮面”,反映的都是女性对爱的“羞赧”。当女性羞得无地自容时,就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羞怯之色好像是女性身上的一层独特的神秘之纱,增加了女性的朦胧之美。因而,女性更具富有魅力的羞涩。
其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的“羞感”更多地包含着伦理和道德因素,从这方面上讲“羞感”可以称之为“羞耻感”。当原始人类都不穿衣服的时候,是没有羞耻感的。而用树叶、花草等遮蔽性器官,是为了吸引异性。当穿衣成为习惯时,羞耻感便产生了,暴露性器官就感到有羞耻感了。这时,性的自制力就成为一种道德和伦理。因此,衣服的遮羞功能也包含着道德自治的内容。对性美的欣赏,也是有一种道德的约束,只有情侣关系的男女才可以彼此欣赏裸体之美。从社会伦理对女性的要求来看,传统社会一直认为女性是应该“严守妇道”的,对男人要“从一而终”。不遵守伦理和道德的女人就是“不知羞耻”的女人。所以,对不知“羞耻”的女人,更多地会遭到社会的谴责与不容。而这方面对于男性来说,却比较宽容。这其中,道德规范对于女性都起着无形的但又极其强大的约束作用。
作为建立在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之上的羞感,是人的一种本能。“羞感”是人类的高贵之处,羞感能够促使人向善的心理动力,有羞感的人害怕自我尊严的失落,害怕自我价值的沉沦。但羞耻感的淡漠与缺失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年轻人追求当下及时行乐,漠视社会伦理与规范,对于羞耻感所表现出惊人的无视。羞耻感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在当下这个时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由于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出现,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开始质疑和批判,羞耻感也随着思想解放的潮流逐渐弱化。从此,人们的个性自由意识越来越强烈,而对羞耻感无形中愈加漠视,尤其是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在很多方面都是以牺牲羞耻感为代价的。到了上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识形态的功能逐步弱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处于一个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商品”意识渗入到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拥有成为了当下社会的普遍追求,而对于道德与伦理上的恪守,尤其是女性对“羞感”的坚守却越来越淡漠。
1.男女平等的诉求,淡化了男女性别的差异
当下女性羞感缺失与淡化,首先因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自尊意识。当时女性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以求获得自己合理的女性地位,有意无意地舍弃了女性本来应有的内敛与矜持感。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下,女性追求自己的尊严理所应当,也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但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性别启蒙掺杂了过多的权利意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启蒙。这场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后果,并未能促使人们针对两性差异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使女性获得应有的尊严,从而构建两性的和谐关系。到了20世纪50年代各种运动中,中国又产生了忽视男女性别差异的极端化行为。人们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浪潮中,不顾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对女性造成了心理与生理上的伤害。
2.女性欲望的膨胀,带来了女性羞感的迷失
由于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导致了传统道德的沦丧和伦理价值观的混乱,也逐渐淡化了人们的羞耻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欲望的泛滥与爱的抽离,违背了女性羞感的本质要求。这种欲望表现在精神上,是权利欲的极大膨胀。其中,女权主义的权利意识尤其突出。它在“权力至上”信念的引导下,致使性别之间的危机再次重演。男女间的关系如“战争”般对立起来,使得男女间本应有脉脉温情,不再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追求。随着爱情的消亡,羞感的价值在两性间再也无法实现了,男女间的“情感”交往就只能剩下赤裸裸的性交往了。有些女性为了从“成功”男性身上获得某种物质欲望的满足,只是用身体来交换,而不用谈什么爱情,并认为这是人生的最佳捷径。这是性别较量的结果,亦是欲望膨胀在身体上的体现。性爱由于没有了爱,性也成了女性缺失了羞感的一种宣泄的形式。
3.社会和文化转型期,引发了女性观念的开放与女性价值观的扭曲
由于上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了女性观念上的开放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国传统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思想。儒家伦理追求仁义礼智,崇拜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所以说中国是个礼乐文明古国,个人行为也严格遵守传统礼教的约束,尤其是宋明理学以来,“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对中国更是影响长远。但是,经过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几个重大历史时期,中国传统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的价值观也被颠覆。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价值观多元化更是成为一种趋势。在物质经济的刺激下,个人意识极度膨胀。物质财富的获得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志,而不管获得财富的方式是否合理或合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奉行优胜劣汰的铁律。[5]市场经济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促使人的创造力、竞争意识、独立人格、激励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造成人的价值观的混乱。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时期,人们为了物质上的满足,而不顾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扭曲,同时人们羞耻感淡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4.文学、影视、网络等媒介对羞感的无视,使得女性意识和性别观念淡漠
随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精神世界的匮乏与失落,这种社会现象在文学、影视、网络等媒介也反映了出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先锋”作家和“新生代”作家,他们开始了对身体与性的描写。比如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涉及女性的生理以及性的成长史。卫慧和绵绵更加前卫,卫慧的《蝴蝶的尖叫》和绵绵的《糖》,大多表现都市年轻女性的个人私密生活。1996年,评论家葛红兵在《山花》杂志上发表《个体文化时代与身体型作家》一文,首次提出“身体写作”。他认为“新生代作家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群体本位文化向现代个体本位文化转型的产物”,与传统作家注重“精神”不同,他们注重“身体”,他们的写作是一种“身体写作”。这些作家从各自的存在出发,更加看重于当下社会或自己的困惑、欲望、迷乱、焦虑等,近距离描写没有精神信仰的生存状态。他们笔下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欲望化生存现象进行了多方位的表现,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切入当下社会和当下个体的生命真实,但是作家笔下的女性受控于物质和欲望,赤裸裸的身体描写,完全丧失了应有的羞感。虽然“身体写作”拓展了文学的视野与领域,对女性欲望的书写也是对女性话语权的一种表达。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性的描述与探讨。但这种写作是丧失了羞感的写作,它在还原感性真实的同时过于放纵自我的感官,过度认同当下的滥俗,忽略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更缺乏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也违背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改革开放后,影视界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影视人也解放思想,冲破精神的藩篱,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人性真实的好作品。但同时,影视中的色情镜头也在慢慢抬头以至于泛滥。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庐山恋》中女主人公唯一的一个亲吻,曾引起思想界多大的轰动,使无数的观众至今难忘;而现在的电影电视中的亲昵、搂抱等私密镜头却司空见惯,已不再新鲜。这无疑也影响了观众羞感的建立。
随着中国IT业的发展,网络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是个相对开放与自由的空间,它更多满足了网民个体的需求,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和手机能够上网以后,网络以它快捷、方便、即时性等特征,影响力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但由于管理上的欠缺,色情、淫秽网页一直无法根治,甚至有些网页色情泛滥,不堪入目。普通网站,也随意可以见到以女性色相做的广告。这些网页,就像精神上的毒品残害着青少年的心灵。
羞耻感作为人的基本价值底线,它承担着约束个人行为以尊重公共道德准则的责任。中国文化传统注重建立人的羞耻感。在中国,儒家将“羞耻心”作为人固有的道德情感之一。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统治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刑事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孔子回答子贡“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说道:“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就是说,在个人行事上要有做人的标准,要有礼义廉耻之心,到社会上做事,才会不辜负君主的任命,这可以称之为“士”了。孔子认为人之“有耻”是“士”获得理想人格的基础,并将百姓“有耻且格”作为德治追求的目标。孔子的治国理念与做人原则中,是以羞耻感的认同为基础的。孟子的“四端之心”也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耻之心,是义的发端。没有羞耻之心,那简直就不是人。可见羞耻之心在孟子思想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义之端”的“羞耻心”能激发人的自觉,促使人改过向善,在中国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际上,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思想,是将羞耻感作为一种肯定性价值基础的。可以说,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义”“礼”既是出于对羞耻感的共同性认可,也是对羞耻感的自觉坚守。假如失去了羞耻感这一基础,儒家着力构建的伦理秩序也将无从谈起。
中国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女人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犹抱琵琶半遮面、嫣然一笑,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精神想象。古代诗词的朦胧与诗意,中国画的意境与空灵,戏剧中的虚拟与抽象,滋养了无数枯萎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的精神享受。中华民族是个含蓄、谦虚的民族,不同于西方的开放与张扬。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应该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一味地全盘照搬。
在这个商品社会中,当代女性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但是面对物欲膨胀的社会,当代女性,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尤其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自信,懂得羞辱、羞耻和羞愧。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努力在社会和家庭中实现自我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打破了女性歧视的陈规陋习,给女性走向社会提供了可能,女性同男性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也能够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行列中。中国改革开放,给女性施展个人才华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很多富有才华、作出重大贡献的女性。当代女性,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摆正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关系,做一个会生存、善学习、能独立、勇于创新的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巾帼不让须眉,真正实现女性应有的人生价值。
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的作用。环境对于人的价值取向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应该说,进入21世纪,中国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趋于理性,对于封建文化与现代思想的比较也逐步成熟,女性地位也不断提升。女性已经不再是“弱者”的代名词,男女平等也成为常态,女性是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不可或缺的建设者。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仍然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强烈的物质欲望有时迷惑了女性的双眼。所以,应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两性差别,做好两性定位,彻底取消女性歧视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大宣传在各行各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女性形象,体现女性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净化影视、网络等媒介环境,禁止色情淫秽内容的传播,更多宣传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的女性事迹,树立更多正面女性典型形象,为女性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