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其国际国内地位日益彰显[1]。 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对于加速医药经济发展、打通经济内循环、助力脱贫攻坚、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湖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产业链是我省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中药材是我省10 大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中医药产业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具有迈向千亿级新兴产业链的广阔前景。
一是种类丰硕。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省中药资源共计4 123 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总计3 604 种,药用动物资源450 种,药用矿物资源69 种。全国717 种重点中药资源品种,我省有382种。二是野生资源蕴藏量丰厚。全省植物药蕴藏量107.8 万吨,动物药1 306 吨,矿物药1 147 万吨,居全国前列。常年种植大宗品种50 个,是全国8 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省份之一。三是产销量丰盛。玉竹、百合、吴茱萸、山银花、栀子、厚朴、杜仲、黄精等药材已成为全国优势品种,其中玉竹、百合、吴茱萸、黄精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70%、50%、30%。
一是中药种植规模初显。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30 万亩,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1 000 余家,在武陵山片区、罗霄山片区和环洞庭湖区等地区产业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中药材种植特色初显。全省认定了邵东、安化等16 个湖南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初步形成了茯苓、吴茱萸、美洲大蠊、龙脑樟、栀子等一批国家中药材生产种植(养殖)项目基地,邵东玉竹、新化黄精、慈利杜仲、隆回山银花、靖州茯苓、龙山百合、湘潭莲子、安仁枳壳等一批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带。三是林下经济效益初显。全省林药种植面积近700 万亩,约占林下经济总面积的23%。恒康农业、天合农业、沅江益森、株洲神龙等种植企业规模效益初显。
一是中医药企业日益壮大。 全省中药产业链规模企业372 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71.3 亿元。中药材初加工或饮片原料生产企业1 540 家,获GMP 认证中药饮片企业65 家。 在中成药制造领域,集聚了九芝堂、千金药业等一大批优秀企业;九芝堂、景峰、千金、汉森、天地恒一、天济草堂6 家企业入选中药企业百强榜;千金药业、九芝堂荣登第12 届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榜;方盛制药、正清制药、天地恒一等企业中药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炎帝生物、绿之韵、希尔药业、绿蔓生物等大健康代表性企业快速壮大;馨恒堂、新汇制药、博世康、补天药业、华夏湘众等饮片加工企业颇具规模;大自然、华光生物等中药提取企业80%产品出口欧美。二是中医药拳头产品日趋增多。 妇科千金片、古汉养生精、正清风湿宁、汉森四磨汤等28 个中药单品种年销售过亿元,形成治疗妇科、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及抗肝炎、抗风湿、抗肿瘤、滋补养身等一批优势品牌产品。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日渐增强。全省中药企业拥有3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 个博士后协同研发中心、3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 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增多,成功开发金英胶囊、紫贝止咳颗粒等中药新药。
全省共有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总部547家,药品零售企业19 909 家,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流通额约140 亿元。一是中药材流通市场畅销全国。现有邵东廉桥、长沙高桥两个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其中,廉桥药市交额超过60 亿元。二是中药零售业发展迅速。老百姓大药房、养天和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千金大药房等“药房湘军”迅速崛起,湖北、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地都有“药房湘军”的足迹。三是“湘中药”国际化趋势显现。2019 年,银黄清肺胶囊以药品临床注册的方式进入巴基斯坦,是我省中药走出去的一大突破,湘产中成药正逐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
一是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市场可观。 我省现有以中医养生、足浴按摩为主体的养生保健企业3 万多家,“足浴”产业规模逾200 亿元,约占全国足浴市场的10%;从业人员约80 万,约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7%。二是中医药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我省有3 家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4 家单位入选第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7 家单位入选第二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通过推进文化旅游结合,打造湖湘中医药旅游亮点,2019 年全省中医药文化旅游业总产值达到80 亿。
湖南省在2006 年就推出了中医药强省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助推湖南中医药产业发展,但配套政策与落实机制不完善。一是缺乏有效机制。中医药产业发展涉及农业、工信、中医药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多头分割管理,如中医药管理部门牵头负责中药资源普查、中医药事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工信部门牵头负责企业生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药品流通经营,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负责质量监管,医保部门牵头负责药品价格等,缺少强力牵头单位,没有形成合力,无法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缺乏有效的领导工作机制,政策制度落实难度大[2]。二是缺乏落地措施。云南“文山三七”誉满全球,现产业规模近800 亿元,其成功的秘诀是用超常措施实现超常发展。相比云南、江西等省,湖南省在基地建设、产业政策、资金引导、市场培育、文化传播等方面缺乏超常行动措施。 以中成药推广应用为例,一些湖南省的知名中药品牌,虽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但却很难进入湖南省医院。
湖南是农业大省,但中药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难以支撑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离“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中药材发展重点不突出。全省中药种植品种较多,但规范化种植品种少,目前全省通过国家GAP 认证的基地仅有一家(补天药业茯苓基地),没有形成如云南三七、吉林人参、甘肃枸杞类似的中药材大品种。 二是中药材种植不规范。全省中药材种植仍以小农分散化种植为主,GAP 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种植散、小、乱,道地性不明晰(盲目引种),种苗缺管理,栽培不规范,质量控制难度大。三是中药材质量不容乐观。缺乏质量分级与评价体系,“优质优价机制”不完善,中药材质量与安全性令人堪忧。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导致中药材品质严重下降,重采轻育、生态环境破坏等导致部分野生药材品种供应紧缺,部分中药材产区萎缩。
一是缺乏大企业引领。目前,湖南省中医药产业链规模企业372 家,多而不强。工信部公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湖南医药工业企业2014、2015、2016、2018 年连续落榜,2017 年仅有九芝堂入榜,排名第77 位。 2019 年中药企业百强榜,湖南有5 家进入榜单,但排名多分布在中后段。 总体而言,湖南省医药工业缺少产值过100 亿元的龙头企业,中药产业链建设缺乏有较强影响力、有强劲带动能力的大企业。二是缺乏大品种带动。湖南省中药单品种年产值过亿元的只有28 个,年产值过10 亿元的单品种还没有,最大单品种(妇科千金片/胶囊)年销售也只有8.2 亿元。中药产业链建设缺乏具有像云南白药、步长脑心通胶囊这样单品种年产值达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品种带动。 三是缺乏科技竞争力。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9 版)》研究结果显示,湖南入围产品数18 个,占总数的3.1%,排在全国第14 位;总科技竞争力不到江苏、广东、四川、山东、天津、贵州的一半,排在全国第16 位;产品平均竞争力远低于天津、江苏、上海、福建等地,排在第17 位。
一是政策环境不优,“湘人不用湘药”现象突出。我省药企品种被纳入省医保目录的数量不多,严重影响本地销售,而我省招标体制、医院药事审评等市场准入门槛高,加之国家取消了各省《基本药物目录》的增补权限,加剧了“湘药”进入医院及医保的难度,特别是进入以西医为主的医疗机构更是难上加难。相比之下,云南白药、天津天士力、河北以岭药业等都是当地政府在本地市场拓展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湘企不用湘药材”现象明显。我省中药产业链条不完善,向上(研发)、向下(服务、贸易、物流)延伸能力差,造成中药材供应与市场需求不对接。 全省中成药企业使用湘产药材比例约30%,近70%从外省采购。 三是市场协调机制不完善,“产供销脱节”现象严重。中药材实物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透明的信息指导,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药材丰年价低伤农,来年市场紧缺而致价高伤民。
一是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参差不齐。 我省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数量多、规模小,推拿、艾灸、足疗、药浴、药膳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遍地开花,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养生技术鱼龙混杂,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完善,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水平不高、未成气候。 二是中医养生保健产品研发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产、学、研、管一体化的完善的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生保健服务需求。 三是中医药文旅产业缺乏特色。 湖湘中医药文化悠远流长,中医药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产业引导与文化宣传,没有形成旅游、观光、休闲、饮食等产业链式的湖湘中医文旅品牌、文化地标、宣教基地、文化精品等,特色彰显不够,社会影响力不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相继颁布实施。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各地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部署,陆续出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我省应把握历史机遇,积极融入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局,做精“湘医”、做强“湘药”、做大“湘企”,打造湖南中医药新兴产业链,加快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湖南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办公室,由常务副省长牵头,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健委、市场局、林业局、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产业发展措施的协同与落实,集中资源、合力解决中医药发展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加强规划引导。 研究制定湖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将中医药产业发展纳入湖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三是加强投入制度改革。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中医药的财政补助,加大向中医药倾斜力度,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3]。在工业、农业、林业相关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湖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支持中医药产业重点项目。建立多元化的中医药产业开发融资体系,支持中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和股权融资,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四是落实中西并重。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解决“以西套中”“以西律中”“中医西化”等中医药发展深层次问题,实现中医和西医、中药和西药“平级管理、平行运作、平等待遇”,制定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独立的管理体制机制[4],建立临床用药的中成药用药指导目录,形成与西医并行的中医治病的中成药体系。 破除西医在诊断治疗中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之中,给中医明确的地位,实行危重症病人必须有中医医师参与会诊的制度,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五是完善中药价格政策。中药材成本价格较高,以低价竞争必将难以保障中药质量与企业的利益。 应建立以中药材为基础的中药价格动态机制,确保中药优质优价。六是完善医保制度。加大本省中成药进入基层医保的范围,支持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配备我省优质中成药产品。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支持优质中药新品种及时增补纳入省医保、药品招标采购、两型产品和基本药物等目录。探索医联体实行按区域“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一是实施中药种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和聚集化。以县域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百合、玉竹、黄精、茯苓、湘莲、山银花、枳壳(实)等“湘九味”品种为重点,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营销品牌化发展方向,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标准化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为一体,率先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种植基地,打造“湘九味”中药材品牌,着力打造6 个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0个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县、20家定制药园,打造万亩稀缺中药材示范基地和百万亩稀缺中药材推广基地,聚集中药种养殖产业集群,实现产值达400 亿元的产业规模效应。二是实施中药种养殖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平台,建立并实施湘产中药品种生产技术规范和药材质量体系,重点建立20 个湘产药材品种生产技术体系和9 个药材质量标准体系,通过逐步示范推广,形成中药生产规范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局面。三是实施中药生产科技技术的创新化和应用化。通过中医药政策引领和龙头企业创新技术引领,加快在中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因工程、种植技术、产地加工、机械装备、品质提升等领域的科研创新,提升整体科技含量,为湘产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提供科技保障。四是实施中药质量评价改革的机制化与体系化。加大湖湘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明确道地药材、特色药材生产全过程质量形成机制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建立特色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不同等级药材质量标准,保证中药材品质,打造湖湘中药材品牌特色。
一是培育大品种、大品牌。建立优势品种培育机制,每年遴选5~10 个科技含量高、临床疗效好的产品,从工艺改进、质量标准提升、临床再评价、产业升级、品牌营销等方面重点扶持,实施“一品一策”定向精准培育,提升品牌内在价值。鼓励本土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省中药产品,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采购本地中药产品进行考核,对采购总金额高于30%的予以奖励。定期举办并参加医药展会、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在新闻媒体、报纸、城市宣传栏等提升湘药品牌知名度。力争形成年销售额过10 亿元拳头品种10 个以上,新增过1 亿元优势品种50个。二是培育龙头企业。以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建设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区。遴选一批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建立龙头企业对口帮扶机制,由省市主要领导对口联系帮扶,召开专题办公会,给予“一企一策”支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力争培育1~2 个特大型中医药企业集团,加快建设年销售额过50 亿元的龙头企业5 家,10 亿元的企业20家,带动全省中药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三是促进中医药企业创新型发展。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建立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发展。 实施省中医药创新工程,设立省中医药科技研发专项,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推进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加强名优、经典方剂的现代开发[4]。支持中医药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大对中医药研发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支持中医药龙头企业试点应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四是推进中医药企业开放型发展。 加强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依托现有中药交易平台稳步开展国际贸易。支持湘籍中医药企业进入“一带一路”湖南援助项目,推动中药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册,进入国际市场。
一是健全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支持靖州、龙山、隆回单品种专业市场建设,做大做强邵东廉桥、长沙高桥国家级中药材综合市场,培育一批大型连锁药房和医药流通企业。建立集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电子商务、质量检验、追溯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物流体系。二是健全市场服监管务体系。发挥“互联网+中药”的优势,改变落后的中药材交易方式,探索中药材期货市场,保障中药价格市场稳定有序。 重点扶持“国家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湖南中心”“湖南省湘九味中药材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流通服务平台”,建立中药材信息共享平台和“产-销”交流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我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现代物流及市场信息服务支撑,促进产需有效衔接。三是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中药材第三方质量监测体系,探索建立全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用5 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湖湘道地药材重点品种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过程可控、责任可究。
一是实施中医药健康产业惠民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支持建设中医药特色康复医院、疗养院、护理院、养老院等,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学、游结合的中医药康养示范基地[5],研发推广药膳、药妆、药浴、药食同源等中医药大健康产品。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中医健康管理,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形成“中医诊疗+健康管理+智慧医疗”发展新模式,让年度体检市场出现中医选项,并率先在湖南省直单位职工体检中开展试点。二是实施中医药生态旅游工程。 推进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重点建设邵东廉桥、浏阳社港等一批中医药特色城镇,促进中医药市场与城镇观光相互融合。大力发展中医药“生态景观”,把中药材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鼓励省内风景旅游区发展以中医养生、中医保健、食疗药膳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生态旅游产业[6]。整合全省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药膳食疗馆等资源,规划开设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将旅游度假与中药资源相结合,打造旅游、观光、休闲、饮食等产业链式的中医服务品牌,把湖南建设成全国中医药旅游高地[7]。三是实施中医药文化产业工程。进一步发掘马王堆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入阐释张仲景、孙思邈的中医文化思想,讲好湖湘中医药故事。深入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文化宣传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课堂。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谋划建设湖南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神农炎帝、仲景祠、药王庙、橘井泉香、老司城等一批中医药文化地标,创建一批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申报一批中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出一批中医药文化影视精品,到2022 年,实现中医药文化教育覆盖全部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