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平,徐 适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急诊科,浙江 湖州 313100)
重症哮喘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支气管慢性气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发绀、急躁等症状[1]。重症哮喘疾病具有病情反复、患病率高等特点,根据患者表征可将疾病分为轻、中、重等三个等级。中重度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如未得到及时救治,会出现意识模糊与嗜睡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引发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改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我院选取8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急诊治疗,现报导如下。
将我院自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4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与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6.3±3.4)岁;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8.6±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方面,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选入标准:患者年龄在48-70岁;本次研究均已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应用盐酸氨溴索和甲泼龙进行平喘治疗,给予抗感染、解痉、吸氧、补液及平衡电解质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急诊抢救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前将吸气压力设置为6 mmHg,连接好仪器后,根据治疗需求调整吸、呼气压力,将吸气压力与呼气压力保持在12~18 mmHg和4~8 mmHg范围内,将氧气浓度调整在35~45%之间,让患者的呼吸频率保持在15次/min,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的通气治疗时间,病情稳定患者,保持通气时间为6h/d,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给予全天通气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指标。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R、HR、PO2及PCO2血气、呼吸指标变化情况。
本次数据应用SPSS 19.00软件进行分析,用计量资料“”表示年龄等指标,采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RR、HR、PO2及PCO2血气、呼吸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R、HR、PO2及PCO2血气、呼吸指标差异显著,P<0.05。
受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发作时间长等特点,易引发自发气胸与肺不张等并发症,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2]。以往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多采用常规治疗,但由于该方法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平缓患者呼吸的效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O2及PCO2等指标,促进患者临床效果的有效提升,加速患者早日康复。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RR、HR、PO2及PCO2血气、呼吸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R、HR、PO2及PCO2血气、呼吸指标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稳定各项生命指标,临床疗效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