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魏 玲 汪 雨 陈 婷 周晓萍 李宝明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全球竞争升级,我国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原有检测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特别是规模小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能力维护成本高,经济效益逐渐下降。万敏等人[1]认为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机构活力性较差、机构重复现象严重、检测设备不科学、缺乏技术型人才等,需进一步加强对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资源整合及发展的研究,推进机构改革。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方案、通知等指导检验检测机构改革[2-8]。2018年4月,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负责统一管理检验检测工作,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规范检验检测市场,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指导协调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据全国检验检测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40.6%、38.1%、34.54%、31.30%和27.68%,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绝对数量并无明显下降,仍然维持在1.1万家左右,表明检验检测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本文以国有制改革典型案例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推进情况,希望总结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经验,并对未来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高校因资源不足,高校纷纷筹建分析测试中心,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成功产物。新时期,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推进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同时,也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部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系列改革,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下面以北京科技大学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科大检验公司”)案例角度看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改革。
北科大检验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批机制创新试点单位之一,是北京科技大学唯一面向社会开展分析检验服务的窗口。公司全面托管北京科技大学的实验检测资源,承担学校对外检测服务经营,承接科研仪器的检测服务,将相应的任务委托给高校各学院相应实验人员,由实验人员负责检验测试,由公司提交结果并结算费用。
组织结构方面,公司打破行政、物理界限,把原来分散的测试实验室从场地、设备、人员、窗口4个方面进行了实体结构的集中。在场地的相对集中方面,成立了院级测试中心;在设备集中方面,对一些通用类设备进行集中,对专用性强的专用设备,由原所属实验室继续进行管理和对外服务使用;在人员集中方面,按岗位将实验人员进行集中;在窗口集中方面,从专业角度对六大服务领域的服务窗口进行集中。
在网络和自动化方面,公司目前有独立的互联网官方网站,并开发了专门的业务系统,全北科大的检测实验室可以通过APP端口接入,由业务系统进行统一接样、派样直至出报告。客户可以通过其官网或电话查询检测业务并委托下单。
人员绩效考核和管理方面,公司对学校各实验室的绩效考核和分配由学校统一负责,公司将检测收入扣除公司人员成本后统一付给学校财务室,由财务室根据各实验室业务量核算后,由各学院进行分配和激励。人管管理、考核等由所在院系负责。
截至2019年10月公司已整合了北科大总值5亿元,779台套的仪器设备。2015年至2017年,服务客户4100家次,客户辐射全国28个省市,累计发送北科检测报告和实验数据3500多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科学研究院也下设了分析测试中心,来为各省市的检验检测服务,承担政府检测任务。这些有政府背景的检验检测机构并没有做成本效益分析,没有考虑折旧,没有考虑投入产出,一味要求设备更新,专业技术却跟不上。检测机构的风险意识和综合能力弱、检测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差、创新驱动力不足,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全国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需求,探索不同发展模式[9]。本文介绍贵州科学院改革案例。
贵州科学院成立于1935年9月,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历经多次更名、资源整合和隶属关系变动,明确贵州科学院为省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2012年7月再次整合组建,与贵州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个工作班子的管理体制。本次重组过程中,贵州科学院主要从人才、平台和产业要素3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在人才要素方面,研究院秉持“全球人才皆可用,不求所有但为用的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思维,聚集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柔性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专家、联合国项目事务署食品安全高级顾问专员等,集聚10余位来自英国、荷兰、瑞典、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人才创建大数据与大健康技术融合创新团队,组建了第一支创新人才工作团队——基于大数据的“黔货出山”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在平台要素方面,以“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理论研究、成果应用进行升级或再造,目前已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的技术平台体系有“一体系五平台”:“一体系”指食品安全质量认证追溯体系,对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进行全产业链有效追溯。“五平台”指:⑴基于Hadoop的大数据集成平台,主要解决对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应用的系统集成问题;⑵舆情监测平台: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谣言散布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⑶生物生态云大数据平台:集成生物生态信息数据库;⑷贵州建材产业云平台:集成贵州建材行业信息动态;⑸透明厨房智能分析平台:对舌尖上的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可追溯监督。
在产业要素方面,一是以食品安全云平台助力贵州“大扶贫”战略实施。打造食品安全云大数据“三体系一平台”应用体系,在实践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基础上,为贵州省委、省政府“黔货出山、泉涌工程”提供平台技术支撑,服务全省各市县区500余家食品及农产品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共计1273个产品提供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数据跟踪式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及认证服务。二是着力“互联网+”在贵州建材产业应用示范。打造“贵州建材产业云”推进建材产业两化融合,聚合行业、市场、技术、资本、政策等优势资源,以SaaS应用服务为特点,构建贵州省建材产业政策、技术、资本、市场等多维生态体系,建立服务于政府、行业协会、生产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监督、供应销售、行业等的“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三是着力“互联网+”贵州民族手工艺设计与旅游资源开发,打造“贵州旅游资源众创交易平台”,研发“拾一”APP,为我省特色民族旅游手工艺商品融合研究、开发、设计、创意资源等提供技术交互平台。四是着眼贵州农业产业发展,打造“贵州智慧农业云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GIS等技术手段,全面采集农业生产种植基地、农业园区信息的农产品生产种植情况,包括数量、价格、销量、溯源、农事、产销、环境监控等信息,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和生产指导,可在市场预警、销售预测、应急保障等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参考。五是着力大生态战略实施,打造“贵州省生物资源与环境大数据平台”。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贵州省生物资源与环境多学科、多部门的数据并标准化处理,打破生物生态领域信息孤岛,有效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及服务的能力。
贵州科学院探索打造了“没有围墙的科研院所”,打破了传统科研院所注重行政命令管理运行机制和计划安排的传统工作思路,整合院内外科技资源要素跨学科、跨单位流动、集聚,采用混合所有制方式组建新型研究机构,注重项目转化落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管理运行体制。
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供需双方的验货检验需求产生,政府管理部门对产品、商品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转变为政府对检验机构的需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成立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政府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及验货、仲裁任务。随着检测市场的开放,政府背景的检验检测机构的问题日益突出,民营检测企业和外资检测机构进入,进一步凸显了政府背景检验检测机构的改革必要性。在全国政策指导下,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全面展开。本文介绍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的改革案例。
2015年2月盘锦市将分散在市县区8个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以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整合了盘锦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盘锦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盘锦市粮油检验站、盘锦市海洋与渔业检测中心、盘锦市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盘锦市兽药饲料检测中心、盘锦绿色食品检验所8家单位的检验检测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和统一整合,组建了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对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的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在原有市政府直属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县级)的基础上,又整合了市质监局所属市计量测试和标准化研究服务中心(正科级)、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正科级)、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正科级),市卫计委所属市结核病防治所(未明确机构规格,防治分离,将预防职能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病职能放在市传染病医院),组建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县级,承担各类产品检验检测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能。
改革后的盘锦市检验检测中心除承担全市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外,还承担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农产品、粮油、海水产品、兽药饲料、公共卫生等健康领域及化肥、油品、沥青等产品领域的检验检测;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本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立、计量检定、计量仲裁和检测方法及标准文献研究等职能。目前具备CMA近4500项参数。全新的实验室LEMS智能化环境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环境、设备、安防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是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之一。
新的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首创跨行政层级和跨部门的整合。整合后,检测中心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明显增强,实验室布局合理、流程科学,人力资源同步提升,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技术能力不断加强。其改革模式涉及不同行政层级、不同部门检测人财物资源的切割。与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相比,该模式难度更大,资源整合更为彻底,有利于实现市、县两级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锦检验检测中心的改革案例是盘锦市、辽宁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检验检测跨多领域多部门整合的试点工程、亮点工程、创新工程。
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加快新材料产业重点平台建设,2018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完成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总体布局,按照“主中心+行业中心+区域中心”模式,初步形成测试评价服务网络体系。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国主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上下游市场的测试评价体系。新材料测试评价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湖南航天天麓新材料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麓检测公司”)是由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和宁乡高新区共同出资设立的第三方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依托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优势检测,通过“互联网+检测”模式汇集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资源,并与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航天云网检测深度合作,为检测供需双方提供能力/需求发布、检测交易、检测物流、检测技术咨询、检测设备开发等一站式检测服务,建立了全汇测平台。
全汇测平台已成为全国检测平台的典范。其通过新技术,支撑检测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通过PC网页端、移动端(安卓和iOS)、微信小程序入口,构建检测全流程在线服务体系,实现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及资源管理;建立检测大数据存储、集成、访问、分析、管理的应用环境,实现检测技术、经验、知识的模型化、标准化、软件化、复用化,为检测机构提供各类创新应用,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检测行业新生态。目前,全汇测平台已成为长沙市新材料检验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唯一官方信息平台。
从全国各地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案例来看,机构改革基本按照三个方向进行改革:(1)基于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并强化公益性;(2)转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3)先保持公益和市场属性,待条件成熟再发展为公益性的机构。改革模式基本为整合和改制两大类。在完成多轮整合、改制后,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将发生巨大变化,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将以公益性技术机构、国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3种性质存在[10-16]。随着检验检测机构深化结构改革,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整体运行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政府主导投资及业务来源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传统模式向市场主导的自由竞争模式转变。按照国家政策的指引方向,检验检测机构的改革将积极推动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朝着公益化、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17,18]。
检验检测机构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新形势,要增加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力和创造力就需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改革需要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强化公益属性,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大优化整合力度,精简压缩事业单位规模,做好整合工作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市场在检验检测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做大做强做优,推动检验检测良性发展,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权威性、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国内影响力。